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



“太保建這般規模的水師,意欲南下爭雄嗎?”

劉子政十分震驚,忍不住盯視張守仁,口氣也有點咄咄逼人。

“呵呵,老丈你也是知兵的人,赫赫有名的人物,難道這艦船就非得南下才有用?”

其實要封鎖北部海域,甚至登陸遼東,戰船都過剩了,但張守仁現在也不必多談將來的打算,只正色道:“未來數年之內,當見我水師戰艦,橫列於鴨綠江水面到旅順之間。”

“原來如此!”

劉子政低頭一想,擡頭時神色已經十分激動:“太保向來有仇視醜虜的傳聞,現在看來,果不其然。只是現在鬆錦大戰在即,太保爲何不出兵遼東,以增勝算呢?”

他的話隱隱有責備之意,張守仁不肯去剿賊,並不需要詢問原因,倒是不肯北上,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

“大明積弊,一戰可解否?”

“這……”

張守仁不曾守,卻是凌厲反攻,這也叫劉子政無所措詞。

總不能睜眼說瞎話,硬說大明的所有問題,可以借鬆錦一戰化解。

“吾輩爲國爲民,總需不計成敗。”

“錯了,錯了。”張守仁大爲搖頭:“在我這裡,只能言勝,不能言敗。我勝,則天下存,我敗,則不止大明滅亡,還將亡我漢人天下。老丈,易位而處,你會和我一樣選擇的。”

劉子政聞言大震,彼此都是明白人,他已經徹底懂得了張守仁的意思。

明朝天下已經不足挽回,種種弊端沒有解決之途,以張守仁的身份地位,現在振臂一呼改朝易代是不可能。但坐觀明朝失敗,在天下危亡之後,出來挽救危急。

這個年輕人,好打算,也是好野心!

劉子政不知如何措詞時,張守仁已經再度出招:“老丈曾經在寧遠爲軍前贊畫,此番到登萊這邊,想必是對戰局已經絕望。既然如此,何不留在我處,且看將來如何?”

“這……”

劉子政沉吟不語,他對登州這邊的情況頗爲心動,確實是叫他看到一些與衆不同的東西。不過就是眼前這些,還不足以叫他信服。

憑藉船隻,確實能保海面平安,也能威脅到東虜的根基所在,但作用肯定不是決定性的,不然當年的毛文龍也能拿下赫圖阿拉了……沒有強悍的陸師,想打跨東虜,仍然是癡人說夢。

“老丈看來還需看到更多啊。”張守仁爽朗一笑,道:“正好,此番我從濟南來登州,也是有幾件事要到浮山處理一下,老丈不嫌棄的話,不妨同行,如何?”

“受之有愧,卻之不恭。”劉子政也是一個豁達大度的人,不然不會以知兵而聞名海內,成爲了一個不是官員的軍事名家。

張守仁能知道他,肯定是有強悍的情報系統和能力,不知怎地,劉子政想起了那個虯髯神目的年輕人,他現在已經醒悟過來,對方肯定不凡,沒準也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所以故意讓船幫忙。

只是在這種時候,這個青年潛入到遼東那樣的險境之中,所圖的到底是什麼?

這一切,只有在眼前微笑着的張守仁身上,才能找到答案。

劉子政深吸口氣,點頭應道:“在下就隨太保一行便是!”

張守仁哈哈大笑,道:“老丈定不會失望!”

他確實是有意招攬劉子政在內的一些傑出優異之士,參謀處不光要有一些傑出的青年,更需要劉子政和與其相似的全面的經驗豐富的人才來充實其中。

決定民族命運的大決戰在幾年後會到來,張守仁需要集合一切的力量在手中。除了必須放棄的,他一個也不會放手。

現在的山東看似繁花似錦,但是卻是在戰爭的陰雲之下。只有張守仁和他麾下的將領和中層以上的軍官們才明白,戰爭,必不可免,山東這裡所做的一切,無非都是爲了戰爭而做準備罷了。

……

其後數日,張守仁在登州巡視農莊,閱看水師,檢視登州沿海炮臺,特別是榮成和威海衛一帶,隨着登州的發展,從登州水關到威海榮成文登一帶也是海防重點,特別是軍港和造船廠都在一處,海防也至關重要。

一直到四月下旬,張守仁才帶着劉子政等一行,開始往浮山折回。

等劉子政等一行人到招遠時,看到數萬礦徒弟於礦山上上下不停之際,隊伍之中,頗有一些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劉子政不免也做如此想法,不過隨員之中,似乎有不少和他身份相同之士,當下有一個黑瘦漢子對着衆人冷笑道:“各位若以爲大將軍的財貨皆來自於此,那就成了笑話了,不僅看輕了大將軍,也看輕了我等。”

“這一礦一年最少得數百萬兩銀子,如何是看輕?”

與劉子政等人一起行動的,看起來都不是凡俗之輩,只有劉子政是半路加入其中,其餘衆人,似乎是跟隨不短日子了,言談之中,對張守仁都是十分的佩服,只是此時各人擡起扛來,卻也是絕不肯相讓半點。

“呵呵,跟隨旬月,老兄看的還不夠清楚嗎?”

黑瘦漢子似乎也覺得自己語氣太過峻急,話語轉柔:“濟南一府就有五萬精兵,臨清,淮安,曹州,還有登萊,浮山根本之地也有幾萬精兵在練,一營兵就算按遼兵的標準沒有十幾二十萬也下不來,大將軍這裡只怕要翻兩倍,現在最少有二三十營,這是多少使費?另外水師亦需幾百萬,我等看到的大量軍馬所費亦不在少,另外各地修路和水利工程,那麼多工廠的使費,鎧甲,火炮,列位老兄,沒有千萬以上,可能到現今的模樣?”

不要說別人,便是劉子政只從登州至萊州兩府行了十餘縣、衛地方,所見已經足夠吃驚,他遊歷大明南北,還真沒有見到如登萊兩地有這麼花錢的水利農田設施,更不曾見過這般整齊寬闊的官道,官道之上,奔馳的郵車就是絡繹不絕,將邸抄和信件還有百姓的物品甚至是人運到山東各地,種種措施,加上遍及各地的農莊得花多少銀子?

隨便算一算,都不止是千萬兩白銀了。

整個大明,一年稅賦所入三千萬,但那是要投入全國那麼大的地方,杯水車薪,除了有幾百萬用在邊軍,幾百萬用在維持中樞外,更多的是在各地就消耗掉了。

而山東這裡卻是以一省之內吸納使用了超過千萬的白銀,這樣自然就很容易看到成效。

“果然如兄所說。”

先前被說的還有點面子上下不來,有個面若冠玉的年輕人之前可能是和那人一個立場,此時恍然大悟,一點不嫌難堪的道:“適才我也以爲大將軍養兵不過是靠的鹽場與金礦,現在看來,當是生財有道,遠不止如此。”

“自然!”

黑瘦漢子起了勁,大聲道:“一路看來,鹽場,鐵礦,金礦,海船,農莊,無一處不是欣欣向榮,無一處不是日進斗金,光是這生財之道,大將軍就遠在朝野任何人之上了。”

“唉,這經世致用之道,向來以爲說着簡單,做起來毫無頭緒,山東這裡,算是叫人大開眼界了。”

“浮山那邊還有不少可觀之處,我等再細看之。”

這些人,肯定是張守仁拉攏過來預備大用的人才,談吐,反應,甚至包括爲人處事的態度都有十足可取之處,劉子政也是被勾起談興,與衆人一起說笑起來。

至晚間,大家歇宿之時,叫人送上幾壇酒來,劉子政與那黑瘦漢子和相貌不俗的年輕人甚覺投緣,三人一個是老人,一箇中年,另外一個只是二十來歲,年紀相差雖大,談吐時卻是感覺很對味道,彼此都有一點知已的感覺,待酒過三巡之後,彼此通了姓名,黑瘦漢子叫閻應元,通縣人,京話說的很好,宏亮清楚,辛巳年任江陰典史,也就是後世的公安局長,上任不久,海盜顧三麻子率數百小船進犯江陰,閻應元用江陰鄉兵和招募來的義勇大破之,他自己在船上連射三箭,箭箭中的,每箭都有人應弦而倒,海寇由是大驚,大敗而走。

此事過後,閻應元卻沒有任何的升賞,原本想辭官離去,正好有張守仁開出高薪月俸來請,閻應元是孝子,家累很重,雖然山東鎮有跋扈之態,好歹沒有造反,張守仁還是正經的朝廷命官,思索之下,加上山東離家很近,於是便藉着回鄉探親的名義,前來山東考察。

至於那個年青人則來自嶺南,舉人身份,少而慧,過目不忘,讀而能誦……這其實是明末才子們的通用技能,而這個嶺南青年還有一個不同於常人之處,就是任俠尚氣,生性豪爽,樂於助人,所以雖然年輕,在嶺南一帶已經頗有聲名,十幾歲的年紀就仗劍遊歷天下,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

劉子政對這個叫張家玉的青年有着強烈的好感,因爲他也是舉人,也是少而任俠,喜歡一人蕭然獨遊,一騎一劍,天下隨意哪裡也去得。

“太保行事不凡,也只是叫人好奇。最要緊的,他能使治下百姓富足,並且開創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路子和做法,這纔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本章完)

第九十六章 救傷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五百一十二章 鎮亂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三百零九章 召對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一百零五章 鹽第二百章 火炮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事洞明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碰撞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九十六章 救傷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三十六章 助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四百七十五章 柔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六百一十八章 反目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刀*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八十章 魯軍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儀金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第九十六章 救傷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州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
第九十六章 救傷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五百一十二章 鎮亂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三百零九章 召對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一百零五章 鹽第二百章 火炮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事洞明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碰撞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九十六章 救傷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三十六章 助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水車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四百七十五章 柔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六百一十八章 反目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刀*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五百二十二章 敲打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八十章 魯軍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儀金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第九十六章 救傷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七百零四章 歸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州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