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芸眉梢一挑,“怎麼現在王爺,對定王不那麼關切了?”
軒轅楚陽苦澀一笑,“我當是全心全意,可定王可不是那種真情之人。此事就此作罷,日後不再互相干涉便是。”
楚芸心中暗自點頭,軒轅楚陽對軒轅楚凌的信任一消,便能看清楚軒轅楚凌的真實面容了。
得到長安調令,楚芸和軒轅楚陽便整理行裝,準備回京。
楚寧從外面回來,卻看見楚芸穿戴整齊的等在門口,當下不由心中一沉。
“姐姐,你要去哪裡?”
楚寧那和楚芸還有幾分相像的臉上露出一抹焦急,楚芸不由柔和一笑,“寧兒,姐姐要回京城了,你在這裡務必要萬事小心,不可急功近利,要謹慎行事!”
楚寧伸手拉住楚芸,他沒想到纔不過見了楚芸一面就又要匆匆離別,當下眼眶微熱,說到底還是個十五歲的少年。
見楚芸要走,心中生出不捨來。楚芸望着楚寧的樣子,心中也是一陣波動,可現在還不是溫情的時候,縱然心中不捨也要毅然離開。
楚芸狠下心來,握着楚寧的手,眼中波動漸漸平息,“各自保重。姐姐會在長安等你。”
楚寧怔忪了一刻,依依不捨的拉着楚芸的手,片刻後像是明白了什麼。
目光定在楚芸身上,露出一抹決絕,“姐姐,你也要保重。”
此一別許是多年不見,楚芸心中已然明瞭。
可就是如此也一定要分開,這天下還不是楚芸想要的天下,這江山也不是楚芸相信的江山。
楚芸飛身上馬,紅襄噴了一個響鼻,望着門口送別的身影,楚芸心中卻是一片溫暖。
只此足以,爲了保護這些人,楚芸要做的事情還是很多。
一夜過後,楚芸和軒轅楚陽趕回了京城,趁着夜色二人快馬加鞭,軒轅楚陽掏出一塊玉佩扔在守門的城將,城門在夜色中開啓,隨後兩道身影趕在天亮之前進入了長安。
宮裡。
衆臣皆官袍加身,在朝堂上束手而立。
龍椅上高坐一人,正是當今皇帝,軒轅烈。
“賢王可回來了?”
話音剛落,只見門口踏上來兩道身影。軒轅楚陽身穿昨日的絳紫長袍,楚芸則還是一身白布棉衣,看來二人風塵僕僕的樣子,是直接趕回來的。
皇帝微微點頭,“既然賢王到了,那朕就不繞圈子了。江南一戰,相信衆愛卿都已經聽說了。鎮南王以下犯上意圖造反,定王已經帶兵前去,與鎮南王兵戈相見。可結果卻是不盡人意,衆愛卿可有什麼辦法嗎?”
衆人皆驚,面面相覷的互相看來看去,楚芸目光四下流動,心中卻是嗤笑起來,明明早已經知道的事情,何必裝作剛剛纔知情呢。
皇帝的目光落在站在軒轅楚陽一邊的王宜修身上,“王大人,你有何見解?”
王宜修老身一伏,當下說道,“回君上,臣以爲應調動禁軍在宮外集合,防備不軌之人趁虛而入!”
話音剛落,另一邊的路環中立刻打斷道,“就算禁軍包圍了整個長安城,可江南一旦失守,只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衆人對路環中的直白雖然有些不認同,但是這話裡說的卻是沒錯。
皇帝也再三的思考過後,“江南一帶地勢險要,前有長江後有峻嶺,若鎮南王派兵來襲,恐後患無窮。”
皇帝的目光落在軒轅楚陽的身子,只一個眼神衆人便都明白了君上的意圖,
只見軒轅楚陽雙手放在身側,身形屹立,就算皇帝已經用目光暗示了,可他還是一副不爲所動的樣子。
衆人心中不禁奇怪,怎麼這賢王對戰事一點也不關心,難道不想也去爭一爭這難得的軍功嗎?
路環中看在眼裡,心裡卻對軒轅楚陽的態度有了幾分琢磨。當下人都知道賢王一向所向披靡,從小便有着大朝戰神之美名,可賢王不是那些有勇無謀的莽撞大漢,這一次鎮南王來勢洶洶,就算軒轅楚陽是一柄所想披靡的利刃,遇見勁敵時也要懂得暫避鋒芒。
這一下,路環中對軒轅楚陽頓時高看
了許多。
王宜修站在軒轅楚陽身後,按照道理上來說,王宜修可以說是保持中立的一方,右丞相楚敬天被皇帝罷官以後,王宜修也成爲最有可能升爲丞相的人選。
可偏偏其好不緊張,在皇帝面前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似乎對丞相之位不感興趣一般。
而其私下對軒轅楚陽的評價卻是很高,相比之下,或許是讚賞更多。
皇帝乾咳一聲,看見軒轅楚陽毫無反應的模樣心中不由氣悶不已。
可這也是無奈,誰叫當時他在軒轅楚陽和軒轅楚凌中,選擇了後者呢。
就算換了別人,也不會在被人懷疑造反之後還能聽其調遣的吧。皇帝這是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雖然着急可也無能爲力。
而皇帝要是想要軒轅楚陽帶兵,一個旨意就可以。但是皇帝此時卻不敢保證,軒轅楚陽帶兵去江南,究竟是討伐叛軍,又或者是同流合污。
不怪皇帝不信任軒轅楚陽,只怪軒轅楚凌在皇帝面前的時間太久,皇帝一向以軒轅楚凌爲先,若沒有楚芸從中幫助軒轅楚陽,恐怕現在就沒有賢王,而是多了一個太子了。
皇帝的暗示被無視,衆臣皆裝作看不見的樣子。楚芸心底偷笑,沒想到軒轅楚陽看着一派儒雅,可內心裡卻是一個詭計多端的人,讓皇帝在這麼多人面前下不來臺。
不過皇帝卻沒有多少意外,軒轅楚陽的表現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忽然殿外有人急急跑來,“報!江南急報!”
皇帝猛地坐起,“打開來看!”
信函到了皇帝手中,只見皇帝的臉色愈發陰沉,最後猛然將信函拍在桌子上,“江南一戰,我軍大敗!現已退到閔陽,來人,擬旨!”
楚芸意料之中,可沒想到軒轅楚凌帶兵竟然連半個月都沒堅持到。
在衆目睽睽之下出了這樣的事情,衆臣皆慌亂互保,唯有賢王軒轅楚陽還站在原地,等候調遣。
皇帝嘆了口氣,最終還是下旨,要軒轅楚陽帶兵,即可發往閔陽,討伐鎮南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