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卿本佳人,爲何從賊

唐賽兒已經在益都縣的永安村住了好幾個月。

自打前幾年喪夫之後,她就心灰意冷出家爲尼,誰知道這應該是方外清靜之地的尼寺也並非善地。她出家不過數日,就有幾個鄉間惡少強行進寺燒香,又對幾個尼姑動手動腳。若不是她曾經因緣巧合得過白蓮天書,自小又練就一身好武藝,那時候便誓難保全清白。在那樣的遭遇下,她就絕了平靜度日的念頭,索性自稱佛母活動於鄉間,在她神奇的醫術和幻術下,這名聲便漸漸傳揚了開來。

外頭的百姓多半稱她爲佛母,真正的教衆都稱她爲教主。白蓮教盛傳至今,教主之位本就是能者居之,而她以白蓮天書作爲信物,又重定白蓮教義,但凡沾着這白蓮兩字的人都來投奔。由於不少人原本就是鄉間大豪,她也無法盡數節制,索性讓那些人打着自己的旗號發展信衆,這一來,從濟南府到青州府,信衆何止數萬。

然而,她真正能控制的人卻並不多。那些白蓮教教首明裡都說遵奉她的號令,其實卻多半是陽奉陰違。除了她的堂妹和幾個近親,也就是蒲臺和益都縣附近十幾個村子的人方纔是她真正指揮得動的。即便如此,倘若不是有嶽長天出謀劃策前後奔走聚集人手,她這個所謂的教主只怕也未必能躲過某些手段,早就被人當成傀儡擺佈了。

唐賽兒如今所住的地方乃是益都縣有名的財主崔三傑地產業,原本教民和財主八杆子打不到一塊去,但她當初在時疫流行的時候救過崔家上下好幾口人。而後又在一場棘手官司中幫過崔家一把,因此如今崔家一家都是忠實信衆。

此時雖是大白天,因爲光線不好,堂屋裡仍點着燈。她手中捧着那捲讓自己與衆不同的白蓮天書,漸漸地便苦笑了起來。

這天書上頭的丹術頗能練出些效用古古怪怪的丹藥,幻術至少在那些不明就裡的百姓面前絕對露不出破綻,只有那撒豆爲兵呼風喚雨的神奇法術是怎麼也使不出來。不過這也不奇怪,若是真有那麼神奇的術法。白蓮教還會被朝廷所禁?

“三姐!那些人本來就是陽奉陰違,三姐你爲什麼還要讓嶽大哥去傳信,說是以後不再節制他們地所作所爲,你可是教主!”

她擡頭一看。卻是一個身穿雲絹對襟衫的少女急匆匆地掀簾進了屋子,正是自己的堂妹唐青霜。她微微一笑,這才淡淡地說:“教主又怎麼樣,以前空有節制權就能管他們?他們要的只是我那佛母地聲勢,藉此也好取信於民。需要我講經的時候便恭恭敬敬請了我去,不需要我的時候恨不得我死了!咱們眼下只要牢牢抓着眼前能抓住的人就好,其他的何必去管他們?官府如今百般撫民,他們這時候使小動作,蠢人而已!”

唐青霜雖說也認識幾個字,畢竟年紀還小不懂那麼多,此時便傻乎乎地問道:“那些狗官既然是爲了收買人心。眼下不正好揭穿他們地真面目麼?”

“你說得容易,怎麼揭穿?小四兒。咱們這民心是如何得的?還不是靠行醫、靠舍藥、靠教民捐助、靠宣講教中經義?如今官府推行墾荒屯田、給口糧、貸種子耕牛、合作互助,若是他們真能做到底。咱們拿什麼指摘他們?由得賓鴻趙琬他們做他們的,咱們幹咱們的。”

儘管仍有些不甚明白。但唐青霜也不再多問。因又說道:“我帶人去清點過。咱們囤積起來地各色兵器已經有八百多件。嶽大哥真能幹。這些東西比鐵匠鋪打造地那些貨色強多了!對了。三姐你地那個師傅半個月前竟是半夜裡被人請走了。我悄悄打聽了一下。結果聽說就是那個孟家!你和他學地醫術。又到那兒去煉過丹。他會不會吐露口風?”

聞聽此事。唐賽兒連忙細細追問了一番。得知詳情之後便微微皺起了眉頭。官府如今偵緝越來越嚴密。據說錦衣衛高官在青州府坐鎮也是爲了查禁白蓮教。所幸青州府境內那麼多人。他們無法個個清查。況且她行醫時常常蒙面。認識她地人不多。儘管確定馮遠茗應該只是被請去診治。而不是官府發現了其他端倪。她仍然決心到時候去走一遭。

和天書相比。她畢竟和他有多年師徒恩情在。

傍晚時分。盤膝靜坐地她忽然聽到外頭有動靜。擡頭看時。正好瞧見了那個跨進門檻地健碩人影。見嶽長天拱了拱手。她便頷首答禮。又問道:“嶽兄這回到高山屯去籌集糧食。怎麼那麼晚纔回來?”

“兩個村子爲了爭水渠險些打了起來。正好又遇上官府地人下去。自然就多耽擱了一會。”嶽長天在唐賽兒面前地蒲團上坐下。詳詳細細地把今日地事情都說了一遍。連自己地那點小手段都沒有遺漏。“正好賓鴻準備在樂安縣附近鬧一鬧。我不能放那位小張知縣過去壞事。所以就挑唆了兩句。那個小丫頭既然動了春心。少不得便宜了她。”

自從有了嶽長天。唐賽兒在外頭地事情上幾乎不用操心。他從來不像其他教首那樣對她有非份企圖。也從不暗蓄私人。不管什麼事情都會對她解釋清楚。她唯一討厭地就是他行事肆無忌憚地手段。但嶽長天全都是依着人心順勢而爲。她頂多只能指責幾句。卻依舊沒法扭轉他我行我素地性子。

此時,她便皺眉嘆道:“好好一個姑娘家……”

“我不過是說了兩句,如何做卻全憑她自己,教主何必操心一個淺薄的鄉下丫頭?要不是擔心賓鴻那傢伙做得太過火,那位小張大人名聲也還不錯,我何必費這苦心?賓鴻也是爲了落在漢王手中的十幾個兄弟,誰能想到皇帝派人來削護衛,漢王還敢濫用私刑!”

唐賽兒問明之後頓時倒吸一口涼氣,許久方纔嘆道:“這次賓鴻人多勢衆,況且漢王天策護衛據說這些天正在調動預備撤出,以無心算有心,事情多半是能做成,只若是激得那位親藩惱羞成怒就不好說了。算了,咱們靜觀其變,慢慢等着瞧就是。”

自從張抵達樂安之後,天策護衛中便瀰漫着一股惶惶不安的氣氛。漢王雖說暴戾殘忍,但有絲毫違逆便是重罰不殆,可逢年過節的賞賜卻極重。若是調回了京城,雖然是京衛,但他們平日的餉銀才那麼一丁點,怎及得上在樂安的好?

然而,這些軍士的想法對於某些人來說卻無足輕重。張被拖在這裡足足十幾日,儘管面對錦衣玉食美女相伴,但他實在不想當那個樂不思蜀的劉阿斗。他來的時候漢王的態度極其冷淡----這一點也是他意料到的,手中僅有的兵權被全部拿走,換成誰都不會樂意高興。因此,這些天接待他的便是漢王世子朱瞻坦。

誰知道這位傳說中病懨懨並不得漢王喜愛的世子竟是那麼難纏!

張瞧不起大哥張輔的謹慎,看不慣二哥張的莽撞,自負只是出生晚了幾年,國公爵位方纔會與己無緣,因此能抓住的機會他絕不肯放過,這一次自動請纓也是如此。此時坐在那兒,見朱瞻坦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他只得低頭瞧了一眼杯中美酒,許久方纔咬咬牙一飲而盡。

只要能離開這個鬼地方,從今往後他絕對滴酒不沾!

“酒後亂性雖說是常有的事,但我相信張大人不至於一而再再而三犯這種錯誤。你放心,當時看到的那些人都被我滅了口,至於我自然不會把那件事情說出去。恨不相逢未嫁時,若是張大人不曾娶妻,我那表妹不曾許人,卻也是一樁好姻緣。”

被朱瞻坦這麼一說,張只覺得牙齒直打顫。那燙熱的美酒下肚原本該有一股暖意,可這會兒竟是凍得他五臟六腑都是冰涼。雖說只不過是漢王府的一門表親,但這是非黑白還不是由着朱瞻坦編排,只要這事情宣揚出去,別說什麼前途,他的一切就都毀了!

“世子殿下,您究竟要我幹什麼?削漢王天策護衛乃是皇上的聖旨,我不過是奉旨行事,縱使有心幫忙也是無力。您若是有其他要我出力的地方,我一定盡心竭力。”

“張大人何出此言?我不過是覺着聖旨上既然沒有定下時間,所以留着你多住幾日而已。我早就吩咐王指揮使整頓兵馬,按照簿子點齊了之後,今天最後一批人也會撤出樂安,也好讓你向皇爺爺有個交代!既然你一心想走,那好,我今日就不留你了,張大人好走。”

十幾天來頭一回走出漢王府,看到門口有一溜十幾個頭戴木枷腳系鐐銬的漢子,張略瞧了一眼,也沒多大在意。他很想長舒一口氣,但自負聰明的他竟是無法想明白朱瞻坦爲何忽然就鬆了口,況且,他那一張摁了手印子的文書還留在朱瞻坦手上,這就好似一隻手緊緊卡住了他的喉嚨口。

眼看天色不早,滿心亂糟糟的他着實不敢趁着夜色趕回青州府,遂打發了一個人回去向兒子張瑾報信,帶着隨從就往樂安縣的驛站趕。

然而,當他到驛站上房安頓下來,晚飯剛剛擺上炕桌還沒來得及動筷子,那驛丞便一陣風似的衝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叫道:“張大人,有人在王府門口公然劫囚!王府家丁被打傷了十幾個,聽說還打死了一位管家!”

PS:盡力收線……

第817章 廷議第450章 親長第387章 知己,決意第24章 避難的都是難兄難弟第116章 晴天霹靂之後的五雷轟頂第89章 順路蹭飯第438章 苦中作樂第246章 殺字方爲王道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608章 端午節的異樣音符第649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44章 欽點,喜驚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372章 蛇鼠一窩第663章 貪得無厭,斬草除根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814章 微服聞稱頌,偶遇寬前情第498章 雙重危機第871章 棄子第843章 秋風不是那麼好打的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234章 做人就得認命?第66章 教訓之後第345章 殺雞儆猴,意欲詐死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642章 平靜中的肅殺第797章 極品親戚和不敢認的親戚第309章 寒風料峭,暖意融融第848章 謀泄,應變第1章 第二次的人生第395章 不知情!第63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26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240章 靜夜起相思,何事不得閒第172章 官高十級砸死人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241章 煽動第686章 崩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410章 幸福和……死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特徵探析轉第182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649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37章 陰暗之中亦有豪傑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397章 壯士斷腕還是死中求活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513章 大振人心,大快人心第605章 不可救藥第157章 大家子的責任第212章 衝着升官,一丁點風險算得了什麼第157章 大家子的責任第233章 卿本佳人,爲何從賊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152章 天子之喜怒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685章 俱是重負壓肩第416章 雷火驚天下第150章 你裝病吧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301章 貧家子和富家子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36章 陰雲真能消散殆盡?第653章 命運攸關的抉擇第18章 人有親近遠疏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801章 制無可制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127章 貧賤婦遇貴千金第108章 紫貂皮大氅竊案第667章 金陵驚,天下動第707章 速決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155章 時焉?命焉?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718章 驚雷一聲龍舟水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98章 挑撥和鬧事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第559章 靈濟宮中的碰頭,意料之外的班師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747章 名聲和學生第325章 天子加恩典第808章 深夜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403章 混賬第466章 不是狗韃子?
第817章 廷議第450章 親長第387章 知己,決意第24章 避難的都是難兄難弟第116章 晴天霹靂之後的五雷轟頂第89章 順路蹭飯第438章 苦中作樂第246章 殺字方爲王道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608章 端午節的異樣音符第649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44章 欽點,喜驚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372章 蛇鼠一窩第663章 貪得無厭,斬草除根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814章 微服聞稱頌,偶遇寬前情第498章 雙重危機第871章 棄子第843章 秋風不是那麼好打的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234章 做人就得認命?第66章 教訓之後第345章 殺雞儆猴,意欲詐死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642章 平靜中的肅殺第797章 極品親戚和不敢認的親戚第309章 寒風料峭,暖意融融第848章 謀泄,應變第1章 第二次的人生第395章 不知情!第63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26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240章 靜夜起相思,何事不得閒第172章 官高十級砸死人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241章 煽動第686章 崩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410章 幸福和……死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特徵探析轉第182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649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37章 陰暗之中亦有豪傑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397章 壯士斷腕還是死中求活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513章 大振人心,大快人心第605章 不可救藥第157章 大家子的責任第212章 衝着升官,一丁點風險算得了什麼第157章 大家子的責任第233章 卿本佳人,爲何從賊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152章 天子之喜怒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685章 俱是重負壓肩第416章 雷火驚天下第150章 你裝病吧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301章 貧家子和富家子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36章 陰雲真能消散殆盡?第653章 命運攸關的抉擇第18章 人有親近遠疏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801章 制無可制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127章 貧賤婦遇貴千金第108章 紫貂皮大氅竊案第667章 金陵驚,天下動第707章 速決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155章 時焉?命焉?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718章 驚雷一聲龍舟水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98章 挑撥和鬧事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第559章 靈濟宮中的碰頭,意料之外的班師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747章 名聲和學生第325章 天子加恩典第808章 深夜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403章 混賬第466章 不是狗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