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

相比於磕磕碰碰的國外種豬引進,安源縣百萬級養豬基地的國內能繁母豬和仔豬收購計劃進行得相當順利。

第一養殖分場已經全部建設完畢,養殖場內,綠草茵茵,空氣清新,一排排藍瓦白牆的豬舍順路而建,透着一股現代化氣息。

一車車的母豬和仔豬,被運送至這裡安家落戶。

受外面不時爆發的豬瘟影響,所有落戶的母豬和仔豬,都採取了最嚴格的的防疫措施。

母豬和仔豬運送過來後,馬上進行消毒並隔離一段時間,同時通過密集的監控及時發現有發病徵兆的豬,在豬未大量中招之前及時隔離,最終才能進入豬場。

李東亮輕車熟路地將先進的管理流程複製過來,採用了嚴格的人員進出辦法,嚴格的餵養管理流程,做到“以豬爲本”。

當然,還有絕對少不了的齊政的“靈陣大法”。

三階的“三星聚靈陣”——靈氣滌體,強健豬羣體魄;三階的“青竹百靈陣”——改良豬羣品質,促進生長;還有三階的“天罡無極陣”。

“天罡無極陣(三階)觸發,主金水兩系,範圍:方圓二百公里。效果:極壓,生風。能使控制氣壓,風生水起。”

百萬級養豬基地位於羣山之中的三個小盆地,好處是隔絕傳染源,不利之處在於受地利影響通風不暢。

嘉穀農牧設計的豬舍對新鮮空氣的要求較高。除了本身的通風系統,“天罡無極陣”營造了更舒適的大環境——小盆地內的空氣被攪動,能時刻保持新鮮空氣,且360°無死角。

因此在以劉邦祖爲代表的畜牧專家團隊眼中,這裡真的是絕佳的養豬風水寶地。

劉邦祖帶着他十多年的天然草本獸藥和天然植物複合預混合飼料研究成果,加盟嘉穀農牧,彙集了嘉穀實驗室的相關畜牧專家後,用純中草藥產品服務於豬羣,全然摒棄了疫苗和抗生素的使用。

“植物的健康就是動物的健康,動物的健康就是人類的健康”,這正是劉邦祖用中草藥養豬的初衷和目的。當嘉穀農牧接納了他的理念,他纔有機會通過大規模的實踐來開闢出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

不是說有了靈陣,劉邦祖的中草藥養豬實踐就全然是擺設——通過劉邦祖的努力,豬羣們起碼胃口更好了,吃得更香了,睡得也更香了。

當然,在李東亮等人看來,劉邦祖的中草藥養豬實踐確實是牛叉。在現在疫情緊張,又不打任何疫苗的情況下,外購的豬羣們在劉邦祖團隊的調理下,基本沒有損失,而且活力滿滿。

既然中草藥養豬的效果不凡,安源縣自然就草藥飄香了。

在安源縣政府的推動下,桉樹種植在全縣山區推廣開來。而在桉樹林下,是長勢蓬勃旺盛的中草藥。

安源縣政府通過延長輪伐週期,控制植株的密度等等科學措施發展桉樹種植業;而嘉穀農牧協助選擇適應當地土壤、氣候條件,而且適宜在林地生長的中草藥,幫助安源縣發展林下間作藥材,滿足養豬基地所需。

嘉穀農牧採取“訂單式”模式,推廣一年種植可多年受益的中藥材,如金銀花、木瓜、五味子等;又或者是種後不必連年翻耕,地面綠色植被保持時間長的中藥材,如芍藥、薄荷、豬苓等。

林下間作藥材有利於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增加肥力,促進林木速生。嘉穀農牧的訂單收購,又保證了種植戶的利益。

效益增加了,種植戶們也更有耐心等待桉樹長大成材,生態環境不會遭到嚴重破壞;山清水秀依舊,處於其中的養豬基地也一併受益。

百萬級養豬基地在積蓄力量,現在入場的母豬,要經過幾個月的懷孕產仔;現在入場的豬仔,要經過幾個月的養殖育肥,然後剛好能趕上疫情爆發最嚴重的時候,也就是市面上豬仔價格和豬肉價格都飆升的時候。

齊政如今只需要等待,就能在這一波的豬週期中,攫取一塊最美味的蛋糕。

……

相比於還在醞釀爆發的養豬場,嘉穀農牧早先佈局的“萬頭牧場”,已經相繼進入了豐收期。

嘉穀農牧建設五個大型“萬頭牧場”的計劃,截至目前,已經有兩個建成投產,有三個還處於建設期。

包括嘉穀農牧的第一個大型牧場,已建成的萬頭牧場共有三個,分別位於國內的華南地區、華東地區以及西南地區。

嘉穀農牧現存欄奶牛15萬頭,其中,已經能夠產奶的奶牛約10萬頭,年產原奶總量達到了100萬噸,平均下來,每頭奶牛的年產量達到了10噸。

實際上,如果只算牧場,由於一直在擴大養殖規模,而且還有着近五萬頭奶牛還沒有實現產奶,即使已經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嘉穀農牧也是完全虧損的。

但如果算上嘉穀乳業的爆發,那就不是虧損的概念了。

蘇省北部,甘禹縣。

嘉穀農牧的第二個萬頭牧場所在地,也是嘉穀農業的第一個水果基地——藍莓之都的所在地,迎來了一批特殊的遊客。

這是嘉穀乳業促銷的手段之一,購買了嘉穀乳業產品的消費者,可以通過抽獎,獲得免費參加嘉穀牧場組團旅遊的機會。

這可能會成爲嘉穀體系公司的一個常規手段,即讓消費者有機會直接接觸生產源頭,提升消費者對“嘉穀”這一品牌的忠誠度。因此齊政也給予了一定的重視,提前到達了甘禹縣。

在甘禹縣,首先過來迎接齊政的,是佳藍果業的負責人霍斌。

他首先迫不及待地跟齊政分享佳藍果業的喜訊:“藍莓樹第一年的生長狀況,簡直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現在看來,按照這個長勢,明年就能出產藍莓了,這個進程至少縮短了一年。”

“我只能說,奶牛牧場出產的有機肥和藍莓種植是絕配。當然,能有這樣的奇蹟,我也絕對是藍莓種植行家中的行家。”

看着自吹自擂的霍斌,齊政扯了扯嘴角。

若不是我“靈陣大法”的庇護,你得意個球啊。

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58章 情懷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690章 回血(1/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96章 不要浪第80章 合作愉快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55章 動員(1/2)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
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58章 情懷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690章 回血(1/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96章 不要浪第80章 合作愉快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55章 動員(1/2)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