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

有意思的是,有些事在歲月靜好的時候自然看不出來。

但在災難面前,資本主義的殘酷現實暴露無遺。

泰坦尼克號上面表現的人間真情,嗯……在美國應該是會有的,但絕對不多。

在這撲不盡的山火裡,若隱若現的,是加州被極度貧富分化撕開的淌血傷口。

洛杉磯市消防局副局長在他牽頭起草的一份救災報告中,披露了一個令人細思極恐的情節:

“在起火的初始24小時內,消防局接到了數量極爲驚人的‘選民代表’電話——來自各層級的政治人物不斷地要求我局出動前往衆多‘特定住宅單位’,以保護這些指定私人財產的安全。這些救災請求,分散了消防任務的注意力,並對救災指揮造成嚴重的訊息干擾。”

說白了,就是加州議員們打爆了消防局電話,直接要求給他們走後門,先保護自家的房子和財產。

而且,在消防資源私有化的美國,富豪們還可以動用昂貴的私人消防隊員保護自己的豪宅。

如果火勢實在太大,豪宅被毀,也是不打緊的,高昂的保險費會給富人們帶來甚至高出房屋價值的賠償。

至於窮人?叫消防隊是一件太奢侈的事,不僅在加州,在整個美國都是如此——消防員可能會因爲房主沒有提前支付幾十美元的年費而任由他的房子被燒掉;一個私人消防隊在滅火後可能會給房主寄去數萬美元的賬單。

如果私營的消防隊讓窮人望而生畏,那麼私營的保險公司就更加冷冰冰——不僅保險費率不斷提高,對窮人拒保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是加州的電力系統。

加州電力公司都在救災的高峰期宣佈切斷當地電源,使得當地一夜回到了無電時代。

電力公司們的斷電理由當然理直氣壯:電線系統會惡化火情,擴大了火場範圍。

於是,很多民衆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家莫名其妙地沒電了。

他們不僅看不了電視上不了網,連路燈都被斷電,晚上都沒法出門,冰箱都被斷電了——存了一冰箱新鮮食材,卻慘遭斷電過的人,一定可以想象當地民衆的絕望。

說好的夜生活由你來守護呢?

諷刺的是,爲了節省成本,當地很多偏遠地區的電力傳輸裝置已經十年沒有得到更新了——衰老的電線引起的火災也不是一兩次了。

維修老舊電線這種小事對於國人來說,實在是太過於日常。但在公共事業私營化的資本主導世界,它離加州着實太遙遠了。

這樣想想,我們生活在中國,真是太幸福了。

老實講,世界上乾旱、大風卻又植被豐富、人口密集的地方那麼多,爲什麼偏偏就是加州年年發大火?

明明每個人都知道大量乾枯的樹木是形成火災的直接原因,明明大火每年都讓這裡的人灰頭土臉、狼狽不堪,但那些要求清理樹木、防止火災的法案就是通不過。

很簡單,你只需要知道,加州是美國國內政治博弈最激烈的州。

“選民代表”們會義正辭嚴地支持環保理論,背後深藏的是“景觀受影響”、“噪音太大”、“窮人搬進來會破壞社區環境”等諸多算計,以及“你支持我就反對”的兩黨議員扯皮。

所以,不管加州人願不願意承認,這個社會富人的生命總比窮人的更值錢。

……

簡單地介紹了火災的前因後果,盧志威總結道:“在加州,無論你的農場在哪,都要有遭受火災的意識。這一次我們還是比較幸運,火災較快地被撲滅,起碼我的房子和大部分機械設施都沒有受損。”

“不過你們也不用太過擔心,我的農場這麼多年了,也只是經歷過這一次火災,只要防護得好,這種狀況不會經常出現。”

“我這農場基本是按生態農場規劃的,可惜近兩年的努力被這把大火付之一炬了。老實說,要不是遭遇了這場損失,再加上我的兩個兒女都考上了大學,又需要一大筆學費,我還不一定捨得出售農場,畢竟這算是家族兩代人的辛苦所得。”

齊政聞言倒是眼前一亮,在前面的談話裡他知道盧志威當年在大學裡學的是植物科學專業,還兼修過管理學,畢業後也是進入過德爾·蒙特公司——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罐頭公司工作。後來也是因爲父輩去世,纔不得不回來繼承農場,並發展至今的規模。

盧志威這個人倒是可以一用。

“冒昧地問一句,盧先生出售農場後的下一步打算是什麼?”齊政狀似不經意地問道。

盧志威爽朗一笑,“也沒什麼不好說的,我們在安大略有一家有機食材超市。我打算再去洛杉磯開幾家連鎖。回顧自己十多年的務農經歷,我越來越覺得,美國的大規模工業化農業已走入了死衚衕,小規模、精耕細作、多樣化經營的農場纔是未來農業的理想模式。”

“我看好有機食品的未來,但這個農場規模相對生態農場太大了,我們兩個人的精力已經忙不過來了,只能有所放棄。如果可以,我希望接手的人也能用可持續的方式經營農場,而非像大部分大農場主一樣掠奪式經營。”

“所以這報價絕對是良心價,我對農場掛牌出售一段時間了,有不少人被這場火災嚇到。而周圍的幾家農場主則是想要兼併,但我沒有同意,我們的經營理念一向不和,若非萬不得已,我不想將農場交到他們手上。”

齊政點點頭,明白了。說白了,盧志威是想擴大有機食品超市規模需要投資,恰逢農場受災受損,恢復也需要投資,兒女上大學也要錢,因此只能選擇出售農場了。

齊政和張澤宏在盧志威的帶領下仔細地逛了一圈農場,雖然大半受災,但是可以看出,農場規劃的很不錯。

農田被分成了四四方方一塊塊,按盧志威的介紹,有的種植了玉米,有的種植大麥,有的種植蕎麥,有的種植大豆,有的種植油菜花。

現在是冬季,未受災的部分還有不少果蔬,看上去長勢良好,顯然這片農場的土地足夠肥沃。

盧志威告訴齊政他們,他的農場養了牛、豬、羊等牲畜和雞、鴨、鵝等家禽,這兩年農場進入了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牲畜糞便作爲肥料還田,土壤越來越肥沃,菜長的比普通農場粗大,連田間的雜草都特別肥、蟲子個兒都比別處大。用田間雜草餵羊,雞在地裡吃蟲子,結果羊長的好、雞下的蛋多。

他的生態農場自產的農產品,在銷售渠道上,同齊政他們瞭解的RB、澳洲都有所不同。

RB和澳洲的生態農場,大多作爲旅遊目的地,顧客構成中相當大比例來自境外。因此,他們農場的加工產品,可以作爲旅遊商品實現在地化銷售。

而美國生態農場的誕生,初衷之一就是爲了縮短“食物里程”——即食物從田間到餐桌的距離。因此,它的顧客,很多都是本地乃至本社區的居民。

盧志威的生態農場也不例外,出產的農產品會首先供應給附近社區的居民,然後纔是提供給自家的有機食品超市售賣。

用盧志威的話說:“作爲一個生態農場,我們的核心運營理念不僅是環境可持續、經濟可持續,更重要的是植根於社區的包容性發展。”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場大火,農場裡的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

……

齊政和張澤宏都對美國的生態農場模式產生興趣,兩人和盧志威夫婦進行了熱烈的探討。

齊政結合後世的記憶,對美國生態農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越發有了深刻的理解。

普遍性在於,任一生態農場內,類似“循環農業”模式都是他們的基礎標配。

不使用化肥和農藥,不喂添加激素的飼料,這個自然不用多說。

“生態”的概念,更體現在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比如用農作物餵養動物,動物排泄物由微生物分解,製成有機肥料幫助農作物生長。比如根據不同作物耕種期,放雞鴨鵝等進去吃雜草和害蟲。

這種“循環農業”的模式,通過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的循環再生,達到農場生物自身的生態平衡。相比工業化農業對土壤的破壞,生態農場的產量更高,並且對周邊社區不會產生環境影響。

而特殊性在於,美國生態農場是根植於社區,打造出強粘性和包容性,成爲社區生活的一部分。

服務社區居民的屬性,使得美國生態農場的產品,主要通過農場的商店、當地的農夫市集、CSA會員、當地的商鋪和參觀進行銷售。

更甚至,有些農場還不對外地顧客銷售。有的生態農場,專供本地社區消費,非本地居民有錢也買不到。即便是會員家庭,如果想要購買超出限量的農產品就得付費。

特殊的土地制度加持下,這些生態農場不僅在生態上遵循“自然而然”的態度,在商業經營上也“順其自然”。

譬如,在美國的生態農場裡,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爲了保證體驗滿意度,他們會嚴格限制人流。還有些農場主,爲了生活和生產不被打擾,主動製造淡季,限制開放時間。

所以,中美國情不一樣、消費環境也不一樣,美國的生態農場模式在國內未必可以模仿,甚至很多地方根本不具備借鑑價值。

但總的來說,在美國搞有機食品,就政府出臺的政策支持和市場大環境的支持,是目前的國內比不了的。

對於生活條件太好了的美國人來說,相對於工業化農業的食品味道、車水馬龍的城市,生態農場裡的有機蔬菜、田園環境纔是最稀缺、最時尚、最有價值的內容。

那就好,不怕你們挑剔,就怕你們不識貨!

……

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58章 情懷第610章 草!草!(2/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379章 特別“牛”(4/4)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670章 着迷(2/2)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670章 着迷(2/2)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30章 打腫臉(1/2)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19章 頂級香米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636章 契機(1/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34章 生日之夜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
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58章 情懷第610章 草!草!(2/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379章 特別“牛”(4/4)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670章 着迷(2/2)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670章 着迷(2/2)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30章 打腫臉(1/2)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19章 頂級香米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636章 契機(1/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34章 生日之夜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