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

究竟發生了什麼?外面有人鼓起了瑟,敲起了鼓,還有吹笙的、擊築的,季札還聽到外面徐地婦人和少女們吱吱喳喳的笑語,然後就是齊刷刷的腳步,這是步卒行進獨有的聲音。

他們爲他齊聲歡呼,聲音流過徐宮中高聳的窗戶,滲入厚重的桐木門。

這些聲音足以讓人動容,卻不能觸及季札的心房,他已經老邁到連離開回延陵都做不到了。這一年來,延陵季子的生命在迅速枯朽,一如吳國的國運一般——皮膚上長滿老年斑,眼睛乾涸失去了神采,食慾不振,只能靠一點流食維持生命,無力地躺在牀榻上,爲外面的鏖戰焦心,卻對大局一點辦法使不上,在他神智漸漸不清楚後,也無法分享徐人的快樂。

吱呀一聲,厚重的木門被推開了,一個英姿勃發的中年人走了進來,腳步慢慢放輕,走到季札臥榻之側,伸頭看他,目光裡帶着一絲好奇和關切。

直到季札虛弱地睜開眼睛,與他的四目相對,中年人矢狀鬍鬚下才露出了一絲笑。

“季子?可是將你吵醒了?”

“汝乃何人?是哪國諸侯?”吳語從季札口中蹦出,隨即才換成了雅言,他已經分不清哪一種纔是他的母語了,但他還是認出來了,中年人的冠冕服飾,是中原諸侯的規格。

“小子趙無恤。”面對八旬老者,中年人十分謙和,謙稱小子。

“趙氏的人?”季札掙扎着爬起來,他看上去很虛弱,滿是褶皺的雙目似乎陷入了迷惑中。

“我與趙卿相善,也見過他的諸多族人,卻從來沒有一個叫做趙無恤的啊……”

他口中的趙卿自然不是趙鞅、趙無恤,而是趙武。但隨即,季札似乎突然反應過來,趙武已經死了,現在已經不再是他年輕時候了:“你是趙文子的兒子、孫子?”

“是曾孫。”

趙無恤摸摸老人的額頭,他皮膚溼乎乎的,沾滿汗水,又冷又黏,每一次呼吸都伴隨着輕微的喘息,果然是病的不輕啊。

於是他在牀榻邊上坐了下來,接過靈鵲醫者送來的藥,耐心地喂老人服用。

季札去年這會來徐國爲他的老友徐國先君掃墓的,但因爲天降雨雪,腿腳痠痛,甚至難以回延陵去。拖到了今年吳國與趙國交兵,就更加回不去了。

據徐人說,自從今年入夏以來,季札病情惡化,神志不清的時間越來越長,有時他似乎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說着說着就開始胡言亂語,嘮嘮叨叨地講起他年輕時候出使中原,與卿大夫們交遊的往事。畢竟他已經八十八歲了,大概是這世上最年長的人,又經歷了太多事,不管以前多麼精明睿智,到了這會也成了一個迷茫的老者。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糊塗的老人,卻在趙軍即將攻到徐城時,迴光返照般猛地轉醒過來,他親自出去制止了城內吳軍的抵抗,讓他們將兵器交給徐人和趙軍前鋒,還再拜請求徐人不要對吳人加以報復,殘害他們。

季札不但在吳國人心目中是不可違背的長者,在徐國,因爲他曾經與先代徐君交好,爲了守諾而在徐君墓前掛劍相送,由此留下了美名。在徐國被吳國征服後,季札也多次出面維護徐人的利益,勸阻夫差的橫徵暴斂,徐人心中十分感激,也願意聽他的話。

於是,這纔有徐城的不戰而降。

但當趙無恤趕來探望時,季札又陷入了神智不清中。

趙無恤喂藥的時候,季札就靜靜地靠在榻上,看着這位諸侯,絮絮叨叨地說着關於他曾祖父趙武的事蹟。

“趙文子比我年長許多,卻極爲謙和,文於其中退然如不勝衣,其言吶吶然如不出其口,我到了晉國遇到了他後,才知道,這世上竟然還有如此人物,這纔是真正的君子。”

“他秉承悼公遺志,與韓起、魏舒剋制範、荀。然國資蓄於私家,六卿才能卓越,家臣任要職,而公室腐敗,國家險象環生令文子痛不欲生,常與我嗟嘆,說不知道晉國和趙氏的未來將去往何方,就這麼常年憂慮,年過五旬便鬱鬱而終……”

說到這裡,季札彷彿纔回過神來,疑惑地擡起頭,問趙無恤:“如今距趙文子卒,過去多少年了?”

趙無恤放下藥碗,“曾祖父已逝去已經五十三年了。”

“五十三年……已經過去了五十三年……”季札忽然喘息了起來,過了半響才緩過氣來,拉住了趙無恤的臂膀,追問道:“晉國的叔向、韓起、魏舒呢?”

“卒了。”

“鄭國的子產,齊國的晏嬰呢!?”

“子產已逝去三十多年,晏子亦已卒十多年……”

”卒了,都卒了……“季札無力地鬆開了手,苦笑起來,山羊鬍子微微顫動。

“到頭來,只剩下了我?”

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裡,他是弭兵時代遺留下來的最後君子了。老人眼中晶瑩的淚水,讓趙無恤也爲之動容,眼看季札的哮喘越來越嚴重,連忙召喚醫者過來看看。

靈鵲醫者診脈後,對趙無恤說季札並無大礙,只是不能再受刺激了。

季札躺了回去,閉了會眼,似乎在消化這些他早已知道的消息,亦或是在梳理自己腦海中的時間線索,過了半響再睜眼時,他的目光恢復了幾分清明。

“原來是趙侯,你來了……”

……

趙無恤本欲離開,此刻見季札轉醒過,便頷首道:“按照季子讓徐人和吳國降兵帶的話,無恤如約而至。”

“老夫也是糊塗,然趙侯見笑了,不過當年在晉國時,老夫見趙魏韓三家英才璀璨,便預言說,這三家未來一定會壯大,可惜我的見識還是不如孫武,沒有料到,五十年後,趙氏已經代晉爲諸侯……”

季札笑了起來,看來當年他的老友叔向和晏嬰相互的擔心,已經成爲了現實,而且趙國在雄霸北方後,江淮也要受其波及了。

季札是南北通好的見證者,他從小接受諸夏典章的教誨,非常渴望吳國能夠重新融入中夏。可他活得太長,不得不目睹吳國難以避免地滑向野蠻,因爲只有拋棄下限的野蠻才能吞噬文明的楚國,他更親歷了這次夫差北上中原的進軍,看着他猖狂,看着他狼狽落敗。趙軍來勢洶洶,甚至連季札都來不及撤離。

歸根到底,他都是吳國的老公子,如此情形下,依然不忘爲吳國的未來擔憂,他請趙無恤來此的目的也是如此:“趙侯已經得到徐城,席捲淮北,接下來,還想要繼續南下江東,配合楚、越滅亡吳國麼?”

“若我說會呢?季子會做什麼?”

季札苦笑道:“老朽已經一隻腳踏入墳冢中,什麼都做不到,只是可悲啊,老朽一生都渴求吳國重新融入中原,到頭來卻是以這樣的方式。”

“但老朽還是要奉勸趙侯一句,過猶不及,趙國若是南下,只是在爲楚、越做先鋒,江南卑熱,趙軍水土不服,人心思歸,是無法守住的。夫差不顧後方越國威脅,執意北征的教訓,還望趙侯謹記啊……”

“季子言之有理,但我就算肯放過吳國,夫差肯忘記這次大敗的屈辱麼?過上幾年,若他能打敗勾踐,擊退楚國,是不是還要再度北上,來報復趙國呢?到時候寡人擊之,吳國一樣會滅亡,先亡後亡,有何區別?”

季札默然不語,這的確像是夫差的性格,他心中頓時產生了一股無力感,就算現在勸阻了趙無恤南下,吳國頂住了楚越的進攻,可遲早依然會滅亡啊,中原一敗,吳國維持了百年的“勢”就全部泄了。

他知道自己的性格是無法接過那柄吳王之劍,大肆殺伐的,所以曾經幾次逃避了自己的責任,但這一刻,公子季札心中卻有幾分後悔……

或許當初自己接過吳王之位,致力於讓吳國脫離野蠻,融入諸夏,雖然無法稱霸南國,雖然無法與楚趙抗衡,但至少能小國寡民地存在下去啊,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逃避掉的責任,遲早會來,那些他早就該做的事,現在做還不晚。

季札再次嘗試坐起來,但事實證明這對於他來太困難了,在趙無恤幫助下,他才勉強起身,隨即伸出一隻枯槁而遍佈斑點的手,放在趙無恤肩上道:“夫差不致力於德行,而試圖用武力爭奪諸侯,遭遇大敗。可吳國百姓有什麼罪過呢?季札感情趙侯能放過吳國一次,以此使你得到好名聲,同時也能致力於德行,安定徐國地百姓。至於夫差……”

說到最後,他的聲音只剩懇求般的囈語:“老朽會寫一封帛書,勸說夫差,讓他放棄淮北之地,並向趙侯屈服!”

他甚至都沒有提議親自南歸,因爲冥冥之中,季札彷彿知道,他這身體,恐怕到不了姑蘇,回不到吳中了,這一次,他恐怕也熬不過去了!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462章 反壟斷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86章 汔可小康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648章 大風(5)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65章 暮春三月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394章 圈套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433章 傷寒(中)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84章 蹴鞠練兵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656章 大風(13)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91章 子產之政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724章 張孟談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481章 齊魯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941章 他死了第669章 破城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番外7 羋月傳(上)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070章 太宰嚭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799章 趙魏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770章 死於此!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337章 小司寇第925章 《用間篇》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392章 忍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020章 分娩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347章 闞止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375章 遠交近攻
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462章 反壟斷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86章 汔可小康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648章 大風(5)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65章 暮春三月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394章 圈套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433章 傷寒(中)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84章 蹴鞠練兵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656章 大風(13)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91章 子產之政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724章 張孟談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481章 齊魯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941章 他死了第669章 破城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番外7 羋月傳(上)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070章 太宰嚭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799章 趙魏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770章 死於此!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337章 小司寇第925章 《用間篇》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392章 忍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020章 分娩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347章 闞止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375章 遠交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