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趙國太子

“若是按照周禮那一套,你現在應該退讓魯國大將軍之位,把權柄統統交還給魯侯和三桓後人,孤也應該取消侯號,將土地獻給晉侯和天子。魯士雖然有頗具才幹者,但也有些人是俗儒,不知時宜,喜歡是古非今,使君主眩於名實,忘掉自己的邦國立國之基何在,你年紀尚小,應該多跟張子學習治國之道,而不是被魯人的禮樂迷惑。”

那次問對把趙操嚇得不輕,同時也十分委屈,他只是十一歲的孩子,少不更事,同時也十分疑惑,父親不是讓他要融入魯人之中麼?爲何卻變了說法?

趙操不知道的是,此一時彼一時,趙無恤將他放到魯國的時候,必須借重魯地的力量打贏內戰,抵禦齊國。所以大量卓拔任用魯士,用於排斥魯國貴族勢力,對顏闔、孔門弟子等魯地名望較重者十分優待。可現如今,趙國已立,趙氏的核心已經轉移回冀州,對趙無恤而言,魯國諸士的價值已經沒那麼大的,他們的意見,聽或不聽在兩可之間。

誰料,這些人真是潤物細無聲,自家兒子不知不覺間竟然被他們渲染。事後趙無恤也自責,把趙操放在曲阜那種周禮殘餘極重的地方,雖然有張孟談爲師,可身邊也有許多孔門弟子,少不得會有人向他灌輸些孔子的施政理念,以及對仁德禮樂的推崇……

無恤痛定思痛,打算等這次戰爭結束後,北方大勢將定,魯國已經沒有必要分一個兒子看着了。到時候,他要在趙操保留魯國卿位的前提下召回鄴城,讓他在身邊多聽聽多學學,甚至入臨漳學宮歷練一番,多接觸些不同的學說,希望能把這股歪風扭轉過來。

但趙操已經十一歲了,理念能被更正,性格卻有點難,趙無恤覺得他若爲國君,略嫌質樸天真了,很容易爲臣子所欺騙。

所以總體來看,比起趙操的過於仁厚怯怯,趙恆更加秀內惠中一些,他被樂靈子教育得十分乖順,可內裡卻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韌勁,從今日上殿就能看得出來,趙無恤對此子的未來更看好,也更方面將他帶在身邊從小培養。

當然,還要考慮到兩個兒子的母族。

正所謂子以母貴,在母家方面,自然是趙恆完勝。樂靈子出身宋國卿族,樂氏之勢半宋國,是趙無恤扶持的對象,雖然現在繼承人幼弱,但樂靈子已經完全脫離了純粹依靠母家和出身的境界了,她是鄴城人眼裡的妙手聖醫生,擁有極高的民望,這也會給趙恆不少加分。

綜合以上種種,趙無恤便做出了決定,這纔有了今日的冊封典禮……

他起身,拉着趙恆,對殿內羣臣宣佈道:“今日,寡人將冊公子恆爲趙國太子!”

大事已定,隨後進行的典禮只是追加的過程了,趙無恤雖然厭煩繁緝的禮儀,但在冊立太子上卻十分認真,因爲冊立的是未來的君位繼承人,是一國之儲君,任何怠慢都會讓人咀嚼出其他意味來,兩位公子雖然年幼,可他們背後,也有各自的支持者。

在這繁複的儀式裡,趙恆就有些暈頭轉向了,相邦董安於站在他的西北,向東侍立,宣讀趙無恤冊立太子的策書。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邦國,必建立元儲,以固國本,綿社稷無疆之休……寡人有嫡子恆,日表英奇,天資粹美。今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於元年四月五日,授恆以冊寶。立爲趙國太子。正位東宮、以重百世之統、以系國人之心……”

宣讀完畢後,趙無恤讓謁者令手持太子印緩,神情莊重地交給趙恆捧着。至此,冊立太子的儀式進入高潮,董安於、郵無正、計然、鄧析、史趙五位重臣正步升階,上殿恭賀,齊呼君侯得此良嗣,乃趙國之福……

羣臣拜賀之下,趙無恤心中卻有更多的想法:“我壓根就不指望自己的兒子強於我,甚至於,我都不需要一個開拓之君,只需要一個能守成的中庸之主。但前提是,他要繼承我的理念,不要讓國家脫離正軌,阿滿太沒有自己的主見了,若是繼位,他只怕會是漢惠帝、漢元帝之流……”

而趙恆,趙無恤握住了兒子的小手,他眼中迷茫多於興奮,雖然未來不可預測,但無恤還是希望,他能成爲漢文帝那樣內聖外王的守成之君!

……

冊立太子,自然要在民間來一出大赦,趙侯下令,先前有作奸犯科而服刑的人,他們的家人可以通過爲趙軍運送輜重糧草,爲其減輕罪過。至於那些在禁酒期間私藏酒水或販賣私酒的貴族、商賈,也可以用大量錢糧來贖罪。

一方面是與國同慶,另一方面也是爲戰爭籌備最後的糧草,但計然算了算,把各地常平倉裡的糧食算上仍然有些缺口,除非去到泗上,讓魯國、曹國運糧,或者在宋地就地取食。

“宋國去年亂了一整年,春耕秋收都被耽誤了,現在哪有什麼餘糧……”

無奈之下,趙無恤只能將出徵日期推遲到五月夏收之後,另一方面又削減出征人數,同時開始賣國債……

國債,也就是國家憑藉其信用,或自願或強迫向私人借款,中國最早的“國債”,還得再過兩百年,由末代周天子周赧王首創。周赧王聽信楚國說客之言,打算用天子的名義召集六國出兵伐秦,抵禦其東進,他讓西周公拼湊6000士兵,由於沒有軍費,只好向周地的富商地主借錢,最後合縱不了了之,借的錢卻很快就花完,債主紛紛上門討債,堂堂周王只好隱藏在宮中的一座高臺上。這纔有了“債臺高築”這個成語。

“希望我不要落到那個下場……”簽署向國內貴族、軍功地主們借債的詔令後,趙無恤無奈地嘆了口氣。

好在董安於、郵無正和計然都能理解這種權宜之計,鄧析也爲國債出列了具體的歸還程序,加上趙國強盛,雖然對外撕毀了無數次盟約,對內的信譽卻還不錯,帶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心理,家中有餘錢餘糧的勳貴們很樂意獻糧。

如此一來,戰爭籌糧漸漸充足,只能雨季停歇,大軍便能南下。

出征前一天,趙無恤選擇去長秋宮過夜。

……

他的後宮雖然還算和平,但也並非一團和睦,樂靈子是正室夫人,而季嬴最受寵愛,地位僅次於她。至於另外兩位媵妾,孔姣因爲是樂氏的媵,和她站在一條船上,一月份剛從魯國歸來的伯羋則與季嬴親近。如此一來,長信長秋二宮一東一西,遙相對峙,雖然平日禮數有加,兩邊也時常往來,但在外人眼裡,趙侯對兩位夫人的重視和寵愛,就像一杆天平一樣,此高彼低的。

其實趙無恤心裡,這齊人之福也不好享,若是沒有情感倒是算了,有情感夾雜其中,就得考慮平衡問題了。

這不,在立趙恆爲太子後,他便時常在季嬴的長秋宮歇息,除了想讓季嬴理解外,也因爲她懷胎七月,需要撫慰。

見趙無恤一下朝就過來,季嬴自然是歡喜的,她挺着大肚子不好走動,就讓侍女服侍趙無恤換了常服,又令人備了他所喜的膳食,在等待用饗的時間裡,趙無恤攙着季嬴,在花園裡散步。

“少許走動對母子都好。”

雖然是老夫老妻了,但想到又要給“阿弟”生兒育女,季嬴還是靦腆地一笑:“夫君怎知是個兒子?”

“醫扁鵲親自給你診脈,這次應該錯不了。”趙無恤拍着她的手安慰道:“我不會虧待了他,此番出征,正是要爲他打下片封國,作爲降生的禮物。”

“夫君若能平安歸來,便是最好的禮物。”季嬴有些無奈,從小到大,她已經習慣了等待,和那時候看着父親遠征一樣,大軍出征,歸期不知,無恤歸來時,也許孩子都能四處亂爬了。

至於腹中孩子的未來,季嬴很知足,也信任無恤的承諾。

長秋宮依然給人一種家的感覺,宮室裡最用心的地方就是鹿苑和花圃,這裡苔蘚成斑,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

走到這裡,趙無恤不由腳步一停,看着庭前出神。

季嬴順着他的目光看去,卻是順着小徑往前,只見佳木蔥蘢,奇花炳灼,一條清澈的溪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於石隙之下。溪水邊,一位穿着宮裝的少女正蹲在溪邊打水澆花。

她膚白似雪,一點不像南方豔陽下的姑娘。身形窈窕,如同初生的花蕾一樣溫柔悅目,一邊哼唱着越地的歌謠,聲音低低的,似春雨潤物,無聲而沁人,聽了她的歌,溪水裡的魚兒也要沉底,見了他的容顏,園圃裡的明豔鮮花也忍不住羞愧地閉合起來。

連自稱”不好女色“的趙無恤也忍不住矚目,季嬴見狀,心中不免微有酸意,稍微用勁,捏了下趙無恤的手。

趙無恤回過頭來,哈哈一笑:“夫人宮裡的花又多了不少。”

“只怕夫君之意不在花啊……”季嬴轉念一想,隨即指着那少女道:“夫君還記得麼,這是你送來讓妾調教的越地美人西子,妾身體不便,今夜是否要喚她侍寢?”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72章 初見魏駒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591章 天道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543章 宮闕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442章 天逐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47章 心懷愧疚第640章 投機者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1196章 列禦寇第561章 大將軍第394章 圈套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363章 楮皮紙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47 2章 學校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340章 巫頌(下)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30章 鄉中三吏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658章 大風(完)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543章 宮闕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768章 當歸 上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935章 人道彌第26章 猛士歸心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26章 猛士歸心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518章 狂人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284 魯國大夫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60章 與子同浴番外13 秦皇紀(上)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935章 人道彌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722章 公孫勝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1136章 樓煩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432章 傷寒(上)
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72章 初見魏駒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591章 天道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543章 宮闕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442章 天逐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47章 心懷愧疚第640章 投機者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1196章 列禦寇第561章 大將軍第394章 圈套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363章 楮皮紙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47 2章 學校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340章 巫頌(下)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30章 鄉中三吏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658章 大風(完)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543章 宮闕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768章 當歸 上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935章 人道彌第26章 猛士歸心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26章 猛士歸心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518章 狂人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284 魯國大夫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60章 與子同浴番外13 秦皇紀(上)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935章 人道彌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722章 公孫勝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1136章 樓煩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432章 傷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