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成大事者

“臣聽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其中道理如一。如今臣侍奉大王,初時未能消除夫椒之戰未萌之禍根,又未能挽回會稽之辱這般已傾瀉成災之禍患。雖然如此,臣依舊想輔佐大王復仇雪恥,故而才未一死了之。”

“一十五年來,臣等兢兢業業,不敢有一絲鬆懈,幸賴宗廟之神靈、大王之威德,這才轉敗爲勝,破吳國,殺夫差,成商湯、周武勝夏桀、商紂之事業。如此大王之心願已了,敵國滅亡,戈矛收於府庫,兵卒歸於田畝,甲冑生蝨,與民休息,蠡之陰謀詭計再無用武之地,已是無用之人,更不敢收受封地城邑,請讓臣從此告辭。願大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讓臣做介子推,而大王不必做晉文公……”

“臣范蠡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合上帛書,勾踐不言不語,面色陰沉,看不出來在想些什麼。

文種在旁邊,小心地觀察勾踐的神色。要知道,方纔聽聞范蠡不辭而別時,勾踐已然是起了殺心,這才問范蠡可不可追。文種連忙說范蠡已經走遠,而且去意已決,更不會投靠敵國,懇求大王不要去追,勾踐這才收起了殺念,打開了范蠡的信件……

看完後,如同翻雲覆雨,勾踐的表情從陰沉自然而然地變爲痛惜,他悲憤地說道:“少伯疑我,少伯疑我啊……他這是在嫌棄寡人給他的封地少了麼?”

文種連忙解釋:“大王,這……少伯絕非此意。”

勾踐竟然一把將頭頂的冠冕解下,遞給文種,語氣倉促地說道:“子禽大夫,方纔寡人問你少伯到了何處,是想要親自去將他追回來,當着天地鬼神的面發誓,立刻就將整個吳國都封給他,讓他做吳地的國君,爲寡人屏蔽北方,共治江東!”

“大王不可!而且少伯的確是走遠了,而且去意已決,不會再回來。”文種已聽傻了,不知如何應對。

聽說范蠡是真走了,勾踐再度捶胸頓足,泣下沾衣,拉着文種的手說道:“子禽,你與少伯,乃是越國的兩根頂樑柱啊,少伯爲我畫策十五年,國內的官吏都能聽從他的計謀,百姓們也覺得他是一位好答覆,至於寡人……無論在吳在越,寡人都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於少伯,任他實施計謀啊,如今少伯竟不辭而別,這是上天在拋棄寡人,損傷越國啊!”

勾踐哭完後,立刻下達了幾個命令,其一,將范蠡的封邑轉贈給他在越國的妻子兒女,讓他的子嗣繼承爵位,同時告誡整個越國:蠡之子,如寡人之子,敢輕視者殺無赦!然後越王又叫讓工巧匠仿照范蠡的模樣,鑄造了一個銅像,說要放在會稽王宮的大殿上,這樣就像是范蠡還在似的。

“如此,寡人也能假裝自己還能時刻與少伯大夫商量國事,受他指點……”做完這些事後,勾踐看上去舒服多了,但依然停不下他的長吁短嘆。

文種倒是深受感動,心裡暗道:“少伯啊少伯,我就說大王不是那樣的人,你這次是不是自作聰明瞭?”

就在文種快要被勾踐的態度感動時,越王突然又擡起頭,嚴肅地質問道:“子禽大夫,你莫不是也要走罷?”

越王手上的力道很重,眼中如鷹梟一般的目光打量着文種,彷彿他是一隻狡兔死絕後,可待烹煮的走狗。

“臣……臣不走,臣還要繼續爲大王盡忠,整頓吳地,梳理瑣事。”

文種心中大恐,頓時結巴了起來,面前這位長頸鳥喙,鷹視狼步,喜怒不定的君王,最讓人畏懼。他也恍然明白了方纔的一切,怕都是勾踐做給周圍的羣臣、將吏,乃至於吳越百姓看的。

“善,大善!越國沒了少伯已經是極大損失,若是再沒了大夫你,真不知道哪天就亡了。”

勾踐看上去很是開心,范蠡這一走,他滅吳國後常常憂思的情緒似乎一掃而空,他拍着文種的肩膀道:“那從今以後,寡人就將身家性命和越國的社稷都交給諸位大夫了……”

文種戰戰兢兢地應諾而歸,回來以後,范蠡臨走前的告誡,和勾踐今日的作態久久在他眼前耳中重現,翻來覆去後,文種流了一身汗,他連忙起牀掌燈,打開范蠡裹在信中交給他的帛書又看了一遍:

“子禽若想善始善終,也不必隨我隱匿江湖,只需將大王所賜封地盡數推辭即可,至於理由,子禽聰慧,自然不必弟明言……”

“少伯,你這是在用你的流亡,換取吾等的存活,乃至於越國的延續啊……”

恍然間,文種明白了范蠡更深層次的苦心。

……

文種思索再三,次日朝會,便首先將勾踐封給他的那幾個城邑一一推脫,理由便是公認破吳第一功臣的范蠡都推辭了,臣尺寸之功,無顏索要封土,畢竟歸根結底,還是祖宗有靈,大王聖明……

同樣,有文種帶頭,大夫曳庸、皋如、苦成等紛紛推辭封地。

於是在一片“大王聖明”的阿諛聲中,勾踐心滿意足地收回了大部分分封出去的地盤,但也給羣臣留下了能讓他們錦衣玉食的食邑。

同時,他還宣佈了一項命令,這是繼效仿周武王數落帝辛大罪,給夫差、鄭旦等人安上許多罪名,並且厚葬伍子胥,宣佈戰爭結束吳越自此併爲一家後,勾踐的第一道政令。

“昔日,闔閭、夫差身爲姬姓諸侯,卻在南方僭越稱王,甚至冒用天子之號,因而天象發生了變異,江南的太陽被陰影所吞食,長達數日。”

“寡人雖爲大禹後裔,然先祖已遁入蠻夷多年,斷髮文身,不知禮儀爲何物,故而在不知情之時,效仿楚、吳二國,在國內僭越王號,然而卻被中原視爲蠻夷子國,盟會也排在末尾,真是醜莫大焉……如今吳國已亡,越國與中原上邦的通道已然打通,寡人思慮再三,不敢再失禮自大。”

他笑着下令道:“寡人聽少伯大夫說過一句話,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即日起,越國在國內國外,皆將去除王號,同時派遣使節北上,向天子、伯主說明情況,請他們給予越國一個正式的諸侯之位!”

“大王……君上聖明!”

文種心中大喜,這就是他和范蠡能夠爲勾踐死心塌地多年的原因。勾踐或許陰沉或許難以揣測,但他是一位天然而成的主君,知恥後勇,深蘊君王南面之術,也只有在這樣的主君手下,方能成就一番大事。

看着放棄王號後似乎一點都沒捨不得的勾踐,文種心中暗道:“不錯,心狠手辣,行動果決,這纔是成大事者應有的樣子!”

若是勾踐如歷史上一般,橫行江淮,天下無敵,號稱“霸王”他或許會迷失,找不着北。但只要這天下有人比他強大,他便會很快找到自己最佳的位置,回到他的忍者之道上……導致的這變數的,是兩個人,一個叫趙無恤,另一個是白公勝……

……

半個月後,在長江上的一艘樓船上,正準備西行歸郢的白公勝接到了一封來自越國的密報,打開一看,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勾踐欲去王號,請周王和趙侯賜予他一個正式的諸侯名分?”

白公勝心中明瞭,吳國滅亡後,天下的形勢已經十分清朗了:

趙國雄踞北方,當爲諸侯之首。楚國作爲老牌的大國,在佔領淮南、羣舒,恢復舊疆域後,橫跨南方,爲諸侯之亞。越國挾滅吳國之威,又作用吳越之地驍勇善戰的死士,當爲第三。至於秦國,經過十年****傷口,佔有隴西、渭南、岐陽這相當於三個郡的地盤,當爲第四。鄭國雖然向趙低頭,但勉強能在趙楚之間保持獨立地位,當爲第五。

除去這五國外,其他的燕、三齊、周以及泗上小國等,已經完全淪爲趙國附庸,失去了獨立自主的地位,而本來國力不弱的宋國,也實質上分成了南子主持的睢陽郡,和樂茷主持彭城郡,形同兩國,在軍事外交上更是唯趙無恤馬首是瞻。

跟那些小國相比,越國是比較強悍的,但比起趙國楚國而言,越國依然弱小,僅有相當於三個郡的地盤,人口更是隻有趙國的十分之一……

勾踐是楚王熊章的外公,所以越國未來的國策依然是聯合楚國,與北方趙國對峙。但越國趙國從來沒有過沖突,即便趙無恤讓人佔領了江北也亦然如此,更何況勾踐對大江以北的地方,興趣寥寥……

如此,還不如通過取消王號這件事,向趙國傳達越國不欲與之爲敵的信息,同時減少一個趙侯興兵討伐的理由。而且這樣一來,也能向楚國那邊表示,勾踐雖然是楚王的外公,但卻甘心去除王號,比楚低一等,願意在楚越同盟裡充當小弟角色。

“以外祖父的身份向孫兒低頭,除了深蘊隱忍之道的勾踐,這種事,哪位剛滅了敵國社稷的君主能做得出來?一石三鳥,真是絕了!”

將帛書揉了揉扔下江水任其飄走後,白公勝回過頭,對簇擁在他周圍的謀臣將吏們感慨道:“勾踐此人,真是可怕,也難怪他能在絕境裡翻身,並且亡了夫差的社稷……”

言罷,他卻又撂下了另一句評價:“但是比起想要鯨吞天下,一點不講規矩的趙無恤來,勾踐的陰謀和隱忍,都只算弱者的小道了……”

用兵之道雖然講究用奇,但最終還是以正勝,比起已經佈局天下十年的趙無恤,勾踐的崛起,還是稍顯晚了一點,白公勝很清楚,楚國最大的敵人是誰!

ps:大家情人節快樂,七月約會去了

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366章 不朽者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783章 雌虎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543章 宮闕第649章 大風(6)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20章 術業專攻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1010章 奴隸制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60章 與子同浴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36章 一言之威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481章 齊魯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433章 傷寒(中)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60章 與子同浴第4章 單騎走馬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一謀臣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733章 虎狼!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78章 朋比爲黨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1020章 分娩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535章 鬼神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926章 兵家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347章 闞止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768章 當歸 上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513章 右翼第868章 魏武卒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448章 爭流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582章 鐵與血第34章 巡視鄉里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455章 黑鐵時代番外3 上帝之鞭第804章 三家第722章 公孫勝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504章 夫差第678章 三線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
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366章 不朽者第40章 碩鼠碩鼠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783章 雌虎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543章 宮闕第649章 大風(6)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20章 術業專攻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1010章 奴隸制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60章 與子同浴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36章 一言之威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481章 齊魯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433章 傷寒(中)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60章 與子同浴第4章 單騎走馬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一謀臣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733章 虎狼!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78章 朋比爲黨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1020章 分娩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535章 鬼神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926章 兵家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347章 闞止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768章 當歸 上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513章 右翼第868章 魏武卒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448章 爭流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582章 鐵與血第34章 巡視鄉里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455章 黑鐵時代番外3 上帝之鞭第804章 三家第722章 公孫勝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504章 夫差第678章 三線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