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

主持人:“用書信打開歷史,親愛的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見字如面》,我是北燕衛視的主持人小翟,首先給大家介紹兩位我們今天的拆信嘉賓,一位是來自秦京大學中文系的許教授,另一位是鄴城大學文學院的楊教授,歡迎您們。”

“上一期的《見字如面》欄目播出之後,大家的反響非常的棒。其實不管是私人信件也好,公開信件也好,真的是把我們帶回到了一段無比真實又生動的歷史中,兩位印象最深的信件是哪一個呢?”

許教授:“我印象最深的,是趙無恤的那封信,昊高帝趙無恤在彌留之際,給他第一位皇后樂靈子寫了一封信。不光是因爲寫信的人是中國第一位皇帝,創建了第一個大一統皇朝,而且還是一個千年皇朝,對世界影響很大。同時,這也是一封寄往黃泉的信,已經是一個老人的趙無恤,在信裡細數了他的懊悔和遺憾。我聽完之後才發現,原來這位皇帝身上,也有最普通的人情。”

楊教授:“我也是,或許是因爲是女性的緣故,聽完以後不免心有慼慼,對趙無恤和樂皇后的關係,只想到的一個詞,那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見’。”

主持人:“帝王也有人情,的確是這樣,其實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封信,也是一位帝王寫的,就是征服了波斯,將巴比倫城改名秦京的秦惠文王。而收信人則是另一位帝王,那就是奠定了歐洲歷史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對這兩位人物,兩位教授有沒有什麼看法。”

許教授:“如果大秦還在,我也算一個秦人。秦惠文王趙駟,首先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帝王,當時的情況是,秦國經過秦獻公的遊牧化西遷,秦孝公對中亞的征服和重新定居,恢復華夏衣冠,已經是蔥嶺以西數一數二的強國。而這時候,與秦相鄰的波斯帝國,卻在日益衰落。於是秦惠文王就想征服波斯,昊元142年(公元前334年)春,他帶着十萬軍隊出發了。因爲擁有衛鞅從昊朝帶去的火藥和大炮技術,秦人很容易就打進了波斯高原,不過就在這時候,他發現,覬覦波斯的,不止他一個人。”

楊教授:“秦惠文王的這個競爭對手,就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馬其頓是希臘的一個北方城邦,在斯巴達,雅典,底比斯陸續衰落後,馬其頓卻強大了起來。在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時,馬其頓已經是全希臘的霸主,不過腓力二世卻突然遭到刺殺,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成了馬其頓國王,他立刻開始鎮壓希臘各城邦的反抗,徹底統一了整個希臘。”

“同樣是昊元142年(公元前334年)春,以波斯人刺殺了父親,並且要解放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爲名,亞歷山大帶着不到5萬人的軍隊,渡過達達尼爾海峽,進攻波斯帝國。”

許教授:“有趣的是,趙駟和亞歷山大,這兩位一東一西的國王,他們不但同一年開始出征波斯,細細算起來,他們也是同一年出生,還曾經拜過同一位老師,也就是希臘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先受菲力二世之託,教導過亞歷山大,等到他帶着一些弟子去東方遊歷時,就到了秦國的都城藍氏城,教過當時還是秦國太子的趙駟波斯語、數學、自然科學。可以說,這是一對素未謀面的同門師兄弟。”

“最開始時,這對師兄弟面對的是同一個敵人,擁有號稱百萬大軍的波斯帝國,他們同一年出兵,很可能是事先約好的。”

“亞歷山大因爲出發的更早些,最先遇到了波斯的軍隊,在格拉尼庫斯戰役裡,他獲得了首勝,佔領了小亞細亞,隨後向敘利亞北部挺進。途中,波斯皇帝大流士御駕親征,從腹地徵調大軍去迎敵——秦國也對波斯有很大威脅,但是大流士二世決定先解決看上去更弱的亞歷山大。然而伊蘇斯戰役裡,亞歷山大以少勝多,打敗了大流士二世。”

“亞歷山大沒有窮追,而是回身繼續向南征服地中海沿岸港口,從推羅城進入埃及。接着亞歷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時間,讓軍隊稍有喘息之機,並建立今天埃及著名的港口城市亞歷山大。在那裡,亞歷山大被譽爲法老,稱之爲太陽神阿蒙之子。經過在埃及的修整後,他才率軍返回亞洲,向波斯腹地進發,和大流士作最後清算。”

“不過這時候,亞歷山大發現,波斯已經滅亡了,攔在他面前的敵人,是扛着玄鳥黑旗的秦軍。”

主持人:“當時亞歷山大一定很驚訝吧。”

楊教授:“是的,他沒想到秦國的軍隊戰鬥力這麼強,這麼快就擊潰了波斯主力。在昊元145年(公元前331年)的波斯波利斯戰役中,號稱百萬的波斯軍隊與十萬秦軍對峙,雖然波斯人在戰前做好了充足準備,卻在秦人大炮的轟擊下潰敗,大流士三世也在戰役裡被殺死,秦惠文王進入巴比倫城,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

主持人:“所以這時候,原本是軍事同盟的亞歷山大和秦惠文王反而成敵人了。”

許教授:“沒錯,亞歷山大派使者去巴比倫,想按照之前所說的,和秦國瓜分波斯,其中兩河地區的歸屬引發了爭議。”

“認爲自己兵力強大的亞歷山大進軍巴比倫,沒想到卻在巴比倫以北的高加米拉慘敗。雖然馬其頓希臘人擁有西方世界無敵的重步兵方陣,還有戰力不俗的夥伴騎兵,然而面對秦人的青銅炮,還有夾用火槍的長矛大方陣,還有裝備了馬鐙和馬鞍的突騎兵,馬其頓人沒有勝算,甚至連這支偏師的統帥,亞歷山大的愛將托勒密也被俘虜,馬其頓人只好撤出兩河地區。”

楊教授:“秦惠文王雖然在戰場上贏了,可這時候的秦人人口只有不到三十萬,卻要統治中亞和西亞的兩千萬波斯人、塞人、阿蘭人、埃蘭人,各地都有反抗出現。面臨這種情況,秦惠文王很清楚自己首先要鞏固統治,他也不想追擊亞歷山大,他雖然只有25歲,但比亞歷山大要成熟很多,所以他就給亞歷山大寫了一封信。”

許教授:“這封信,可以說是古典時代沒落之際,軸心時代到來之時,兩個帝王的對話,同時也是今天世界格局演變的一個伊始。”

主持人:“所以許教授才強烈推薦這封信給欄目組,政治煙雲過去了,文章卻留了下來。”

楊教授:“不過可惜的是,因爲當時秦國的史官制度還不完善,這封信的中文文本沒能保存下來,已經散失。現在這封信,是根據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宮廷檔案的希臘文版本翻譯過來的,所以跟現代的白話文很接近。”

主持人:“說了這麼多,我們也很好奇秦惠文王作爲一個驕傲的勝利者,會給自己的師兄和競爭對手亞歷山大說些什麼話呢?接下來,有請這封信的演繹者,張涵予!”

……觀衆掌聲……

張涵予:“這封信的題目是《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秦惠文王趙駟,寫給亞歷山大的信,昊元146年(公元前330年)。”

“亞歷山大,你好,雖然素未謀面,但你的名字,我已經聽說很多次了。”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老師,亞里士多德,他在藍氏城的時候,教導我希臘的哲學、邏輯學、數學,這讓我意識到,原來除了華夏之外,世界上也不全然是野蠻人,至少在我看來,你們希臘人,要比波斯人文明許多。”

“亞里士多德最早跟我說過關於你的事蹟。他說,你和我同一年出生,天資聰明,從幼年起就酷愛詩歌,尤其是《荷馬史詩》,鍾情於阿喀琉斯和海格力斯的傳說。沒錯,亞里士多德翻譯出了這史詩的篆字譯文,我也讀過他們的事蹟。不過這些所謂的希臘英雄比起我華夏的先輩,遠遠不如,也許有機會的話,你可以來我的王庭做客,聽一聽夸父逐日、刑天舞干鏚的故事。”

“這之後,從你的愛將托勒密那裡,我又聽說了另一些關於你的事。”

“托勒密說,你非常聰明,非常勇敢,對於榮譽和危險非常熱心,對於宗教非常謹慎。你最善於選擇正確的行動路線,不管情況是如何的模糊,你的猜想總常常是正確的,對於如何集中一隻軍隊和如何裝備它,都十分在行。而尤其善於提高部隊的精神,使他們產生新希望。憑着你的大無畏精神,剷除他們腦海中一切害怕危險的觀念。對於一切在不確定環境中所應做的事情,你都是以最大的果敢精神行之,你最善於作出預測和把握敵情,不讓任何人有時間患得患失。正是因爲這些特質,在這幾年的奮戰中,你從未打過一次敗仗。”

“可是,亞歷山大,在高拉米加,你卻輸了。不管你在統一希臘時是多麼所向無敵,也不管你的士兵在格拉尼庫斯和伊蘇斯多麼神勇,但是在高加米拉,你就是失敗者。你那些穿着銅盔甲的重步兵,在我猛烈的炮火下被撕裂成碎片,看似無敵的長矛和盾牌,也敵不過我大秦勁弩的射擊。在強秦面前,你那些能讓戰爭走向勝利的特質,沒有起到半分作用!”

“你的士兵大多數死了,剩下的投降,最後連托勒密也向我屈膝,於是我便讓他替我送給你這封信。”

“首先,讓我告訴你我的夢想是什麼,我想奪取萬王之王的稱號,把反對我的敵人斬盡殺絕,放縱秦人搶奪他們所有的財產,看著他們親屬痛哭流淚,騎他們的馬,**他們的妻子和女兒……”

“亞歷山大,你覺得我殘暴麼?但這只是對待野蠻人如此,其實,我也有一顆高尚的仁慈之心,我願意與世界上一切文明的種族和國度共享新的時代,這其中也包括希臘人,是的,即使到了現在,我也並不覺得你是我的敵人。”

“反過來,讓我們來看看你的夢想。托勒密說,你的夢想是征服,征服世界!而當你征服到天涯時,你便會迴轉,去征服另一半的世界。”

“但是現在,我可以明確無誤地告訴你,我已經贏得了巴比倫,贏得了波斯波利斯,統治着從蔥嶺到奄蔡的萬里疆土。伊蘭世界(波斯)和圖蘭世界(遊牧中亞),都已經歸屬於我。東方,已經沒有你的立足之地了!現在,亞歷山大,請當自己已到達天涯了罷,掉轉頭,去征服另一半的世界吧!”

“小亞細亞和埃及,可以暫時留給你,但是不要再來東方,管好你的雙腳,不要再踏上兩河的土地,不要讓亞里士多德留給我的好印象消耗殆盡。否則,希臘人又將面臨大軍的討伐,這一次,強秦可不像波斯人那樣好打發!”

“言盡於此,我是秦國的王,伊蘭和圖蘭的萬王之王,向你,馬其頓和希臘人的王問好。當然,作爲我親愛的師兄,你也可以稱呼我的希臘名,這還是亞里士多德爲我取的,nicholas,來源於你們希臘的神話,意思是勝利的人,多麼名符其實啊,不是麼?”

“最後,請接受那些波斯宮婢作爲禮物吧,望身體安康,一切無恙,你的尼古拉斯.趙駟。”

張涵予:“謝謝大家。”

……掌聲,經久不息的掌聲……

ps:沒錯,就是安利《見字如面》的,這節目很不錯,主題曲超級好聽,演繹者最喜歡張涵予和蔣勤勤,不過我討厭楊雨,老搶話……下一期番外在29號

第292章 授土賜民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600章 阿姊(上)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97章 不棄親暱第235章 晏平仲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13章 趙樂聯姻第649章 大風(6)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57章 大風(14)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911章 沸鼎(上)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742章 暴行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863章 魏韓第41章 釜底抽薪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886章 少樑砲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52章 冬至(一)第733章 虎狼!第907章 道、勢、術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1070章 太宰嚭第958章 意外第32章 三裡歸附第907章 道、勢、術第861章 中山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85章 中原有菽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
第292章 授土賜民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600章 阿姊(上)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97章 不棄親暱第235章 晏平仲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13章 趙樂聯姻第649章 大風(6)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57章 大風(14)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911章 沸鼎(上)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742章 暴行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863章 魏韓第41章 釜底抽薪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886章 少樑砲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52章 冬至(一)第733章 虎狼!第907章 道、勢、術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1070章 太宰嚭第958章 意外第32章 三裡歸附第907章 道、勢、術第861章 中山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85章 中原有菽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