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

……

周王匄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九月,秋日將盡,冷雨飄飛,打溼了溫縣的黃土牆垣。

包得嚴絲合縫的馬車緩緩從塗道上駛過,十名黑衣侍衛騎行在前開道,雨水浸溼了他們的黑甲黑袍黑馬,車後則是趙氏的家臣和衛兵。

生得粉雕玉琢的趙操忍不住掀開一點窗簾望出去,外面是溼漉漉的空曠街道,便奶聲奶氣地問道:“姑母,祖父葬禮時也在下雨,這裡到處都是人,今日爲何沒有?”

因爲決戰開始了,這是趙氏醞釀已久的收尾之戰,河內、邯鄲、長子、晉陽,趙氏的軍隊和丁壯大部分集中到太行以西,以至於溫縣空空如也,季嬴心中如是說,隨後緩緩擡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回憶的哀傷:“那時的事情,你還記得?”

趙操才四歲,兩年前的記憶當然不記得,只是在他母親和侍候起居的女婢強調下,才產生了一些虛幻的印象,所以他懵懂地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如今是趙氏叛晉的第四個年頭,也是季嬴爲父親趙鞅守孝的第二年零兩個月。

兩年前,在追擊知瑤未果後,軍旅勞頓的趙鞅逝世於軹關,他的死和當年楚武王徵隨國死於途中如出一轍,趙無恤的處理也有條不紊,他先是重秘不發喪,離開太行後在周室領地單邑附近建築營壘,周天子和單公恐懼,派人向趙氏求和,表示周室不再與趙氏爲敵。趙無恤與單公在河中心的船上會見,定下盟約這才退兵,回到溫縣後方才公佈喪事,舉城同悲傷,趙鞅送葬之日百姓自發聚集起來,人山人海。

秋日之陽落山了,新的太陽卻照常升起,趙無恤在溫縣家廟昭告天地和列祖列宗,正式成爲趙氏自趙造父以來的第二十代家主!

……

趙氏內部的權力交接至此塵埃落定,但戰爭卻還在繼續,知氏依然頑抗,魏氏依然首鼠兩端,鄭國與宋國的衝突,齊國的內戰也如火如荼地展開。

趙無恤執行趙鞅遺命,用了兩年時間****傷口,休養生息。這期間,他需要不時在河內和邯鄲、朝歌、曲阜、商丘間奔波,無法長期守孝,於是便由他的長子趙操代勞,小傢伙從記事起,便跟隨其母伯羋和姑母季嬴在溫縣生活。

馬車停下,終於到地方了,季嬴踩着豎人擺在地上的矮蹬慢慢下來,皺着眉看了看陰晴不定的天氣,隨後緊緊握住侄兒趙操的小手,牽他走過磚石鋪就的溼漉塗道,往霧氣中屋檐高聳的趙氏家廟走去。

有豎人撐着魯班發明的雨傘,跑前跑後爲姑侄二人遮風擋雨,但趙操的目光卻一直未離開他們腳下濺起的水花。

“姑母,來之前母親說過,昊天在爲祖父而哭泣,雨點就是他的淚,真是這樣麼?”

伯羋是個低眉順眼的老實妾室,沒有因爲生下長子而恃寵而驕,季嬴當年的調教總算沒白費,所以她也將趙操當成自己親子般關切。

“傳說中,趙氏本就是是天帝的諸多子嗣之一,若昊天有靈,他當然會爲吾等的死逝而哀傷,爲吾等的歡喜的欣慰。”

趙操眼睛一亮:“天也會爲我高興?”

“會的。”

季嬴和藹的笑讓趙操的緊張消失了,姑母今天與往常一樣,穿着黑色的孝服,正所謂女要俏一身孝,搭配她白皙的皮膚,若他父親在,大概會生出“我見猶憐”的感覺。可在趙操眼中,這卻是安全和可靠的象徵,有姑母溫暖的手牽着,他纔敢走進廟堂,靠近被嗆鼻香火環繞的靈位。

他們說,祖父的魂兒,就住在裡面!

就那個黑漆漆寫着些他不認識的字的木牌,竟然能容納死人的魂兒?

趙操很不理解,卻不敢再問了,因爲自打走進這裡,姑母的表情變得嚴肅,腳步變得輕盈,他也不由自主走的端正起來。只是那身粗麻製作的孝服穿在他未免太沉重了些,幾步路就讓他氣喘吁吁,但接下來的路再讓傅姆抱着是對死者不敬的。

於是季嬴偏頭看着他,用微笑和目光加以勉勵,低聲承諾回去以後會讓他多吃幾塊面制點心和飴糖,這是姑侄兩人共同的愛好。於是趙操沒有像他堂兄趙週上次來此一般大哭大鬧,而是默默跟隨季嬴步上臺階,進入廟堂。

無論點多少耀眼的蠟燭,家廟裡總是冷的,她們走在趙氏家族歷代死者之間,足音迴響在偌大的殿堂裡,列祖列宗都注視着他們。

“身即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家邦……”季嬴嘴脣微動,不由想起無恤在父親下葬時的這首詩。

“無恤說得對,父親的確應該安葬在風景秀麗的高崗上,在松柏之間,頭頂有蒼天飛鳥與他爲伴,有風霜雨露爲他沐浴……”

趙鞅的葬禮超出了卿士應有的規格,這次沒了飽受詬病的活人殉葬,但氣勢卻遠勝一般諸侯卿士。趙無恤用從範、中行那裡奪取的傳家寶,來自曹、衛兩個傀儡國的國器,外加從魯、邾那裡索要來的禮器,加上在汶水一戰繳獲的齊人銅料,爲趙鞅鑄造了九個巨大的鳳首螭紋蹄足鼎!

按照周朝禮制,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但隨着禮樂崩壞,各國諸侯也開始用九鼎之禮了,而卿、上大夫則用七鼎。但無恤更過分,他私下裡完全是依照諸侯的禮制安葬父親!

他還爲趙鞅選了一個諡號:武!

剛彊直理曰武!

威彊叡德曰武!

克定禍亂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趙鞅的一生,與這個字極爲切合,“趙武子”,將是他在子孫口中的尊稱,當然,趙無恤對季嬴直言,他的目標,是將這稱謂其變爲“武侯”,甚至是“武王”!

“所以,九鼎並不過分,當世的天子、諸侯,加起來都比不上父親有資格享用此禮!”

這番話說得無恤手下那個叫石乞的楚國人眼前一亮,甚至當場就請求無恤徹底與晉國決裂,自立一國,再逼天子承認趙氏列爲諸侯!

無恤雖然婉拒了這個嚇人的建議,但其他地方的僭越違規卻一點也不少。

比如季嬴她作爲徐國後裔,並不能進入趙氏家廟的傳統,也被趙無恤一揮手給改了……

他當時如此勸說季嬴:“我說過的,終有一日,要讓阿姊堂堂正正地步入這座廟堂。我忙於軍政,靈子也不合適來管宗族內務,爲列祖列宗上香添油的人,舍你其誰?若他們不願接納你奉獻的犧牲,那便只能餓着不能血食了,想來我趙氏的祖先,不會如此頑固不化吧?”

改革,這是趙無恤正式掌權後定下的基調,在他那裡,沒有什麼萬世不移之法,沒有不可更易的祖宗之言。季嬴說不過他,無奈之下,也只能由着他來,心中卻深爲感動,也有一絲擔心。成爲家主之後,無恤比過去霸道了許多,再不能將他視爲當年的小阿弟了。

不過和無恤努力展現的威儀不同,他的兒子趙操,卻是個老實巴交的小傢伙。

季嬴一低頭,卻見趙操正乖乖地跪在地上,按着主持禮儀的孔門弟子宣讀祭文,做出各種複雜的禮儀動作。

她心中欣慰,總有一天,他會穿戴上冠冕朝服,無恤就是如此成長起來,成爲一家之主,大國卿士!

趙氏的頂樑柱倒下了,不單是趙無恤需要將這片大廈重新撐起,家族中的每一個人,都要在這場戰爭裡發揮作用,趙伊、趙廣德等旁支子弟自不必說,無論是婚牀還是戰場,都需要他們做貢獻。作爲家族長女,季嬴需要打理好守孝事務,就連四歲孩童趙操,也有被強行賦予的責任……

只是季嬴覺得,這責任來得太早,對於趙操而言,也太重了罷。若形勢需要她犧牲,她一定會欣然受之,可眼下要接受這重擔的,還是個小童子啊!

這場祭拜是臨時的,且只針對趙操一個人,因爲他不久之後便要遠行,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去了,所以纔到這裡與祖父告別……

對子侄的疼愛使得季嬴有些惱火地回頭看了看在家廟門口靜待的兩名家臣,張孟談,宰予,代趙氏管理魯國的重臣,深受無恤信賴,他們是專程來接小主人的。

季嬴頗有些不滿地低聲道:“四歲半的魯國正卿、幕府將軍?魯國的僚吏們簡直是在胡鬧!無恤竟也同意了此事,難道就因爲不是嫡子,讓他年幼別居也無所謂麼?”

ps:太原趙卿墓疑似趙鞅之墓,出土了七鼎規格的禮器。

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1042章 君莫舞第770章 死於此!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24章 周髀數字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444章 叛徒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256章 趙武卒第323章 亂(中)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90章 君子有爲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995章 叔侄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1217章 獲麟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番外8 羋月傳(中)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220章 !第860章 古史辯第256章 趙武卒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1011章 國殤第894章 孫武子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1011章 國殤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54章 冬至(三)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873章 王孫勝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834章 石渠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354章 造紙術第79章 新絳南市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503章 外援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576章 繼業者第97章 不棄親暱第235章 晏平仲第439章 靈鵲(上)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060章 聲東擊西
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1042章 君莫舞第770章 死於此!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24章 周髀數字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444章 叛徒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256章 趙武卒第323章 亂(中)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90章 君子有爲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995章 叔侄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1217章 獲麟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番外8 羋月傳(中)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220章 !第860章 古史辯第256章 趙武卒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1011章 國殤第894章 孫武子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1011章 國殤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54章 冬至(三)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873章 王孫勝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834章 石渠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354章 造紙術第79章 新絳南市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503章 外援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576章 繼業者第97章 不棄親暱第235章 晏平仲第439章 靈鵲(上)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060章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