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當歸 上

“萬歲!”

“萬歲!”

響亮的合聲震撼了鄆城的黃色夯土城牆,讓人聽之色變。

每一刻都有更多的人鄆城各處聞訊趕來,走過來跟着一起歡呼。此時此刻,他們都朝趙無恤所在的市掾小樓奔跑,推推搡搡,磕磕絆絆,想離他近一點,想聽到他的聲音,觸到他的腳尖。

趙無恤安排在樓下的黑衣侍衛,根本無法將瘋狂的人羣擋在外面,人潮涌動帶着小樓似乎都開始顫動,連身邊的將吏幕僚也緊張了起來,只有計然笑吟吟地摸着鬍鬚,頷首不已。

“殺一人而舉國歡慶,今日之後,西魯國人必將相互勸誡,我已經能預見到了,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都異口同聲地說:有這樣愛護子民的主君,爲他而死又何妨?將軍離開魯國時,軍中只怕又要多出至少萬餘人的生力軍了。”

趙無恤對計然的預見深以爲然,他笑道:“在朝歌和邯鄲,我可享受不到這種待遇。”

他在心裡告誡自己,西魯數縣的三四十萬民衆,依然是他打贏這場大戰最堅定的支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股巨浪不會打翻他,而是會送他直掛雲帆濟滄海!

他的目光越過民衆,看向刑場上陽生尚在抽搐的半截屍體,嘆了口氣道:“只可惜了那一身新衣裳,都是上好的魯縞織造,讓人替他收屍,把衣裳剝下,將上半截送去齊國給齊侯留個念想,至於下半截……”

趙無恤停住了話,摸着短鬚想了想,這半截血裳,是該給鄭國送去呢?還是給魏氏送去呢?

……

與鄆城的雲開霧散不同,東阿的天空一片陰霾,距離汶水南岸的大敗已經過去了十多天,該知道的消息,也差不多傳回來了。

不過最初齊侯得到的情報不是國夏率部投降,而是“國卿、高氏世子雙雙戰死”,一位僥倖從戰場上逃脫的軍吏還繪聲繪色地向齊侯杵臼講述了國夏的殉難經過,齊侯聞之落淚,便當場給國夏寫了一篇祭文。

“嗚呼,安內攘外,端賴重臣。昊天不弔,折我股肱”……這篇飽含了杵臼哀傷的祭文,在稍後便被他親自撕毀,燒成了灰燼!

齊侯被擺了一道大烏龍,因爲消息最終被確認,國夏,他根本沒有死,而是投降趙無恤了!還是帶着三萬大軍一齊投降的!

“國夏辜負了寡人,誤了齊國!”

杵臼心裡重重捱了一刀,頓時暴跳如雷,對國夏和高無邳的感官大降,大罵他們一將無能,三軍受累。他本來就垂垂老矣,這下更氣得臥牀不能理事,軍政都交給了諸卿大夫,他自己則帶着鮑牧有力無氣地擺駕回臨淄去了。

陳乞被任命爲南都之守,他組織了近萬人來守備東阿、平陰,晏圉則帶着五千人留守穆陵關,勉強能擋住柳下跖偏師和徐承水軍如潮的攻勢。

不過陳乞的心思卻不在防禦魯軍上,從戰前到戰後,他一心一意,都想着如何將國、高二卿徹底埋葬,讓陳氏在齊國獨大!

齊軍大軍進攻魯國,與趙無恤發生碰撞,這種情勢是陳乞努力創造的結果。

國夏、高無邳請求東阿發兵接應也是被他按下的,陳乞就希望兩人能和趙無恤打個兩敗俱傷。

最終,事情的結果與他想象的有差異,國高是敗了,可趙氏贏得太過輕鬆,這讓陳乞有些隱憂,但僅是隱憂而已。

要是汶水之戰後趙無恤大舉進攻,他或許還會聯合國內卿大夫共同禦敵,以保證齊國這條大船不沉,先將侵略者趕走再內鬥不遲。既然現如今見趙無恤沒有攻齊的**,而是轉頭去馳援軍情如火的西線,陳乞便放下了心來,開始集中精力搞內鬥。

國夏、高無邳戰死的假消息是他放出來的,那個軍吏也是他的人,爲的就是讓齊侯感覺自己受到矇蔽,恨透國夏,同時再也不相信還在國內的上卿高張!

這只是他諸多陰謀中的一環,陳乞要搬倒國、高二卿,讓自己成爲執政,掌握齊國的權柄,好在變幻莫測的季世搶佔先機。

與此相比,柳下跖和徐承雖然來勢洶洶,可只要確保防門以北不失,泰山以南的疆域本來就是魯國的地盤,如今被奪走也無傷大雅,反正他陳氏的領地遠在濟水以北,趙無恤傷不到他分毫。

所以陳乞收縮了兵力,幾乎是在坐視魯人長驅直入,同時讓手下密切關注齊侯的身體狀況,一天要不停派人往返報告三次!

他對齊侯還是有一些忌憚的,這位國君最初是傀儡,後來卻靠晏嬰的妙策奪回了政權。他一直在國內玩平衡,重新啓用國高二卿壓制他父親陳無宇,又製造了晏嬰、司馬穰苴一派兩不相幫,在平衡失敗後又棄用司馬穰苴,敲打陳氏。到陳武子暴死,年輕的陳乞戰戰兢兢接受並不算很強的陳氏時,齊侯又拉了他們一把。

不過這種做法,在如今已經強大起來的陳乞看來,無異於自掘墳墓。

齊侯對誰都不信任,只是利用和權衡,包括陳乞,若他能呆在臨淄,一定有更好的機會取代高張成爲正卿,可齊侯卻將他留在了平陰。這一次國、高已垮,杵臼是要依靠鮑牧了麼?

但這並沒有什麼用,陳乞太瞭解鮑牧了,此人只需要自己稍加煽動,就會被牽着鼻子走,絕不是個能臨終託孤的好人選。

“我聽聞韓氏的上黨已陷落,趙氏的長子也岌岌可危。趙無恤急着西歸,應該會很樂意接受我支持的和約。但只要國君一天不死,和談便無法順利開始,國君已經老糊塗了,陷入了爭霸的執念裡,爲了自己的顏面,他不惜拉着整個齊國陪葬!”

幸好,齊侯的死期不遠了,看得出來,這位七旬老人已經快燈枯油盡了,這個在位五十年,遏制了齊國卿大夫分權的長命國君一死,一場對齊國的瓜分也迫在眉睫。

陳乞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幾十年,他讓海濱術士進獻的紅色藥丸吃一顆兩顆能讓人精神抖擻,可日復一日卻能削骨剝髓。齊侯已經行將就木,現如今,就剩下一樣能深深刺激到他的東西了。

簡直是是瞌睡送來了枕頭,就在這時,公子陽生在鄆城被處死的消息傳來,連帶那件染血的半截衣裳……

“這是趙無恤給我的大禮啊。”

摸着血漬仍在的亡者衣物,陰謀家陳乞露出了一絲笑,他曾有過扶持陽生的打算,還讓兒子接觸陽生,博取他的好感,可如今看來,此子是扶不起來的,死了也好,他那屈辱的死,讓齊國顏面掃地的死,正好能給他父親致命一擊!

在讓人火速將此物送去臨淄給國君過目的同時,陳乞又給自己那還在邯鄲和河間地盤桓的兒子陳恆寫了一封信。

信中只有兩個字:

“當歸!”

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836章 復辟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1020章 分娩第1002章 跖之徒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1098章 濟南第710章 陶朱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514章 突騎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492章 侯犯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761章 降 上第54章 冬至(三)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73章 泮宮公學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340章 巫頌(下)第951章 連橫(上)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934章 天道遠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503章 外援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793章 四君子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1007章 卸甲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988章 叛國罪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36章 一言之威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97章 不棄親暱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491章 魚第9章 姑布子卿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098章 濟南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69章 大宗小宗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2章 呦呦鹿鳴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783章 雌虎第456章 盜跖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835章 無私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701章 當國
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836章 復辟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1020章 分娩第1002章 跖之徒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1098章 濟南第710章 陶朱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514章 突騎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492章 侯犯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761章 降 上第54章 冬至(三)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73章 泮宮公學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340章 巫頌(下)第951章 連橫(上)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934章 天道遠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503章 外援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793章 四君子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1007章 卸甲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988章 叛國罪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36章 一言之威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97章 不棄親暱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491章 魚第9章 姑布子卿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098章 濟南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69章 大宗小宗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2章 呦呦鹿鳴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783章 雌虎第456章 盜跖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835章 無私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701章 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