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熵

夜色漸深,書房之內,趙無恤在緩緩敘述齊人和他妻妾的故事。

“齊人之妻歸來後,將自己目睹的一切告訴了妾,並沉痛地說道:良人(丈夫),是你我指望依靠終身之人,不料卻做出如此事情來,實在令人失望。於是二女一起在院子內訕笑齊人,說着說着卻哭成一團,齊人卻絲毫不知,施施然從外歸來,繼續用他編造的事蹟在妻妾面前吹噓……”

“在君子看來,世人用來謀取富貴權勢的方法,還能夠不使其妻妾引以爲恥相對而哭泣者,實在太少了。”

一段故事說完,書房內頓時沉默了下來。

“史墨之囚,孔姣與靈子都想要來力勸我,孔姣是因爲不忍智賢受刀斧之難,靈子是爲我的名聲和時勢考慮,在汝等覺得,我爲了獲得權勢而做的種種事情,足以讓汝等引以爲恥,相對而泣麼?”

“並非如此。”

季嬴笑容嫣然,手指止住了趙無恤繼續說下去。

“君切勿妄自菲薄。”

她是看着他長大的人,在季嬴看來,是無恤想保護的東西太多,人前冷血而果斷,人後卻偶爾會陷入自我懷疑。他的本性是溫柔,卻強迫自己去做違背初心的事情,趟入污濁的渾水裡,淤泥滿身卻毫不在意,心裡想的是如何滌盪池塘,固本清源。

他與世間的王侯卿大夫們不一樣,他在乎的不是過眼的榮華富貴,不是自己的身前身後名,而是一些季嬴也說不清道不明,更加深遠的東西。

這次,輪到趙無恤枕在季嬴的腿上,膝枕,他最喜歡的港灣,可惜只有八歲之前和成婚之後纔敢這樣。

他閉着眼問道:“汝今夜來此,也是爲了勸說我?要知道,史墨與趙氏交情匪淺。”

季嬴含情脈脈地看着他:“殺也好留也好,君做的決定自然有自己的道理,縱然君遭世人不解,妾等都會與君同休。”

當新婚之夜,他與她飲下合巹酒,將頭髮結在一起,相互孰視身體,彼此如初生的嬰孩一般無所隱藏時,就意味着命運的聯結。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看似柔軟,卻堅紉如絲,而季嬴希望,趙無恤的心,能夠像磐石一般,無所動搖!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我如此小兒女作態,真是讓你見笑了。”

趙無恤起身,褪去了糾結,他決定將這件事解決好,肉體毀滅很簡單,但首先要邁過心裡的那道坎。

“我要去見見太史墨。”

季嬴仰着頭,爲他整理衣襟:“太史從不屈節,君能勸服他麼?”

“試試看罷,這是給太史墨一個機會。”趙無恤正了正衣冠,正色道:“也是給我自己的一個機會!”

……

燭光暗淡的囚室,安之若素的囚徒。

瓷瓶放在案几上時,太史墨擡頭看着眼前的趙無恤,眼中並無波動。

“上卿這是來爲老朽送行的麼?”

“太史多慮了。”無恤徑自坐下,讓手下人都出去,甚至連黑衣侍衛也不例外,屋內只剩下他與太史墨兩人。

瓶塞被拔出,一股濃郁的醇香飄了出來,讓人聞之心醉。

“這是鄴城燒酒,天下間難得一見。”青銅蒸餾器的發明導致了蒸餾酒的誕生,只需要一些濃酒和糟,讓酒精蒸騰其上,再用器皿承接即可,不但在代、中山、燕等北寒之地能賣出好價錢,醫學上更是受益頗多。

“趙卿又鼓搗出了新東西。”

史墨搖了搖頭,說道:“可惜,老朽三十歲後便不再飲酒了,只怕要暴殄天物。”

“周公《酒誥》曰: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之……太史不飲酒,是因爲酒會導致喪亂和墮落?”

史墨道:“僅是因爲飲酒容易糊塗,雙目迷眩,下筆鬆散,看不清事實。”

而且飲酒容易觸發情緒,作爲一個史官,這是不應該的。

與孔丘的筆則筆削則削不一樣,無論事實如此,都只用冷冰冰地記載,不妄自加以個人的評述,纔是史墨傾心的方式。

無恤笑道:“也因爲如此,太史才能語出驚人,甚至預言吳國必將被越國所滅。”

“但我總覺得太史並非沒有私心。”

“太史的私心,便是對我成見極深,今日敢問太史,這是爲何?是因爲我毀滅舊禮,竊取邦國,還是因爲我打破了六卿僵局,瓜分公室?”

“都不是。”

“那太史爲何在我初入虒祁宮時,便如同防賊一般防着我?我回到晉國後,縱然做了種種利國利民之事,太史依然對我忌憚頗深?太史能對我父說,高岸爲谷,深谷爲陵,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可見並非愚忠於晉室者,也不可能看不清天下大勢,這讓我更想不明白。”

太史墨目光復雜地看向趙無恤。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也。”

“虒祁宮中,老朽並非初次見到趙卿,在之前還有過一面之交。”

“宴饗上,趙卿幼弱,獨立於諸父兄之外,沉默寡言,除了善於隱忍外,實在看不出有什麼過人的才幹。”

他說的這件事情,趙無恤一點印象都沒有。

“然而一年後,趙卿再入虒祁宮時,卻與之前泯然二人,這讓老朽深爲驚疑。”

“你突然間聲名鵲起,成了晉國卿大夫年輕一輩的佼佼者,一邊小心討好君上,一邊攻於心計,在領地暗中經營武力收買人心,胸中恍若懷有大志,與之前的隱忍小子實在不同。”

趙無恤道:“年少木訥而年長聰睿,這不是很正常的事麼?楚莊王也是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未鳴,一鳴驚人。”

“短短一年,變化竟如此翻天覆地,實在是讓人難以相信,而且……”

曉是睿智如太史墨,也露出了一絲疑惑和恐懼的目光。

“離開晉國後,趙卿的所作所爲,老朽越發琢磨不透了。竊國、借勢,一切都如此果斷,彷彿知道陽虎必叛,知道六卿必亂。更有些東西叫人匪夷所思,如武卒、如紙張、如鐵器、如幕府、如刑律,雖然趙卿一個勁歸功於臣下,但老朽卻看得出,一切的緣由都是你。”

身爲史官,太史墨將上到唐堯,下到近世的一切可見典籍都爛熟於心,歷史的長河也是秩序的長河,一切發展都有其內在的規律,這種規律不爲堯興,不爲桀亡,任何王侯將相,所謂聖賢,都被內化在種種歷史規則裡,無法脫身。

但惟獨在趙無恤身上,他卻看到了一絲異樣。

“堯舜禹湯,夏桀商紂,文王武王周公,齊桓晉文,乃至於汝父趙武子,彼輩都沒有人能超越時代,唯獨你,趙卿,老朽怎麼也琢磨不透。”

在太史墨眼裡,趙無恤是攪亂這時代的一枚石子,這十多年來的劇變,竟都是由他一個人引導的,就像是穩定秩序裡引發混亂的熵,注意到這異樣的,並非史墨一人,可這時代,唯獨他纔會想的那麼深那麼遠。

“趙卿除非真是受到了上天啓迪,開了智竅?老朽不信鬼神之事,不如此卻又無法解釋趙卿的異樣。”

當世人都在迷霧中摸着石頭過河時,唯獨這個人似乎知道水的深淺,大刺刺地就走在了最前沿。

他不是黃泉來的惡鬼,就是昊天降下的神使,對這樣的人,史墨又豈能不敬而遠之,小心提防?

“原來如此。”

趙無恤釋然了,他笑道:“多年前,我冠禮當日,跟着父親走進家廟後,面對列祖列宗的靈柩,他問了我同樣的問題。”

趙無恤尤記得,趙鞅虎目直視他的雙眼,像是要將他看透一般。

“細細想來,汝自從出生以來,一向平平無奇,性情冷淡而怕生人,除了能忍辱外,似乎別無特點,與皇考早年倒是有幾分相似。爲何從去年冬至開始,卻忽然睿智賢明,銳意進取起來,製作奇異機巧之物沒有窮盡,一些新的制度也讓我歎爲觀止……你能否告訴爲父,告訴在場的先祖們,這,究竟是何緣由!?”

一切恍若昨日重現啊。

史墨支起了身子,死死盯着趙無恤:“趙卿當時如何作答?”

“我以夢境來解釋,我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和所做的機巧之物,大多是夢中偶然所見。”

“其實不是?”

“不是,這只是搪塞之言,不盡是事實。”

“那事實又如何?”

你究竟是誰?人乎?鬼乎?神乎?來自何方?黃泉?九天?

又想要將這個時代如何,帶着她走向何處?是毀滅,還是新生?

這就是史墨想要知道的答案。

“我是趙無恤,也不是趙無恤。”

這一刻,趙無恤很放鬆,就像是知道了國王驢耳朵的理髮師,在樹洞裡說出事實的時候,眼前的人若還冥頑不靈,他就是個死人,死人無法泄密。

他笑容燦爛,彷彿二人初次相識介紹自己一樣,對太史墨道:“說來太史可能難以相信,我來自未來,自來兩千五百年後!”

ps:第二章在下午

(~^~)

第152章 欲殺之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一謀臣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89章 無心插柳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1144章 赤山第647章 大風(4)第1161章 如龍第809章 魏策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017章 馮翊第999章 殘城第31章 成氏一族第1163章 大江東去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447章 交鋒第513章 右翼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359章 季嬴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941章 他死了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284 魯國大夫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538章 巫頌(上)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475章 舟師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966章 熵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363章 楮皮紙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868章 魏武卒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1136章 樓煩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44章 始作俑者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836章 復辟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951章 連橫(上)第640章 投機者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577章 失敗者第548章 濟清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52章 冬至(一)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859章 龍城飛將
第152章 欲殺之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一謀臣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89章 無心插柳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1144章 赤山第647章 大風(4)第1161章 如龍第809章 魏策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017章 馮翊第999章 殘城第31章 成氏一族第1163章 大江東去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447章 交鋒第513章 右翼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359章 季嬴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941章 他死了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284 魯國大夫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538章 巫頌(上)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475章 舟師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966章 熵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363章 楮皮紙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868章 魏武卒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1136章 樓煩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44章 始作俑者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836章 復辟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951章 連橫(上)第640章 投機者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577章 失敗者第548章 濟清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52章 冬至(一)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859章 龍城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