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中山已滅

……

外面依然淫雨霏霏,而帳內,東郭先生說的話,趙無恤總結下來,無非就三點:弭兵、兼愛、非攻,想不到在墨子之前,墨家思想就已經萌芽了……

不過,東郭先生對趙國,乃至於諸夏未來的設想,倒是很有意思。他的思想,有點後世墨家的雛形,又受老子學說影響,本質是追求和平共處,但是又知道趙國獨大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大的方面,東郭先生不得不承認,趙國與其他諸侯確實不同,趙無恤的功業已經遠超齊桓晉文,趙國應當世代稱霸,甚至於稱王!蒞中國而撫四夷。

小的方面,東郭先生又認爲,在趙國主導的華夏秩序內,應當貫徹弭兵政策,停止戰爭,用另一種方式讓諸侯臣服。

他說道:“趙國現在可以算是一個萬乘之國,廣袤萬里,虛邑數以百計,不勝君侯的軍隊進駐;城邑之外,上郡、河間、代郡,廣闊平衍之地數以萬計,不勝趙國百姓開闢。既然如此,可見趙國的土地是多餘的,而人民仍有所不足。但君侯現在卻不顧百姓勞頓,讓兵士去送死,以爭奪幾座中山國的虛城,此乃棄不足而爭有餘啊。施政如此,不是治國的要務!莫不如保留諸侯,讓彼輩稱藩。換取他們聽命於趙,在錢幣、文字、律令上向趙國看齊,用這種方式達成一天下。”

若按照後世的說法,按照東郭先生的設想,這天下諸侯,就像是一個邦聯,趙國是主體,得其實,以此構建一個新的華夏秩序。這種想法脫胎於晉國的霸業,只是把諸夏聯盟從單純的血緣政治關係拓展文化、經濟層面上,把一個聯盟變成了一個實體的邦聯,然後再花上幾十年的時間去慢慢讓諸夏趨同。

趙無恤也不由拊掌而贊:“先生這說法,寡人倒是一次聽聞,但……”

他直接給說得口乾舌燥的東郭先生潑了一盆冷水:“但寡人拒絕。”

“強權勝於真理!”前世秦國成功統一的經驗,以及這二十多年的經歷讓趙無恤認定,武力是取得政治和外交成就的基石,華夏統一的問題要得到解決,不能憑盟會和所謂的弭兵、仁義……

而是要憑鐵和血!

長痛不如短痛,統一天下最快捷最徹底的方式依然是戰爭。誠然這個過程裡會有無數人死去,會有無數個家庭被拆散,但若無一場乾脆利落的統一戰爭,說不定趙無恤死後,又會多出幾百年的戰國大分裂,諸侯以鄰爲壑,又會死多少人,耽擱這個民族多少時間在內鬥上?

對於一個有志於成爲偉大帝王的國君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對和平抱有幻想。

“先生的見識的理念已經是當世翹楚,卻依舊有侷限。”

“小人還有什麼沒看到的?還請趙侯解惑。”對於鐵了心要把這場戰爭打到底的趙侯,東郭先生有些氣餒,他已經無計可施了,又沒法效仿曹劌將趙無恤劫持,只能讓中山自求多福了。

趙無恤一聲嘆息:“先生啊,你只看到了中原的事情,卻看不到九州之外正在發生的事……是故先生的想法不錯,但寡人、天下人都沒有那麼多耐心和時間了。”

東郭先生莫名其妙:“此言何意?”

“先生說我應當興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這句話說得不錯。寡人之所以希望中原能夠定於一,除了修河道,興水利,廢關隘外,還有一件事必須集諸夏之力才能做成。”

趙無恤有些無奈地承認道:“因爲寡人的關係,有些事情提前發生了,是故寡人不得不萬般小心,合諸夏之力,與之對敵……”

……

趙國伐中山之戰,可謂是獅子搏兔,中山的體量身板只相當於趙國的一個郡,卻遭到了周邊四五個郡兵力的進攻,頓時左支右絀,加上內部還有鼓、肥兩邑的翟人做內應,是姑雖然鮮虞白狄民風彪悍,中山國的鐵甲杖士驍勇敢死,卻依舊擋不住趙軍如潮水般的進攻。

趙無恤三月初親征,到七月初時,中山的都城顧邑已被攻破,中山子偃吞金自殺,趙軍其他幾路軍隊也佔領了中山國全境。

七月中旬,進入中山國在顧邑的宮室後,呈現在趙無恤眼前的,是一個堆滿了寶物和珍器的寶庫。

而中山國的圖騰標誌,兩把山字形的青銅鉞也被扔到了地上。而一對做工精緻的“錯銀雙翼神獸”被獻給趙無恤,這是鮮虞族傳說中風神“飛廉”的形象。它被製作得惟妙惟肖,對把玩自己的趙無恤怒目圓睜,張口咆哮,雙翅揚起,似乎隨時都在準備騰空。而且表面採用粗細不同的銀片、銀絲鑲出的變化無窮的斑紋,更使這威武勇猛的神獸顯得生動而又神秘。

“都是珍寶啊……”將錯銀首像遞給旁邊的人,趙無恤掃了一眼中山國的府庫。

鮮虞人雖然纔開始定居生活不到兩百年,至今北部山地也是畜牧,但城邑里手工業生產非常發達,許多從晉、燕、齊躲避賦稅跑來的工匠爲中山子製造了大量銅、玉、陶、金、銀等大量精美的奢侈品,這是他們手藝的凝結,也是中山百姓的民脂民膏。

趙無恤嘆息道:“人言中山國作奸巧冶,多美物,寡人先前還不信,今日才知道,中山子雖然只是一個小國之君,可製作的寶物器皿都快趕上寡人了,其驕奢淫逸,又得罪了大國,不亡待何?”

他下令道:“將這些寶物都裝到輜車上,運回鄴城。”

有了這些東西,這次出兵的花銷應該能抵消一部分了,而現在大軍撤離中山,還來得及解散回家收割秋糧。

攻滅中山後,趙國得到的可不止這些財物,中山地薄人衆,人口與東陽郡持平,且民風彪悍。男人閒來無事時悲歌慷慨,還經常成羣結隊打劫過路商旅,中山國十多年來的華化政策有些成效,趙無恤決定繼續這種進程,將戰爭裡他一口一個“戎狄豺狼”的鮮虞人一視同仁,作爲華夏對待,若能籠絡同化他們,中山也是一個極佳的兵源地。

至於中山的女子……那也是妙不可言,鮮虞人吸納了一部分長狄,又與晉人混血,所以很多女人都身高體長,皮膚白皙,而且風格大膽開放,穿着短衣,公然在大街上鳴着瑟,跳着跕屣舞,不少趙軍裡的單身漢進入中山後,眼睛都看直了。

所以趙無恤會留下不少趙軍,在中山屯墾駐守,融入當地。有進就有出,一些鮮虞貴族將整族地強行遷走,去充實趙國的別處空地,削弱他們的力量。

“不過爲了避免鮮虞人思念故國,中山之名是不能用了。”

趙無恤沉吟良久後決定,墮毀中山社稷後,將整個中山國都變成趙國的一個郡:真定郡!其下轄的地區南部主要設置成縣,北部可以分割開來,作爲領地賞賜給有功之臣。

征服必然伴隨着暴虐和殺戮,儘管趙無恤親自嚴明軍紀,但顧邑里依然時不時有***入室搶劫發生,滅國戰爭雖然結束,但零星的流血衝突一直在城邑里迴盪。

在勸誡趙無恤無果後,東郭先生一直沉默地跟着趙無恤的中軍,這一日,他看着城內那些難以根絕的暴行嘆息道:“君侯啊,這就是伐國滅國的後果,中山人死了數以萬計,趙軍也傷亡數千,如今慘叫哀鳴更是不絕於耳,這代價實在是太大了。當初君侯說,之所以要攻滅中山,是爲了剷除後患,好讓諸夏的力量能統一在君侯手中,面對新的大敵,小人愚鈍,還是不懂君侯所謂的大敵何在?”

東郭先生雖然見多識廣,卻也不解趙無恤的意思,當時趙無恤說:“待寡人滅中山之後,先生自然知曉。”如今中山已滅,也是時候挑明這件事了吧?

二人正站在顧邑最高的臺子上,趙無恤沉默地,望向平原盆地盡頭,那片綿延的羣山,這裡是太行山的餘脈,後世被叫做“定州”的地方。

“先生,你的目光應當跳出九州之外。在中山國的北方,是代郡和燕國,而在燕代之北千里處,是連綿不絕的草原,古人稱之爲‘胡貉之地’。”

在那裡,有一片風暴正在匯聚,一個可以說是由趙無恤間接造就的敵人,已經提前百多年上線了……

“是胡人,胡人就是寡人所說的新敵。”

“胡人?”東郭先生愕然,這是一個陌生而遙遠的名稱,聽起來,比戎狄還要野蠻。

“兩個月前,寡人得到代郡和燕國同時急報,說一支燕山之北的東胡部落,藉助流入塞外的馬鐙馬鞍等物,乘着中原鏖戰時強盛起來。那位東胡酋首一統東胡各部,如今已有引弓騎馬之士近萬,其野心勃勃,開始大肆兼併草原上的部落,越過燕山劫掠,甚至威脅到了代郡的安全……”

“如果說鮮虞人是可以被馴化的狼,那東胡,則是更加兇殘的豺。是故,中原必須統一於寡人之手,如此才能不分心,與那些不能被華夏同化的新敵人,開始一場戰爭。”

這是一場始於千年之前,終於兩千年後的漫長戰爭,遊牧者與農耕者世世代代的恩怨仇殺!

趙無恤從未如此嚴肅過:“否則,犬戎破鎬、豐,山戎破燕,赤狄亡邢、衛的往事,只怕又要重演了!”

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344章 夜襲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480 金布律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904章 巨輪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1056章 西施(下)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543章 宮闕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002章 跖之徒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682章 無恤在鄴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284 魯國大夫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056章 西施(下)第1001章 函谷關第47章 心懷愧疚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67章 大都無防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701章 當國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383章 該怪誰?第836章 復辟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1176章 特赦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774章 搬山第482章 戰和第96章 莫如兄弟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205章 臣與君第82章 振振公子第351章 雙姝第807章 韓策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998章 眉間赤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658章 大風(完)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366章 不朽者第886章 少樑砲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361章 邾國第656章 大風(13)第93章 鼓而成列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27章 仁哉賢主!
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344章 夜襲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480 金布律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904章 巨輪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1056章 西施(下)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543章 宮闕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002章 跖之徒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682章 無恤在鄴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284 魯國大夫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056章 西施(下)第1001章 函谷關第47章 心懷愧疚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67章 大都無防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701章 當國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383章 該怪誰?第836章 復辟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1176章 特赦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774章 搬山第482章 戰和第96章 莫如兄弟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205章 臣與君第82章 振振公子第351章 雙姝第807章 韓策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998章 眉間赤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658章 大風(完)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366章 不朽者第886章 少樑砲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361章 邾國第656章 大風(13)第93章 鼓而成列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27章 仁哉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