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夏姬巫臣

感謝書友b小調雨後,賞花品玉,無有晴的打賞!

……

見三人沉默,趙無恤微微沉吟,念起了典史上的一段記載。

“夏姬者,陳大夫御叔之妻,夏徵舒之母也。其狀美好無匹,內挾伎術,蓋老而復壯者。公侯爭之,莫不迷惑失意。”

一向惜墨如金的列國史書,對神秘的天下第一美人夏姬,卻花費了許多篇幅來記載。古板的史官們在描述這個女子時,彷彿都變成了八卦專家,這讓趙無恤有些啼笑皆非。

夏姬是鄭穆公的女兒,生得極爲美豔,雲鬟霧鬢、剪水秋眸、肌膚勝雪,可謂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據八卦的史官們統計,前後共有九個男人因她而死,號稱是“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

她未出嫁時,便與自己的庶兄鄭靈公私通,或許真是兄妹有違天道,不到一年,剛繼位的鄭靈公就因爲一鼎王八羹,被臣子弒殺死了,算是被斬於夏姬裙下的第一人。

後來,她嫁給了食采邑於株林的陳國大夫夏御叔,夏姬之名也由此而來。沒過幾年,正值壯年的夏御叔暴病而亡,有人就說他是死於夏姬的“採補之術”,此爲第二人。

未亡人夏姬孤守株林,如何耐得住寂寞,丈夫孝期未滿,她就又有新歡了,這次,竟然一口氣勾搭上了三個。

國君陳靈公,大夫孔寧、儀行父,三人經常出入株林,與夏姬,時不時來場四p大戰,解衣共寢。

此時夏姬已經年近三十,卻仍然肌膚柔膩,芬芳滿懷,歡會之時,宛如處女。她使出了渾身解數,有少女的羞澀,表現出弱不勝情的模樣;有美婦的溫柔,展示出柔情萬種的態勢;更有妖姬的媚蕩,流露出分外的新鮮,將一君二大夫迷得神魂顛倒。

這三個君臣玩得高興,居然在上朝時,還會悄悄在冕服深衣裡穿着夏姬贈予的貼身“”,偶爾露出一角,互相調侃嘲謔,陳國朝堂頓時一片烏煙瘴氣。

國人們十分不滿,作歌諷刺道:“胡爲乎株林?從夏南!匪適株林,從夏南!”

夏姬的兒子夏徵舒漸漸長大知事,聽在耳中,看在眼裡,不忍見母親所爲。只是礙於陳靈公乃一國之君,無可奈何,每次聽說他們要到株林來,就託辭避出。

但有一天,卻實在沒避開,還被昏君亂臣三人拉下來陪酒。

酒酣後,三人還戲弄起剛剛行冠的夏徵舒來,陳靈公勾肩搭背對儀行父道:“我看徵舒長得像你啊。”

儀行父醉醺醺地回答:“非也,他長得更像君上。”

說完鬨堂大笑,這是把夏徵舒說成自己的便宜兒子了。

夏徵舒勃然大怒,三人罷酒出門時,他便伏於廄苑門楣外,開弓射殺陳靈公。

隨後夏徵舒腦門一熱,仗着自己是陳國司馬,掌握軍權,居然自立爲國君。孔寧、儀行父跑得快,保住了小命,可在國內名聲敗壞呆不下去,就溜到楚國求救去了,這兩人最後也沒得善終,加上陳靈公,夏姬一式三殺,拿下五個人頭。

此時的楚國,已經從三十年前城濮之戰的失敗陰影中走了出來,特別是國君楚莊王,雄心勃勃,他“無日不訓國人”,幾年前就去成周問鼎之輕重。

但是,欲取代周朝,必先稱霸諸侯,欲稱霸諸侯,必得壓倒晉國,征服鄭、宋、陳、蔡等中原小邦。

於是陳國內亂便引來了楚莊王的干涉,陳人不堪一擊,夏徵舒被亂劍剁爲肉糜,殘塊懸於陳南門之上,這是第六個因夏姬而死的人。陳國也就此滅亡,成爲了楚的一個“縣”(幾年後又被楚復國)

而夏姬則成了戰利品,又引發了楚國君臣長達十年的爭風吃醋。

楚莊王也算是見多識廣,宮中鄭衛蔡越美女無數,卻唯獨沒見過夏姬這麼妖嬈美貌的。當一身素稿的夏姬從帷幕中走出後,他頓時看直了眼,忍不住就要當場納夏姬入宮。

這時候,故事真正的男一號,申公巫臣(申公是官職,即申縣的縣公)出場了。

他一本正經地勸諫楚莊王道:“大王來此是平定陳國的內亂,目的是號召天下諸侯誠服,現在如果納了夏姬,天下人就會說您此行是爲了美色,請您三思。”

話不在多,只要點到痛處就行,楚王不愧是胸懷大志的英主,雖然對夏姬眼饞得不行,但也能忍了。

巫臣才把楚莊王忽悠了過去,莊王的兄弟,司馬子反又出手了,也要強納夏姬。

巫臣少不得又義正辭嚴地勸子反道:“這個夏姬,是不祥之人!”

“司馬且看,與她私通的哥哥鄭靈公因此夭折,之後又克殺夏御叔,導致陳靈公被弒,兒子夏徵舒也被戮殺,孔、儀二大夫出奔,還讓陳國滅亡,你見過這麼不祥的女人麼?天下的美婦人多的是,任君擷取,君貴爲司馬,有今天的成就可不容易,何必想不開去招惹她,自找晦氣?”

於是,司馬子反也被忽悠住了,但一旁的楚莊王覺得有些不對勁。

你巫臣勸一次,那是出於忠心,可一旦有人打夏姬主義,你就跑上去說她如何如何可怕,如何如何不祥,千萬不能納入房中,你自己的企圖,恐怕也不單純吧?

帶着本王得不到的,你也別想得到的心思,楚莊王大手一揮,作主將已經年過三旬,卻依然柔嫩如少女的夏姬嫁給了大夫連尹襄老。巫臣省得年年壓針線,到頭來卻爲人做了嫁衣。

夏姬沒有辜負巫臣對她身上那神秘詛咒的預言,過了兩年,晉、楚決戰於邲,楚國全勝,莊王飲馬黃河,終於成就了霸業。

然而新得美人,還沒好好睡上幾次的大夫襄老卻被晉卿知首射死了,屍體也被虜回了晉國,成爲斬於夏姬裙下的第七人。

這回,巫臣對夏姬是個不祥之人描述,人人都信了,男人們一個接一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又一個又一個莫名其妙地遭遇不測,禍及邦國宗族。可帶毒的果子最爲誘人,後來者,卻仍然像飛蛾撲火一般絡繹不絕。

襄老的兒子叫黑要,早已對自己美貌的後母眼饞已久,於是就強行將夏姬佔爲己有。這在春秋時還專門有一個名詞,叫做“烝母(zhēng)”,與“報嫂”搭配。這是華夏遺留的上古婚俗,納後母和寡嫂爲妾,在當時貴族圈子裡,可謂是家常便飯。

巫臣這時候,也終於露出了自己的真實目的,雖然嘴上說夏姬是個不祥的女人,可內心卻對她念念不忘。眼看夏姬落入了她繼子的手裡,巫臣氣得不行,爲了重新獲得美人,他開始了一個謀劃。

……

ps:咳,我也跟左丘明一個樣,忍不住想八卦下夏姬巫臣的故事。

求收藏,求推薦……凌晨發個三江感言,還沒睡着的可以進來給我騙個點擊(笑)

...

第55章 冬至(四)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361章 邾國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46章 一生之敵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647章 大風(4)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907章 道、勢、術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793章 四君子第469章 第藥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196章 成鄉!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479章 孔方兄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492章 侯犯第941章 他死了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423章 雪橇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99章 勇於私鬥第943章 刑人(下)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482章 戰和第442章 天逐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050章 軍功爵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15章 君子六藝第1001章 函谷關第1144章 赤山第762章 降 下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514章 突騎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1020章 分娩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958章 意外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81章 收之桑榆第205章 臣與君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491章 魚第396章 鴛鴦陣!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222章 大結局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943章 刑人(下)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645章 大風(2)第710章 陶朱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34章 巡視鄉里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1214章 雖王可也!
第55章 冬至(四)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361章 邾國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46章 一生之敵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647章 大風(4)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907章 道、勢、術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793章 四君子第469章 第藥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196章 成鄉!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479章 孔方兄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492章 侯犯第941章 他死了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423章 雪橇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99章 勇於私鬥第943章 刑人(下)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482章 戰和第442章 天逐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050章 軍功爵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15章 君子六藝第1001章 函谷關第1144章 赤山第762章 降 下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514章 突騎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1020章 分娩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958章 意外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81章 收之桑榆第205章 臣與君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491章 魚第396章 鴛鴦陣!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222章 大結局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943章 刑人(下)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645章 大風(2)第710章 陶朱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34章 巡視鄉里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1214章 雖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