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蒼茫世變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新鄭東門,姑布子卿望着腳下戳腳的芒鞋,以及身上爛成破布條的深衣,摸了摸自己由黑變灰的髮髻,老氣橫秋地地感嘆了一句。

七年前,他在爲趙無恤相面後離開新絳,滿天下地去追尋老子蹤跡。涉三州之地,越五國之境,順着老子最後騎青牛出現的崤函往西尋覓,終於在太華山尋到了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老者!

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地廣十里,鳥獸莫居。

卻也是個天生的隱居之所,山岩清泉,讓人感覺,可以在這裡羽化登仙……

之後幾年,姑布子卿便甘願侍奉在老子身側,與他一同隱居,一同看仙鶴嗷鳴,一起看巖生紫煙,一同看白雲蒼狗,一同看泉水化爲堅冰,又春融雪消……

老子在此感悟天地大道,他則幸運地受其傳道,姑布子卿摸了摸胸口的凸起處,一卷五千言的帛書正被他小心地保護着,這是老子畢生學問的結晶,也值得他用後半生去鑽研。

不過叫姑布子卿沒想到的是,這才七年,山外的世界竟然蒼茫世變了!

他的預言不幸言中,樂祁沒能在活着的時候吃到泗上肥魚,他死在了晉國,太行山,羊腸阪上。

不過叫他驚喜的是,當年僅有一面之緣的無恤小君子,卻赫然成了攪動天下的風雲人物!從太華山上下來後,只需要在消息靈通的市肆細心旁聽,所聞盡是關於他的事情!他簡直就是活着的傳奇!

“看來趙氏將興!”姑布子卿捉摸着,離開鄭國後,是不是要去趙氏控制的地方走一走,那些白皙光滑,貴族才用得起的上好紙張,正是傳播老子五千言的最佳載體!他現在急需金主資助。

不過世事也開始險惡起來了,當此之時。彷彿真的進入了子產、晏嬰、季札等賢人斷言的“季世”。晉國六卿、齊國、鄭國、衛國、宋國、魯國、曹國、泗上諸侯,突然間打成了一團,整個中原都被戰火籠罩,姑布子卿若要去趙氏領地。就得爲自己在沿途的安全考慮考慮了。

他一邊想一邊走,路過新鄭東門時,一擡頭,卻先看到了一個人。

一個在他們相面者眼中,極其獨特的人。肩膀寬闊,額頭突出,卷鬚垂胸,文質彬彬,就算不看面相,光是那九尺有餘的個頭,便足以鶴立雞羣!

姑布子卿不由停下了腳步,仔細打量起那人來……

……

孔子和弟子們走散了,只能站在鄭國東門內等待,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裡。老者孤獨地站立,揹着包袱,形容拘謹,頗有些落魄。

可他心裡卻不太着急,因爲這不是第一次與弟子們失散了,上一次更加危險,更加嚴重。

今年九月,他因爲一場”天人之辯“,被賴皮的南子下了逐客令,面對這位不講理的實權公女。孔子也忍不住罵一句“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一揮袖鬱鬱不樂地離開宋國。

這次重新上路的旅途從一開始就遇到了種種不順,經過鄭宋邊境的匡邑時,爲孔子趕車的弟子公良孺顯擺了一下。指着佔地不小,深溝高壘,屋宇重重,壁壘森嚴的匡城說:“當年我從陳國北上游歷,曾來過這地方,從城牆那個缺口進來的。”

在田間地頭勞作的匡邑百姓看到他的動作。也聽見了這句話,再瞧瞧孔子那高達九丈的身材容貌,一下子便紅了眼,紛紛大喊起來:“陽虎又來了,休讓他跑了。”

這純粹是無妄之災了,陽虎以陪臣執國命時,助晉國攻鄭,曾經佔領此地,殘暴地對待過匡人,匡人對其恨之入骨,竟把和陽虎身形容貌相似的孔子誤認爲是陽虎。

一傳十十傳百,匡邑中頓時跑來一羣人,手持農具、武器,把孔子一行人圍困在一座小丘上。

在這過程中,孔子最喜愛的弟子顏淵不知所蹤,等他帶着一身的傷和滿頭草葉從灌木叢裡鑽出來時,孔子頗有些心疼地撫顏回的背道:“吾以爲汝死矣……”

“子在,回豈敢先死!”顏回如是說。

這大概是孔子一生裡遇到最兇險的事情了,匡人不聽他們解釋,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這一困,就是三天三夜。由於無法脫身,糧食也快耗盡了,弟子們都非常着急。

孔子爲了安定弟子之心,滿不在乎地當場撫了一段琴。

“文王既沒,周代的禮樂就掌握在吾等手中,上天若想毀滅周禮,就不應該讓吾等學會它。若上天不想讓周禮毀滅,那麼,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麼樣?”

弟子們問道:“夫子也信天命麼?”

“人有命,天亦有命,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我信天命,但不是宋巫們演繹的天命!”

衆弟子頓時安定下來,靜靜等候,終於,到了被困的第五天,就在匡人下定決心,要衝進來將他們這百餘人殺盡時,援兵到了。是子路跑出去,從蒲城搬來宋國的救兵,這才驅散了匡人,讓孔丘一行人脫困。

對守蒲邑的宋將陳定國一陣感謝後,師徒再次上路,卻在鄭國的東境虎牢時,因爲在匡邑鬧出的動靜,他們又被拘留了數日,才被放行繼續西去。

過酸棗,渡汜水,好容易拖着又累又餓的身軀抵達新鄭,卻來的不是時候,正好是早間入城的**,因爲擁擠,因爲混亂,孔丘與弟子失散了。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用這句話來影響鄭國都城新鄭,再適合不過了:討價還價聲川流不息,走卒扛着麻布袋子,將鹽、麪粉等金貴之物和葛麻、粟米等常見之物放到輜車上,檢驗傳符後,車輪吱呀,載着沉重的貨物揚塵而去。

這是座”利“字當頭的城市,所有人都顯得很忙碌,唯獨孔老先生無所事事,站在鄭城東門的城牆下發呆。

販夫販婦從孔丘旁邊來來去去,還有位穿着破爛衣裳,拄着竹杖,穿芒鞋的人經過身旁,似是位隱士,他定定地看了孔丘半響,孔子朝他舉袂施禮,他也笑着點了點頭,離開了。

孔丘卻沒有貿然離開此處,因爲孔夫子有一個不爲人所知的弱點,那就是不太認路……用後世的話說,是個路盲。

在新鄭這種繁華的都邑,一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還是好好呆在原地爲好。

也不知過了多久,一羣弟子才氣喘吁吁地來這邊尋找,打頭的是子貢和子路,遠遠見到孔子後,他們頗爲驚喜地跑到跟前行禮。

“總算是找到夫子了!”

孔子對弟子們笑了笑:“汝等是怎麼尋到此處的?”

子貢道:“方纔有位拄竹杖,穿芒鞋,衣冠破爛的人,他在大街上突然一把拉住我說,東門邊有個人,他的前額像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產,不過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或許就是汝等要找的人。”

他把這段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孔子微微一愣,卻很坦然地大笑道:“此人方纔從我旁邊路過,大概是位隱居相面者吧,把我的外表說成這樣,實在是誇過頭了。不過說我惶惶如喪家之犬,然哉!然哉!”

孔子自從離開魯國後,許久沒有像這樣笑過了,但不知爲何,今天聽到“喪家之狗”的評價後,他卻開懷大笑,最後差點笑出了淚花……這一路上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

……

“夫子可還習慣鄭國的氣候和飲食?若是不適,我便尋幾位魯地的庖廚來。”

“我是來遊歷反思的,又不是來養老的。”

子貢爲孔子一行百人在新鄭東城尋了一處無主的普通宅院居住,過了幾日,又再度來見老師。卻見孔子一路險阻的勞累已消,他釋卷回頭看了看子貢,問道:“我聽由說,鄭國執政想聘請你留在新鄭,做上大夫?”

“不錯,鄭國執政在我入西宮時曾私下裡對我說,鄭國還缺一位大行人,希望我考慮考慮……“

“你如何答?”

“小子婉拒了……”

“鄭雖非大國,卻也是千乘之邦,你能一口回絕上大夫之職,也是不易。但你做的對,君命在身,豈能轉投他國……”

話裡有話,師徒二人最大的分歧,也是子貢最大的心病就在於此,子貢垂首:“夫子,我……”

孔子認真地看着昔日愛徒:“君君,臣臣,趙子泰待你以禮,你還之以忠,這本來無可厚非。何況趙氏在魯國雖然不敬國君、世卿,在民生方面卻做得不錯,汝等的政績,我雖在外國,卻看在眼裡,喜在心中。“

“可自從他歸晉以後,卻無日不戰,晉陽、河內、魯國的民衆,也被他捲入戰火,此戰不知要打幾個年頭,死多少萬生民。”

“趙氏是被迫應戰的。”

“被迫應戰?他已經滅範,殘中行,族邯鄲,如今都半年了,也該結束了吧。但依舊公然反叛晉國,違抗天子,這是要與天下人爲敵啊,這究竟是爲了什麼?他要打到什麼程度纔算滿意?”

“主君有言,晉國六將軍分裂久矣,晉國道德大廢,上下失序,諸卿以鄰爲壑,阻塞往來,爭鬥不休,亡族滅家者不計其數,晉國人心也四分五裂。只要他們繼續各自爲政一日,晉國便不得安生,主君也曾苦苦思索,最後得出了結論……”

子貢深吸了一口氣,大聲說道:”晉國之政惡乎定?定於一!”

第649章 大風(6)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352章 將治魯第1056章 西施(下)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11章 幸不辱命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84 魯國大夫第862章 燕國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656章 大風(13)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834章 石渠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1042章 君莫舞第958章 意外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96章 莫如兄弟第第470章 醫院第938章 蟲豸第1091章 獅子回頭望虎丘第679章 叛臣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938章 蟲豸第799章 趙魏第835章 無私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322章 亂(上)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818章 道可道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807章 韓策第517章 隱士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96章 成鄉!
第649章 大風(6)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352章 將治魯第1056章 西施(下)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11章 幸不辱命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84 魯國大夫第862章 燕國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656章 大風(13)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834章 石渠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1042章 君莫舞第958章 意外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96章 莫如兄弟第第470章 醫院第938章 蟲豸第1091章 獅子回頭望虎丘第679章 叛臣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938章 蟲豸第799章 趙魏第835章 無私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322章 亂(上)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818章 道可道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807章 韓策第517章 隱士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96章 成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