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好色之徒

感謝書友小y君,劉陽一仁一的打賞!

……

甲季是成鄉甲氏族長的幼子,參加了輕騎士後成爲伍長,趙無恤見他機靈敏銳,便安排他進入子貢的商隊中。一來爲監督,一旦有事可以通風報信,二來可以學些東西,在列國間行走,長長見識,日後可堪大用。

見他前來,趙無恤自然知道所爲何事,他便扶着車欄,關切地問道:“從昨日到今日,子貢在粟市獲利幾許?”

甲季滿臉喜色,他氣喘吁吁地回答道:“君子,兩日之內,一共得到了兩千餘石粟米,端木商人已經算過了,說若是一切順利,一月便能賣出一千五百石麥粉,獲利四萬餘石粟米!”

四萬石粟米,甲季還從未見過那麼多糧食,得用四十輛雙牛架轅的輜車來回運十次,才能運走!

即使是趙無恤,也對這個數字咋舌不已。要知道,成鄉將近四百戶人家,共計三萬餘畝土地,按這個時代的平均畝產,一夫挾五口耕田,春種秋收,一畝能得粟米一石左右。

也就是說,成鄉往年能產粟米三萬石,加上少量種植的菽豆麥稻,全年糧食不超過四萬石。

而子貢聲稱,他一個月,就能賺取比成鄉往年一歲總收成還多,就算賣到冬至就收手,也有二十萬石的毛利。

加上,成鄉今年推行的,是代田法的精耕細作,冬種小麥,夏種粟米,可以有兩次收成。有了漚肥、龍骨水車,溝渠水利加成,畝產能增加到一石半左右。加上混種了高產量的戎菽,歲收有希望突破十萬石大關!

二十萬加十萬……

趙無恤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知瑤之謀給他帶來的陰霾也逐漸消散,他現在覺得,自己半年前在趙鞅面前號稱要讓成鄉上計翻倍,實在是太過謙虛了!

……

在結束射禮回到家中後,晉侯午,乃至於諸卿都不約而同地發現,傍晚的饗食中,多出了一種潔白而細膩的粉食。

庖廚根據購買麥粉時商賈附贈的簡冊,將其做成烤餅、饅頭、韭葉水引餅等食物,口味極佳,可以作爲主食,代替難嚼的粟米麥飯。

多數貴族們不約而同地喜歡上了這種新食物,雖然雍人抱怨價格有點小貴,但貴族希望的是食不厭精,對此可不在乎,他們點名,日後就吃此物了!什麼?自己家的封地做不出?那就繼續去粟市上買!

所以,當趙無恤一行人去市上觀看時,發現子貢的攤位前依然被圍得水泄不通,諸卿大夫都派了人來搶購麥粉,甚至一位國君身邊的寺人也從虒祁宮中跑出來採買。於是,子貢本人只得一天到晚紮在粟市,忙得不亦樂乎。

見子貢只能遙遙拱手致意,都沒空隙出來說句話,趙無恤便只能朝他揮了揮手後掉頭離開,剛剛由魏駒差人送來的《絕秦書》抄本,也只能日後再找機會交予子貢了。

他也不由感慨,子貢現在只是個做小本生意的年輕商人,還不是日後富比邦國的天下巨賈啊。這類事情,應該早些培養幾名同宗的助手出來幫忙才行,希望自己安排在他身邊的人手甲季,能學到子貢貨殖之術的十分之一罷。

晉國的貨幣經濟沒有齊國發達,多數士大夫還是以粟米作爲交換物。在下宮邑市時,成鄉麥粉大概三日才能賣得一千多石粟米,新絳則是日入千餘石,若是統統運走,每天至少要十輛大牛車,也是件麻煩的事情。

但在子貢的建議下,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獲得的粟米不用擔心沒處存放,直接拉到牛馬市換取牛馬等牲畜。那裡是趙氏專斷的領域,見是自家人的商賈過來買賣,甚至還能打折,所以牛馬價錢和下宮周邊相差不大。

雖然打着趙氏名號,一般宵小不敢來惹事,但防人之心不可無,趙無恤點了甲季爲兩司馬,帥一兩更卒在市上保護子貢和貨物。虞喜則專門帶着輕騎士少年們,負責押送麥粉到新絳,又從新絳押送牛馬、糧秣、錢帛回成鄉。

因爲要到七月份的秋祭時,趙無恤纔會作爲助祭人進入虒祁宮,所以他還可以回成鄉去呆上一月。

他想了想,又囑咐也在子貢身邊做事的原下宮圉人虞駢,讓他每日在國君的寺人前來採買時,都不許收其錢帛,免費贈一石最好的白麥粉給那寺人。並且,別忘了遞送點小恩小惠,讓寺人回去後能夠強調,這是趙氏庶子無恤獻予國君的貢物。

和前世一樣,人情禮節需要時不時維持,若是能讓晉侯午在每天吃飯時都能感受到趙無恤的“不忘君父”,那他在之後一個多月裡,對趙無恤的印象就不至於冷淡下去。

“對了,那個出宮採買的寺人叫什麼?”趙無恤隨口問了這麼一句。

“稟君子,小人和他閒聊了幾句,他祖上來自衛國寧氏,叫寧致遠……”

離開市坊時,趙無恤還和範氏的車駕錯轂(gu)而過,於是他和範嘉又對了一次目光,倒是沒有發生狗血的衝突,反倒相互微微點頭致意。

兩人都被國君選入了虒祁宮,其中範嘉還是黑衣宮甲,趙無恤覺得,除了中行黑肱和魏駒外,他在宮內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

不過,範氏和中行氏似乎還沒打算走拉攏國君的路線……

無恤已經向張孟談和樂符離打聽過範嘉此人,得知他也是從小以穩健善謀出名,文韜武略都十分精通,而從樂符離處,還得知了範嘉的一個“弱點”。

“範嘉好美色?”趙無恤當時也有些吃驚,此人看上去,可是一本正經啊。

“然也,年前還與我在女閭爭奪過一個舞婢,其爲人外和內貪。若是見了中意的女子,無論是士大夫淑女還是野人之女,非要不擇手段,弄到手方止!故張子私下曾言,說他像宋國華督。”

華督,一百多年前的宋國大宰,宋六卿之首。當時宋國司馬孔父嘉之妻“美而豔”,華督便在道上目逆視之,也就是看着她從對面走過來,然後回頭從後面盯着她搖着窈窕腰肢遠去。

爲了奪人之妻,他竟然煽動國人發動了一場政變,殺孔父嘉,弒宋殤公,將孔妻佔爲己有。

孔父嘉的兒子僥倖未死,帶着父親被殺,母親被強佔的屈辱,他逃到了魯國。趙無恤知道,他的五世孫,名字叫做孔丘……

……

求收藏,求推薦……

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659章 謝幕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817章 河西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479章 孔方兄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996章 楚巫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413章 獵國(下)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217章 獲麟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129章 士相見禮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1007章 卸甲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31章 成氏一族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1042章 君莫舞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344章 夜襲第1179章 朝鮮第90章 君子有爲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18章 趙氏公議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89章 無心插柳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81章 收之桑榆第1176章 特赦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636章 中行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2章 呦呦鹿鳴第4章 單騎走馬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204章 君與臣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
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659章 謝幕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817章 河西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479章 孔方兄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996章 楚巫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413章 獵國(下)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217章 獲麟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129章 士相見禮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1007章 卸甲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31章 成氏一族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1042章 君莫舞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344章 夜襲第1179章 朝鮮第90章 君子有爲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18章 趙氏公議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89章 無心插柳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81章 收之桑榆第1176章 特赦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636章 中行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2章 呦呦鹿鳴第4章 單騎走馬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204章 君與臣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