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

“孔丘之徒?就是那個在曲阜私立學舍沽名釣譽,收徒三百廣佈黨羽,還曾於十多年前誹謗餘鑄刑鼎,妄言我晉國將亡的魯人孔丘?”

到了當日晚些時候,依然是下宮側殿,趙鞅和無恤父子相對,一坐於案後,一站於案前,趙鞅面有慍色,趙無恤則只能尷尬地笑笑。

原本,按照子貢的設想,打贏這場因爲範氏之賈捲入麥粉市場,而引發的貨殖戰爭,其實並非難事。但以一鄉之力,敵對範氏整個匠作坊,自然是不可能的,必須藉助無恤背後的力量,下宮!

這麼重要的事情,當然要經過家主趙鞅的首肯和支持,所以趙無恤帶着子貢趕到下宮後,先入殿內,將他的建議,向趙鞅做了簡略彙報。

和無恤猜測的沒錯,護短的趙鞅聽聞自家兒子那極其賺錢的產業,遭到了範氏橫插一腳,頓時就怒了,對於這種情況,他就四個字。

“何懼之有!?”

爲這件事情定了基調後,趙鞅也好奇起來,如此計謀和眼光,是何人想出來的?一問之下,才知道謀主子貢竟然是孔丘的弟子。

“一鄉鄙狂士爾!”

這就是趙鞅對孔丘的評價。

趙無恤只得輕咳一聲,眼觀鼻鼻觀心,不做評價。萬幸,趙鞅現在還沒像歷史上那樣,必殺孔丘而後快,而孔子對趙氏也尚未路人轉黑。

不過,照現在的情形看,這兩個人遲早會成冤家,此生還是別見面的好。

帶着對孔丘的不滿,趙鞅還將趙無恤訓了一通,讓他對名爲端木賜的衛商。用則用之,但切勿受其影響,沾染了孔門迂腐之學說。

趙無恤心中暗暗叫苦。卻只能唯唯應諾。最後,趙鞅提出要見子貢一面。考校考校他,看看是否也像孔丘一般,是個只會誇誇其談之輩。

於是,無恤就只能站在殿外,等待子貢出來。

“不好!”

過了一會後,他才暗道一聲不妙,引得門口兩名甲冑在身,看守劍架的趙氏黑衣衛士面面相覷。不知道小君子這是作甚。

經過大半年的相處和觀察,結合所知道的歷史,無恤清楚,趙鞅此人有積極進取、強勁堅韌的特點。但有時則表現爲霸道、衝動和多變,這也是他性格上的嚴重缺陷。

但趙鞅還有一個最突出的優點,使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上述缺陷,那就是尚賢。

老邁的叔向,鄭國的子大叔,睿智的太史墨,還有衆多出身或低賤。或高貴的家臣。只要遇見德高望重或者才學突出的賢能之人,趙鞅總願意真誠請教,也往往能虛心接受勸勉。無論什麼場合、無論什麼事情。

這一點在此時的晉國六卿中是極其突出的,甚至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這樣的胸懷,或許就是他日後廣納賢才,成爲一代雄主的原因所在。

無恤想起趙鞅這愛才如命的性格,萬一和子貢看對眼了,難保就會下大本錢,徵召他爲家臣,那該如何是好?到那時。他恭賀也不是,拒絕也不是……

在焦心地等待了一刻後。子貢終於出來了。

趙無恤故作微笑地迎了上去,親切地問道:“子貢。與吾父談得如何?”

子貢朝無恤行禮,身爲一普通商賈,面見一國卿士,而且還是趙鞅這種虎一般的性格,帶着刁難的心思,他此時卻依然面不改色。

“還得多謝君子前些日子贈予的《絕秦書》,賜的辯才倒是好了不少,至少沒有讓上軍將覺得,我是一誇誇其談之輩,只不過……”

“只不過如何?”無恤有些急切。

子貢說道:“只不過上軍將突然問賜,作爲一商賈是不是太過屈才了,願不願意爲趙氏家臣,上軍將會委以我上計吏,或倉吏之職,以上賓之禮待之!”

趙無恤暗道不妙,趙鞅果然下手了,這便宜老爹,連兒子的牆角都要挖。雖然左右都是爲趙氏效命,但終歸讓無恤心裡不太舒服。

他面容故作淡定地問道:“這豈不是好事麼?子貢是如何打算的?”

如何打算?子貢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讓無恤琢磨不透。

原來,方纔子貢剛剛脫下鞋履,着足衣入了殿門,趙鞅就坐於案後,虎目圓瞪地質問他:“孔子爲人如何!?”

子貢恭敬地對答道:“賜不能識也。”

趙鞅不悅,拍案而起,追問子貢道:“餘聽聞,你乃孔子之徒,事孔子數年,常常朝夕相處,侍奉身側。現如今餘問其人如何,你卻說‘不能識’,何也?你言之不實,是在誆騙餘,還有餘子無恤乎?”

子貢淡然笑道:“上軍將有所不知,賜在夫子處學習,好比**的人飲於江海,喝到腹中知足就停下了。我的夫子智慧和仁德寬廣如同江海,賜一個在海邊望之不及,飲之不竭的俗人,就算服侍他幾十年,也只能窺其一隅,如何敢說識之?那纔是誆騙上軍將啊。”

趙鞅默然,本來他企圖給子貢一個下馬威,料想一個沒見過大場面的小商賈,很容易就會被嚇出原形。誰知子貢臨危不亂,一通長笑後發揮了自己的辯才,將趙鞅所言一一駁回,逼得趙鞅自覺理虧,不得不正襟危坐待之。

他頷首道:“善哉,子貢之言矣!”

之後兩人談及此次與範氏的麥粉之爭,子貢胸中早已有了一筆明細的賬目。他撥弄着新學會的算盤,給趙鞅演算推導,說明此次只要趙氏應對得當,絕對可以將範氏之賈掃出粟市。

趙鞅之前已經接到了家臣傅叟的通報,經過數十名工匠在成鄉長達半個多月的學習和仿製,下宮也已經建起了數座畜力磨坊,逐步開磨麥粉,以供應趙氏府邸所需。

所以,只需要他一塊符令,便可以讓下宮府庫和周邊鄉邑將麥粉集中起來,全面開工,每日能產三百石以上,遠超範氏的匠作坊!到時候,除了牛馬市外,趙氏又多了一項能夠積蓄粟米錢帛的行當。

趙鞅這才讚歎不已,愛才之心頓起,提出了欲徵辟子貢爲趙氏家臣的打算。他一出手,就是當年計僑,王孫期那一級別的職位,還可以讓子貢住在最上等門客的居室中,位比中士,食有肉,行有車。

這些思慮只是一瞬之間,子貢向面前頗有些焦慮的無恤恭恭敬敬地一拜,將自己的決定告知了他。

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56章 “民主制度”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205章 臣與君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1098章 濟南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355章 公輸紙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76章 一步之遙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926章 兵家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152章 欲殺之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646章 大風(3)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504章 夫差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904章 巨輪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90章 君子有爲第651章 大風(8)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636章 中行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1039章 和氏璧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72章 初見魏駒第68章 少君魏姬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1119章 雙頭鷹第545 師徒、父子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762章 降 下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324章 亂(下)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
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56章 “民主制度”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205章 臣與君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1098章 濟南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355章 公輸紙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76章 一步之遙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926章 兵家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152章 欲殺之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646章 大風(3)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504章 夫差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904章 巨輪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90章 君子有爲第651章 大風(8)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636章 中行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1039章 和氏璧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72章 初見魏駒第68章 少君魏姬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1119章 雙頭鷹第545 師徒、父子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762章 降 下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324章 亂(下)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