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

“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野外的狼總是集體出動,這羣畜生在飄風驟雨裡追逐獵物,不斷阻斷其退路,最後一擁而上將其撕成碎片。但當獵物倒下後,飢腸轆轆的狼羣卻只是嗅聞,不敢湊近去啃食鮮活的血肉。因爲頭狼還未發話,所有的獵物,狼王都有先下口的權力,只有在吃飽喝足後,它纔會對剩下的獵物加以劃分……”

“這天下諸侯也一樣,伯主就是頭狼,擁有決斷是非,分割疆域的權力。與它親近的狼能舔舐殘羹冷炙,與它疏遠的狼卻連根毛都分不到!”

今天是正月初二,黃池之會的第二天,趙無恤任由季嬴幫自己穿好戎輅之服,頭上戴韋弁,對着鏡子裡精神抖擻的伯主笑了笑,說道:“我的刀子已經磨得錚亮,只等着去分割新年的祭肉了,這第一塊肉,叫做齊國!”

季嬴知道,無恤平日是沒這麼多話的,只是這幾天成爲伯主,大願得逞,頗有些興奮過頭了。

在羽林侍衛的護送下,趙無恤離開寢屋,走過庭院,步入議事用的明堂,在門外,他遇到了燕侯恪。

二人曾經在代北有過一面之交,當時他還是太子恪,隨着燕簡公的死,太子恪繼位,燕國徹底斷絕了與齊國的關係,這幾年對趙國的使喚無不應從,算是鐵桿盟友。

一陣寒暄後,趙無恤與燕侯一前一後走進燈火通明的廳堂,裡面的四個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趙無恤的目光在他們臉上一一掃過,國書,高無邳,鮑息,晏圉,他們都是陳氏的敵人,本應該就此滅亡,卻被趙國接納,苟延殘喘,最後帶着趙軍反攻齊國,將陳恆趕下了海。

“見過伯主!見過燕侯!”

見趙無恤近來,四人連忙下拜,言辭恭順,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但是對於燕侯與趙侯攜手而至,心裡也免不了詫異了一下,今日要議的是有關齊國君位的事,這跟燕國有什麼關係?

“燕侯來此,是做一個見證人。”

趙無恤也不着急,請燕侯入座後,便徑自走到主座上坐下,侍從將他愛喝的熱茶獻上,趙侯就這麼在榻上一邊品着茶,一邊閉目養神起來。

燕侯眼觀鼻鼻觀心,齊國四人也大氣不敢出地等着,終於,趙無恤似乎是歇夠了,才緩緩說道:“今日請四子前來,是爲了議一議齊國之事。”

四人齊聲道:“公子荼乃先君幼子,本是陳氏扶持起來的,繼位本來就不合理,今日被廢黜,齊國卿大夫無人敢有異議,至於新君人選……但憑伯主一言斷之!”

趙無恤對他們有自知之明很是欣慰,但卻搖搖頭道:“雖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但此事先往後擱一擱,先將齊國與鄰國的疆界劃定,再議不遲。”

四人心裡咯噔一下,趙無恤卻不容他們抗議,叫子夏把一副齊國地圖在堂內鋪展開來,指着上面的山川河流說道:

“趙國、燕國爲了助汝四家平定陳氏之亂,光復齊國,經年累月地徵兵鏖戰,千軍萬馬不知耗費了多少糧草,必須得到補償。”

他大手一揮:“首先,三十年前被齊國強佔的舒州,必須歸還燕國!”

舒州,也就是後世的天津、滄州一帶。別看後世乃京門繁華之地,這時候還是一片荒蕪的鹽鹼地,僅有一座不大的城邑。這裡本來是齊桓公送給燕國的地方,三十年前齊國干涉燕國內政,順便也把這裡佔領了。幾年前趙無恤攻佔河間,因爲路途太遠,甚至都沒派兵去取此邑,今天歸還燕國,算是對燕國的獎勵。

區區舒州北鄙之邑,無關四家利益,國、高、鮑、晏四人不在意,也不敢在意,忙不迭地應諾了。燕侯恪則喜形於色,暗道這些年總算沒有白白追隨趙國,他才繼位沒幾年,許多權力都被公族把持着,能分得舒州這一杯羹,可以讓他在國內威望大漲。

不過比起趙國得到的,舒州只算是一粒小蝦米。

“其次,濟北、濟南、即墨,這三處要劃歸趙國!作爲趙的郡縣。”

趙無恤話音落下,四人面面相覷,臉上都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苦笑。

從去年七月份攻破臨淄之後,趙無恤讓四家深入東萊追擊陳恆,他自己則將主力撤回濟北、濟南,把臨淄百姓遷到了歷下,並在當地安排了官吏屯田,恢復生產,一副賴着不走的架勢。今日趙侯提及要將這兩處劃歸趙國,更是證實了四人的猜測。

濟北、濟南,是青州的膏腴之地,大概佔了齊國土地的五分之二,上面城邑密佈,人口近百萬!再加上膠東大邑即墨,趙侯的胃口也太大了些吧……

國書有些不忿,想要站起來據理力爭,還不及說話,卻被高無邳死死拉住了。

齊國全境,現在還被趙軍佔領着呢,趙無恤又得到了天子“俾爾趙侯,得專征伐,以糾王慝”的大權,所以纔敢對齊國肆意分割。單憑國、高,是根本阻止不了他的,這時候抗議,只會白白丟掉性命,害了家族!

高無邳現在也沒有其他所求,只希望趙侯能高擡貴手,讓姜齊的社稷延續下去,這樣,他也算對得起自己的姓氏了。

國書也是知道厲害的,長嘆一聲,臉色慘白地坐下了,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他們能有什麼辦法呢?

只是鮑息和晏圉就有些尷尬了,要知道,他們的領地,還在濟北和濟南呢!

卻聽趙無恤說道:“鮑、晏二子,可願意脫離齊國,做趙國的大夫?兩家的領地鮑邑和晏邑將保留下來,寡人還希望汝等能做趙國濟北郡和濟南郡的郡丞!”

……

“趙國的大夫,郡丞?”

鮑息和晏圉大眼瞪小眼,心裡不願,卻不敢拒絕,他們覺得要是不從,領地大概就要被趙無恤剝奪了,只能答應下來。

趙無恤如此分割齊國,還將鮑、晏二人收納,當然是有其理由的:濟北是陳氏的老巢,濟南大宗氏族盛行,又遷入了許多臨淄人。趙軍初來乍到,想要立足不易,必須像控制秦國河西、馮翊一樣,依靠當地勢力,鮑、晏兩家就是最好的協助者。他們將作爲副手幫助趙國的郡守將觸鬚深入到鄉里,五年任期之後,再讓二人卸任或調往別處即可。

而即墨連絡淮、沂,屏蔽齊、魯,原本是東夷小邦,幾十年前才被齊國征服,慢慢成了齊國的東南重鎮。歷史上燕國樂毅破齊七十二城,只有即墨和莒孤守,可見其形勢之險。

再者,即墨東南的海岸,就是後世的膠州灣,控黃海咽喉,爲東萊襟要。這裡是一處比琅琊更好的海港,趙無恤雖然暫時沒錢建立海軍,不意味着以後不要,他打算在即墨設置一個由趙國直轄的縣。

趙無恤大筆一揮,將齊國的疆域砍掉了五分之二後,堂內一下靜謐下來了,鮑、晏爲自己日後在趙國的仕途而隱隱擔憂,國書則還沒從這劇變裡回過神來。

昔日的霸主之國,海岱大邦,就這麼輕而易舉地四分五裂了?

還是高無邳記得今日到這裡來的目的,他輕咳一聲,再度請求道:“伯主,既然疆域已經劃分好了,是不是該議一議,齊國該由誰繼位?”

趙無恤點了點頭:“寡人記得,齊平公(齊景公)除了陽生和公子荼外,還有兩位公子流亡在趙國,一個是公子瑁,一個是公子章……”

高無邳連忙道:“不錯,其中公子瑁年長,是否應立公子瑁?”

趙無恤意味深長地說道:“但是寡人聽說公子瑁無德,公子章更加賢明啊!”

高無邳嚥了口唾沫:“那就立公子章?”

趙無恤還是搖了搖頭,似乎在兩個人選的抉擇上陷入了爲難。

就在高無邳心急如焚的時候,卻見趙侯一拊掌,道:“不如這樣,兩位公子都立爲國君吧!”

“啊!”高無邳差點一踉蹌跌倒在地,國書、鮑息、晏圉乃至於燕侯恪,都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趙侯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還是鮑息先反應過來,試探地問道:“伯主的意思,是要將齊國剩下的疆域,一分爲二?”

“不對。”趙無恤笑了笑,圖窮匕現。

“是一分爲三!”

在堂內五人目瞪口呆之餘,他拍了拍手,對明堂側面的若隱若現的帷幕喊道:“韓卿,出來罷!”

“臣在。”

深衣翩翩,佩玉將將,溫潤的中年君子韓虎應諾而出,出來後先朝趙無恤下拜頓首,行人臣之禮,這才向其他五人頷首致意。

在經過在鄴城和黃池的數次深談後,他似乎又恢復了和趙無恤之間親密的關係。

趙無恤也親熱地拍了拍韓虎的肩膀,似乎已經將趙氏代晉前後的恩怨一筆勾銷,隨即對屋內五人宣佈道:“子寅是寡人的義弟,又是趙國姻親,這幾年在河外作爲成周的屏障,追剿戎人,防禦楚蠻,實在是委屈他了。天子因其屏蔽王室,職供不斷的功績,在寡人的推舉下,已決定讓韓氏也列爲諸侯!其封地,就在東萊!”

(~^~)

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892章 過河卒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477章 兩敗俱傷番外9 阿育王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107章 海外有載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212章 飛蛾撲火番外13 秦皇紀(上)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17章 割圓之法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36章 一言之威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0章 鄉中三吏第1009章 函首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79章 新絳南市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一謀臣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504章 夫差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76章 一步之遙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81章 收之桑榆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47 2章 學校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4章 老豺範鞅第123章食不厭精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7章 割圓之法第794章 壁壘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45章 兄弟鬩牆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816章 秦人第351章 雙姝第14章 老豺範鞅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17章 割圓之法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517章 隱士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1039章 和氏璧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894章 孫武子第743章 想跑?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
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892章 過河卒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477章 兩敗俱傷番外9 阿育王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107章 海外有載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212章 飛蛾撲火番外13 秦皇紀(上)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17章 割圓之法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36章 一言之威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0章 鄉中三吏第1009章 函首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79章 新絳南市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一謀臣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504章 夫差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76章 一步之遙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81章 收之桑榆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47 2章 學校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4章 老豺範鞅第123章食不厭精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7章 割圓之法第794章 壁壘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45章 兄弟鬩牆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816章 秦人第351章 雙姝第14章 老豺範鞅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17章 割圓之法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517章 隱士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1039章 和氏璧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894章 孫武子第743章 想跑?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