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

子西擔心夫差攻楚長吁短嘆,藍尹亹卻說夫差不足爲患,子西頓時來了興趣:“夫差之國,比起闔閭時大了不少,兵甲之利也毫不遜色,藍尹這麼說有何依據?“

“先君將楚國派往吳、越的間諜交予我管轄,故我知道一些關於夫差的事,且讓我說說闔閭和夫差的不同之處吧。”

藍尹亹道:”闔閭用食不貪圖美味佳餚,每餐一條蒸鯽魚足矣;也不喜歡聽靡靡之音,兵卒用劍敲擊盾牌之聲便是他耳中最美的音樂;在女色方面,闔閭也對夫人美人們日漸疏遠,甚至能下狠心斬了美人之頭以挽留孫武;他從不貪圖安逸,從早到晚勤勞國事,體恤百姓的疾苦。聽到一句有益的話便欣喜不已,得到一位賢士好似得到了昊天恩賜,他有過必改,有咎必正,是故才能得到句吳百姓支持,實現了戰勝楚國的夙願……“

子西同意,吳王闔閭的確是這樣一個可怕的對手。

”如今夫差繼位,卻剛愎自用,重新小人,他縱容自己的過失,遠離賢臣,拒絕別人的進諫,導致孫武出奔,伍員卸職。在徵召兵卒出征之外,夫差還濫用民力來滿足個人的慾望,從幾年前開始,他便大修姑蘇之臺,又搜管吳越美人充斥其中。夫差這麼做,休說像他父親一樣破楚入郢,只怕用不了幾年,便會將吳國搞垮,這樣的人,又豈會是楚國長遠的威脅?令尹只需等夫差四面樹敵,內政不修,吳國自然會自斃!“

子西頷首,恢復了一些信心,只可惜藍尹亹這一番分析很有遠見,但對眼下楚國面臨的危局卻沒有任何幫助……

很快,東方就有壞消息傳來,原來,五月中旬時,夫差不知從哪搶先得知楚昭王已死的消息,遂祭出了吳國的老規矩:乘喪伐吊。吳國舟師主動出擊,沿着大江逆流而上,與楚國舟師遭遇,在居巢打了一場水戰……

吳楚在長江上的水戰可以說是常有的事,一般而言,上游船隊與下游船隊交戰,應該是佔據上游者有優勢,然而尷尬的是,楚國舟師總是戰敗的一方,按照楚國人自己總結的原因,是由於楚船順流而進,逆流而退;見有利就進攻,見不利想要退卻,這就難了。吳船逆流而進,順流而退;見有利就進攻,見不利想要退卻,就能很快退卻。且不說這種說辭是否有幾分道理,總之吳國舟師憑着這種水勢,屢次打敗楚國人,這次也不例外。

居巢水戰,楚國舟師大敗,被擊沉俘虜百餘艘船,吳師佔據水道後,便從江南運了兵甲過來,橫掃了舒鳩、舒廖、舒庸等”羣舒”之地,也就是後世的安.徽合肥,一直打到大別山才停止。

隨即,稍北的地區也遭到了吳國和蔡國的聯合進攻,吳軍舟師無敵,陸戰也很強。兩萬吳甲帶着五千蔡兵,從鍾離和州來出發,沿着淮河西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回剛被楚國收復幾年的夷虎,隨即分兵略英、六、城父。

因爲楚昭王調了不少部隊去伊洛,來回千里,還沒來得及回防,在吳軍那兇猛的攻勢下,楚國東線頓時被捅了幾個大窟窿。司馬子期也是老成持重之人,在士氣低落的當下,他不敢輕易與吳師野戰——若是重演柏舉之戰的慘敗豈不是糟了?於是便選擇退守,拱手讓出了英、六,也就是後世安.徽北部。

雪上加霜的是,六月初,見楚軍節節敗退,吳軍又佔領了淮潁重鎮城父,陳國也發揮了他們見風倒的風格,宣佈脫離楚國盟邦,歸附吳國……

對於這次背叛,若楚昭王在,必定會立刻施加懲罰,但楚國令尹子西、司馬子期卻無可奈何。

楚軍與吳軍作戰本來就沒有心理優勢,而且每逢國君死去,楚國都會陷入一個迷茫期:朝堂勢力要重新洗牌,各地貴族封君要觀望一陣,臣服與他們的巴人、濮人、越人也會乘機反抗,必須加以鎮壓,這不是寸土必爭的好時機。所以面對吳國的咄咄逼人,陳國、蔡國的爲虎作倀,楚國選擇退守,暫時放棄淮水一帶,收縮戰線,以求國內穩定。

好在吳國也沒有做好與楚國打一場舉國之戰的打算,在臣服陳國後,吳軍沒有繼續向西深入,而是乘着大勝的勢頭向北進發。

因爲六月中旬時,夫差接到了來自彭城的求援,宋公糾乞求吳國干預內亂!

……

在收到來自宋國的求援時,夫差正好結束在潁東的軍事行動,回到徐地。

這次西進,乘着楚昭王死去,楚國內部畏懼戰爭的心態,夫差逞志於淮上,一時間大別山以東的”羣舒“,潁水以東的“東國”非楚所有,當年吳王闔閭沒守住的戰利品,如今重新被夫差征服!

這數百里土地的拓展,大勝之後得到的奉承和阿諛,讓夫差飄飄欲仙,他的自信和自傲膨脹到了極點……

於是他那顆因爲報父仇而沉寂多時的爭霸雄心,又開始躍躍欲試。

來自彭城的求援,簡直是瞌睡時來了枕頭!

宋國,是夫差心裡的一個隱痛,十多年前宋國五公子之亂,當時吳國支持了向氏,夫差親自領兵進攻蕭地,逼近商丘,當時吳國爲中原諸侯畏懼,他狐假虎威,好好過了一把威風,得到了“九十九牢”的厚遇。

但美中不足的是,當時還是魯國區區一“西鄙大夫”的趙無恤也盯上了宋國的內亂。他與夫差相遇,倆人一度合作,但性格相沖,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更何況夫差也看中了南子的美貌,想將其佔爲己有,南子卻已心屬趙無恤,更不想去吳國做犧牲品,她玩了一出“爲國不嫁”做了大巫,讓夫差未能得逞……

對於此事,記仇的夫差一直耿耿於懷,雖然現在他有了美人鄭旦,可姑蘇臺那麼大,怎麼會嫌美人多呢?據去過宋國,遠遠見到南子出巡佈道的吳臣說,南子雖然年近三十,卻保養得像二八少女一般,宋國那些迷信的天道信徒甚至傳言她“不老”。

吳國也有天道傳入,在一些地方還十分盛行,夫差對那些教義毫無興趣,但吳國也重鬼神、巫祝。有時候夫差也想,若能將南子掠來,置於宮中,一面可以滿足他多年前未能得逞的慾望,一面也能讓南子做吳國的大巫,爲他祈求昊天鬼神,讓自己能戰勝強敵、增加國祚霸業,那該多好啊。

懷着這種心思,外加陳恆也在不停盛讚宋地之膏腴富饒,地利重要,若是能降服宋國,便能北上中原,齊國願意爲吳國先驅指引,助夫差實現夙願。

與諸侯一爭雄長,爲霸中國!這就是夫差心中最大的心願!

北望中原,夫差意氣風發,便應允了彭城的求援,他只有兩個要求。

“其一,宋公平定叛亂後,當舉國作爲吳之屬國,以百牢之禮迎孤入商丘;其二,將大巫南子獻予寡人!”

彭城那邊,司馬耕雖然對引吳國爲援有些排斥,但隨着商丘之兵逼近,宋公便忙不迭地答應下來。

得到回覆後,夫差摸了摸脣上的鬍鬚,滿意一笑,遂派遣三千能日行五十里的吳甲,先行前往宋國!

(前489年)六月三十,癸未日,東西兩宋戰於彭城之郊,西軍佔優,然而戰局關鍵之時,三千吳甲突然介入戰場,衝擊西軍側翼,一時間形勢逆轉,西軍敗績,損兵千餘。又聞家主病逝,樂氏司馬陳定國遂帥殘部退往芒碭山……(~^~)

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658章 大風(完)第152章 欲殺之第653章 大風(10)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899章 計然策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824章 大學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492章 侯犯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235章 晏平仲第89章 無心插柳第941章 他死了第83章 雨我公田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096章 濟北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678章 三線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237章 道路輿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70章 數典忘祖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38章 中門迎客第1098章 濟南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655章 大風(12)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87章 豆在釜中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863章 魏韓第658章 大風(完)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45章 兄弟鬩牆第1176章 特赦第1217章 獲麟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78章 朋比爲黨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644章 大風(1)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38章 中門迎客第938章 蟲豸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544章 首誅第206章 君子有召
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658章 大風(完)第152章 欲殺之第653章 大風(10)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899章 計然策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824章 大學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492章 侯犯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235章 晏平仲第89章 無心插柳第941章 他死了第83章 雨我公田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096章 濟北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678章 三線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237章 道路輿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70章 數典忘祖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38章 中門迎客第1098章 濟南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655章 大風(12)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87章 豆在釜中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863章 魏韓第658章 大風(完)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45章 兄弟鬩牆第1176章 特赦第1217章 獲麟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78章 朋比爲黨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644章 大風(1)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38章 中門迎客第938章 蟲豸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544章 首誅第206章 君子有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