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董安於(上)

晉侯午八年,秋九月,成鄉山陽亭外的官道上,從北向南,來了一支風塵僕僕的車隊。: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行駛在車隊最前方的,是輛無穗無飾的簡樸安車,安車上坐着一位鬚髮灰白的五旬長者。他絳衣長冠,下裳掛着玉佩,卻是用一根弓弦拴着的,這個小小的細節,迥異常人打扮。

有步行的中年家吏小跑着過來稟報,態度極其恭敬。“上大夫,汾河已渡,再過了這個小鄉,就是下宮地界了。”

車上的老者聞言,緩緩應了一聲,他放下了手中的竹簡的筆削,揉了揉有些昏花的眼睛,看着周圍的景色道。

“我記得,這裡應該就是成鄉吧。”

家吏拍馬道:“上大夫雖然離開了兩年,卻仍然對下宮一草一木都瞭然於心,這裡的確是成鄉。”

車上的長者,正是趙氏的晉陽大夫董安於,在他受命去經營北方領地之前,曾做了十年的趙氏家宰,對下宮周邊自然極爲熟悉。

說起成鄉,他就想起了一個人,那便是主君趙鞅每個月都會來信誇讚一通的庶子無恤,似乎在這個鄉做宰臣。

董安於記得,在下宮時,自己也就和此子見過兩面,那時候,他似乎只是個沉默而相貌平凡的小童。爲何能在這一年時間裡,竟如同一顆璀璨明星般升起,完全勝過了他的幾個兄長呢?

看着路旁的夏粟漸漸變黃,即將收穫,還有地裡滿臉喜氣和自豪的國野民衆,董安於覺得趙鞅所言非虛,此子的確是個會治民的好鄉宰。他的“止從死”之法,董安於已經以趙鞅的名義,在晉陽實行了半年,引得諸多野人氓隸對趙氏感恩戴德,的確稱得上是一項善政。

當然,治民、富民、愛民。雖然是作爲家主必須的素質,但卻不能代替強軍、嚴位等舉措。趙無恤能否勝任一家之主的位置,董安於可不敢輕易評價。

倒是趙鞅在上一封信裡,神秘兮兮地說。等他歸來述職時,讓他和此子見見面,把後續的一些舉措當面告知他,這讓董安於對這次下宮之行,倒是多了幾分期待。

董安於猜測。到時候,趙鞅定然會諮詢他關於立世子之事,他作爲有自知之明的家臣,自然不會妄加干涉主君的家事,但自個心裡,總得有個數。

他正想着,家吏卻再次過來稟報道:“上大夫,前方不遠,就有個廬舍,要不要下車歇一歇。喝一口清涼的漿水。”

董安於看了看即將西垂的日頭,擺了擺手道:“在渡口時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還是在日落前趕到下宮吧,以主君的脾性,定然是安排下了大排場的燕饗等着我,爲人臣者,不可讓主君久侯。”

於是,家吏便吆喝着車隊加速行駛,必要在天黑前到達下宮。

然而,董安於一行人不想進廬舍。可這廬舍,現在被趙無恤改名爲山陽亭的“地方派出所”,卻偏不讓他們隨意通過。

一個身穿皁衣,戴赤幘的小吏站在路中央。默默看着路盡頭揚起的塵土。此人是這裡的亭長,他身後是有些忐忑和膽怯的求盜、亭父。

求盜怯怯地勸阻道:“成亭長,對面來的是安車,看似地位不低,可能是一位貴人,阻擋不得啊!”

山陽亭長。正是鄉三老成巫的兒子成摶,他在上次的“盜寇”事件裡,爲趙無恤立下了通風報信的功勞。無恤有過必罰,有功必賞,在六月份時設置了“亭”這一地方單位後,就點了他來出任第一批亭長。

成巫十分贊同此舉,暗中對兒子成摶囑咐說,君子最喜歡做實事的人,讓他好好把握機會,務必做出些業績來。

成摶摸了摸腰間登記來往人士用的桑木簡牘,還有肩膀上用以緝拿盜賊的繩索,答道:“君子讓我負責此路的盤查和治安,要嚴格檢查往來行人的身份。如果有外來人而亭長沒有及時盤問和制止,都要定罪!若是坐視不管,罰粟、杖責、削職都是小事,要是出了問題追究起來,可是要斬首棄市的,爾等吃罪得起?”

求盜和亭父訥訥不敢再言,他們也知道趙氏君子之法極嚴。前些天,就有個鄉卒無視軍法,試圖私自下山探親,就被打得皮開肉綻。

矮小的成摶目視前方道:“所以,我寧可挨那安車上肉食者的鞭子,也不願試一試君子的禁令!”

求盜和亭父面面相覷,腦袋一縮,不說話了,只是握着木棍,躲在亭長身後,緊張不已。

車隊越來越近,也看清了擋在路中央的人,御者和家吏都搖着手臂驅趕:“速速讓開位置,不要擋道!”

亭長成摶卻紋絲不動,他讓亭父和求盜兩人將一棵小樹橫擱在路中央,又朝前走了幾步,伸出雙臂,阻止車隊繼續前行。

“止!”

路又狹窄,御者繞不開,眼看馬車就要撞上了,無奈之下,只能猛地勒住了兩馬。這一急剎車,弄得安車顛簸不已,車上的絳衣大夫也晃了幾晃,伸手扶住了自己的高冠,探頭出來查看究竟發生了何事。

家吏和御者都十分火大,斥責道:“你是何人,竟然擋道阻攔吾等去路!”

成摶仰着頭大聲說道:“我乃山陽亭長,請諸位出示符令、文牒,檢視登記後,纔可通過此處,進出成鄉!”

一席話聽得家吏火冒三丈,他發作道:“什麼亭長?這車上坐着的,可是晉陽的上大夫!要去往下宮的,若是遲了,爾等吃罪得起麼!”

晉陽大夫!上大夫董安於!

亭父和求盜腿一軟,直接在成摶身後跪了下來,朝安車稽首不止。乖乖,這可是在下宮做了十年家宰的上大夫啊,趙氏的第一謀臣,民間傳言,就連家主見了,都得以師事之,他們怎麼會不知道?

卻見亭長成摶不爲所動,他不卑不亢地說道:“原來是晉陽大夫,小人失禮,然小人身爲成鄉亭長,只聽鄉宰趙氏君子的,不聽晉陽大夫的,請貴人們出示符令、文牒,檢視登記後,纔可通過此處。”

“你!”

那家吏氣得發抖,正要召喚後面的兵卒們動手攆人,卻聽安車上的大夫緩緩說道:“算了,出示符令給他看看罷。”

董安於曉有興致地看着眼前這個矮小黑瘦的年輕人,亭長?他可是第一次聽說這一吏名,是成鄉的庶君子自行設置的麼?

俗言道,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這個小小亭吏身上,他或許能提前瞭解一下,庶君子無恤究竟是何許人也!

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818章 道可道第367章 楫門而盜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22章 贈我緇衣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701章 當國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865章 大業第542章 鳴鼓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1144章 赤山第960章 銅鞮宮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81章 收之桑榆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134章 東胡第1017章 馮翊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966章 熵第237章 道路輿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347章 闞止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7章 車騎之爭第915章 叔于田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543章 宮闕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021章 宋裂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545 師徒、父子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669章 破城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835章 無私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742章 暴行第1050章 軍功爵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495章 墮四都!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361章 邾國第1144章 赤山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655章 大風(12)第894章 孫武子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447章 交鋒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504章 夫差
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818章 道可道第367章 楫門而盜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22章 贈我緇衣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701章 當國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865章 大業第542章 鳴鼓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1144章 赤山第960章 銅鞮宮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81章 收之桑榆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134章 東胡第1017章 馮翊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966章 熵第237章 道路輿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347章 闞止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7章 車騎之爭第915章 叔于田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543章 宮闕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021章 宋裂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545 師徒、父子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669章 破城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835章 無私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742章 暴行第1050章 軍功爵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495章 墮四都!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361章 邾國第1144章 赤山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655章 大風(12)第894章 孫武子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447章 交鋒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504章 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