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

山路收縮到勉強只容一輛馬車行走的程度,防禦工事在前方出現,兩座望樓像是泰山上的松樹,攀附於巖壁之上。

這是從曲阜前往郕邑的必經之路,郕邑是孟氏主邑,也是魯國北鄙的要塞,抵禦齊人長達百年之久,從未陷落過。這裡易守難攻,強取會耗費大量時間的人命。

但子貢此次前來,卻必須攻陷它,不是用甲冑刀兵,而是用脣舌……

繼續往上走,迤長的城垛建築出現在路的盡頭,這僅僅是一處前哨關卡。沉默的臉龐從牆上的射箭孔、城垛間注視着來者,並向後方通報消息。抵達關口時,一位士人冷着臉過來迎接,他褪下了深衣廣袖,穿上了甲冑,手緊緊握在劍柄上,正是孟氏的小宗子服何。

“子貢,這寒冬臘月時節,你一會在陶,一會在費,一會又在曲阜、郕邑,離家可真遠。”

子服何站在牆垣上,話語裡帶着譏誚,他素來與子貢交好,如今卻各爲其主。

“子服子不也如此麼?”

“我的家就在這裡,在郕邑!只要有吾等忠勇之士在,趙無恤就休想踏入北鄙一步!”

“百川殊途,卻同歸於海,子服氏的根在孟氏,孟氏的根在曲阜,魯國諸卿大夫莫不如此。”子貢仰頭告訴他,“孟氏和子服子在曲阜在家眷已被大將軍安置妥當,勿慮也。”

“你在威脅我?”

“若威脅能消弭戰亂,我願爲之,子服子,我有使命在身,敘舊之事能否稍後再議,能放我入關否?”

子服何沉默了半響,才冷冷說道:”開門,放他進來。“

峽谷在他們面前綿延,東西兩面受羣山庇護,通過最後一道關口後。道路便開始蜿蜒向上,直至數裡外的郕邑。從這裡擡頭望去,山脈近在咫尺,子貢彷彿伸手可及。他遙遙朝泰岱一拜。

子服何看見他停了下來,便靠過來指給他看。“郕邑北阻泰岱,被孟氏經營百年後已經極其牢固,齊人一直都想南下,但換了無數個國君。無數兵馬命喪於此,卻依然無法攻克此邑,趙無恤亦然!”

“這世上沒有攻不破的城池,有很多都是從內部崩潰的。”子貢笑了笑:“我看孟氏也不是鐵板一塊。”

子服何臉色一僵,開始顧左右而言他:“子貢這次來是想做說客麼?我聽說你曾爲趙無恤說服公山不狃反叛,可後來他又背棄了公山氏,你的主君是個滿腹野心,不可信任之人。孔子之政之所以會失敗,全怪此子,子貢。你已經忘卻夫子之志了麼?”

“唯,賜不敢忘,但子服子卻說錯了,當日公山不狃圍困國君,犯下了謀逆的罪行,大將軍只是順勢討逆而已……”他聲音開始變得低沉:“當日若不是趙兵及時趕到,我與夫子、子路都將死於武子之臺下.pbtt曲阜朝堂雖然換了人,但墮四都之事,大將軍並未貿然廢棄,他尊君。安民,做的俱是我認同的事情,只是手段不太一樣而已,君子和而不同。大將軍與夫子如此,我與子服子亦如此。”

子服何無話可說了,只能自己生着悶氣,帶子貢繼續走。抵達郕邑時天色已全黑,城垛上火把通明,新月在護城溪流的漆黑水面舞動。吊橋已經升起。鐵閘也已降下,但子貢能看到城門樓內的火光。

郕邑內甲兵密集,裝糧食的車子一輛接一輛路過,但子貢知道,這是孟氏得知他來後,故意拉出來走動的。透過這虛假的聲勢,他能看出,郕邑的氣氛是壓抑的,這和外面連續遭受的失敗有關:孟氏已經在北鄙龜縮一月有餘了,繼公斂陽被公山不狃擊敗後,孟氏又在從須句向這裡進軍的冉求那兒嚐到了苦頭。

“大將軍這是在爲我造勢,給孟氏以持續不斷的壓力。”子貢心裡明白,要在開春前攻下郕邑是不可能的,所以纔有了他這趟出使。

他前腳剛跟隨子服何踏入郕邑孟氏府邸,瞥見孟孫何忌在殿上正中陰着臉安坐,他的弟弟孟孫說(南宮敬叔)在側,就聽到孟氏家主重重拍了一下案几。

“端木賜,你居然還敢來此,是爲趙無恤做說客的麼?”

還不及子貢出言,孟孫何忌一聲令下,殿堂之後便涌上了數十甲士,手持刀兵將子貢團團圍住。

“速速將此人拿下,休讓他用花言巧語來離間人心!”

……

面對近在咫尺的閃亮兵刃,子貢沒有畏懼,而是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爽朗的笑聲傳遍了叔孫氏的殿堂,讓孟孫何忌心裡發虛。

“你爲何發笑?”

“我笑大司空在孟氏亡無待日的時候,竟還要將最後的機會拒之門外。”

“荒謬!”孟孫何忌強作鎮定,冷冷看着子貢,“趙無恤雖然擷取了曲阜,但整個北鄙還在孟氏手中,我孟氏持戟五千,城邑近十,俱是背靠泰岱的堅城,碩大齊國花了百年時間都沒攻破,趙氏子何德何能,能滅得了孟氏?”

子貢輕輕撥開湊到脖頸來的一根長矛,說道:“無他,原因只有一個……”他目光四下掃射了一眼,問道:“敢問孟氏家宰公斂陽的靈堂何在?”

“你,你是從何而知的!”孟孫何忌大震,他的虛張聲勢沒起到效果,竟被子貢一眼看穿?亦或是內部有奸細?

他不安地瞥了一眼子服何,這個小宗大夫與孔門,與趙無恤頗有交情,難道是他告訴了子貢?

子服何知道自己見疑,只能嘆了口氣退到一邊,以示無辜。

在濟水東岸那場潰散裡,孟氏的兵卒是建制最完好的,基本被全須全尾地帶回了郕邑,在季氏、公山氏陸續遭到失敗後,他們便成了魯國唯一有能力與趙無恤一戰的勢力。

但一心進取的公斂陽卻在郈邑羊舌戎那裡折戟,接着又遭到須句冉求側擊,公斂陽也在軍中受傷,折返回郕邑不久後便死了,孟孫何忌大恐,只能回師龜縮。

子貢來郕邑自然是要代表趙無恤和談的。孟孫何忌就想讓孟氏看起來強大些,在談判桌上也能多爭取一些東西。

但子貢卻一下咬中了要害,這讓方纔如同充氣河豚般的孟孫何忌一下子萎了。

看着孟孫何忌的臉色,子貢知道自己賭對了。他哀嘆道:“我這次前來,正是受了大將軍吩咐,來憑弔公斂家宰的,惜哉,當年共逐陽虎。在曲阜城中傾力合作,沒想到竟有刀兵相向的一天。”

公斂陽是孟氏的中流砥柱,孟氏兄弟能在強勢的陽虎面前保住實力,成了內部最集權的卿族,此人功不可沒,他的死去,讓孟氏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少了公斂陽拍板,孟孫何忌,孟孫說,還有子服何也在爲孟氏是戰是降。何去何從而糾結不已。

子貢乘機進言道:“如今大將軍受國君策命爲卿,奉公室以討不臣,西鄙、曲阜、東地都已經歸服,四分魯國而有其三。北鄙民衆不過十餘萬,兵卒連續潰敗士氣低落,羣盜也在泰山一線流竄不止,等到春暖冰化,大司徒還有信心守得住麼?不如早早與曲阜和解,否則,也會被魯人視爲不臣。則孟氏危矣!”

孟孫何忌咬了咬牙:“趙無恤竊取朝堂,一心要將三桓滅亡,我與他勢不兩立,絕不屈從!”

子貢輕輕搖頭:“看來大司空去意已決啊。莫不是想去投齊人?”

孟孫何忌感覺自己就像是赤身裸體,被子貢看透一看,他硬着頭皮道:“是又如何?”

齊侯在魯國變亂後,大冬天的不好派兵越過泰山來攪局,但他的使者卻在魯國各邑流竄,給孟孫何忌的許諾是。若能以魯國北鄙入齊,則可以做齊國的大司空,做齊國的卿!

子貢彷彿聽到了巨大的笑話,笑得彎了腰。

“大司空啊大司空,去歲在大野澤西岸的那場大戰,你缺席真是不該,若大司空看到當時齊人的窘態和無能,便不會生出這種心思了。就算孟氏投齊,也不過能苟且一時,等到明年晉國興師問罪,大將軍再親自來攻,郕邑必陷!這是形勢,至於人心,齊侯是怎麼對魯昭公,對陽虎的,你還會不知道?何況真要投齊國,那大司空就真成孟氏罪人了,且先問問宗族、家臣們答不答應!”

孟孫何忌徹底沒轍了,投齊一事,他們自己內部都沒商量妥當,至少弟弟孟孫說,以及家臣子服何是不贊成的,畢竟孟氏爲了抵禦齊人,付出了太多人的性命,民衆天然對泰山北面的強鄰有種敵視。孟孫說更是指出,孟氏的根在魯國,一旦遷離,恐怕很快就會枯萎。若真如此,孟孫何忌就成了孟氏的罪人了!

家臣們俱不願投齊,孟孫何忌感覺自己成了孤家寡人,彷徨不已。

子貢又道:“我今日來此,便是要爲孟氏指一條明路的!大將軍答應,若孟氏歸魯,則可永鎮北鄙,與國同休!”

“此話當真?”在一旁的孟孫說有些心動了,他一向是孟氏內部力主和解的代表。

“吾等還能信任趙無恤麼?季大司徒也降了,卻被逼得自殺,趙無恤能容得下主君麼?”子服何雖然嘴上不饒人,但也不希望繼續交戰下去,他將目光移向了子貢,一定要他給個說法。

“季氏是禍首,又勾結齊人,引起國人不滿,他是咎由自取。孟氏的情況又有不同,大將軍和國君願意與孟氏在毫社盟誓,並頒佈成文律法,將孟氏的地位寫進律令裡,讓國人們知曉。不過話說回來,若大司空迴歸魯國朝堂,相見時的確會有些尷尬……“

孟孫何忌大怒:“你是在戲耍我不成?”

“豈敢?我有一個兩全的法子,既能讓孟氏在魯國無虞,又能讓大司空如願以償。”

“什麼辦法?”

子貢笑了笑,故意賣了個關子:“三子還都是孟氏之後,還記得孟穆伯的事蹟麼?”

……

“孟氏降了。”趙無恤揮了揮手裡的信紙,對家臣們如此宣佈。

臘祭日當天,趙無恤和羣臣剛穿上一身禮服,準備去廟堂參與祭祀活動,就得到了這麼一個好消息。

闞止差點咬了舌頭:“這麼快?”

無恤笑道:“冬雪降下,吾等進入北鄙不易,齊國人越過泰山過來就更難了,冉求在交戰中擊傷公斂陽,致其死亡的事情已經坐實,孟氏失去了主心骨。他們如今處境艱難,主君不願降我,民衆又不願繼續作戰,更不願降齊,內部都統一不起來,還不得由着子貢那條如蓮花的舌頭將人心擊破。”

闞止有些不甘心,子貢莫不是割讓了不該讓的利益,才讓鐵了心與趙無恤作對的孟氏降服的吧?

“那孟氏究竟是如何選擇的?孟氏作爲季氏幫兇,一直以來都在掣肘主君,若是沒有任何損失地重回曲阜,恐怕會讓不少人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子貢建議,可以仿孟穆伯(公孫敖)被東門氏驅逐,而孟氏得以延續一事。孟孫何忌奔齊,他的弟弟孟孫說將成爲新家主,作爲魯國次卿,位列季孫肥之上。”

說到這裡,闞止也反應過來了,他顧不上再給子貢挑刺,連忙垂拜恭賀道:“季孫斯已死,孟孫何忌既去,這兩家的繼任者的資歷便不如主君,主君如今是實打實的堂堂正卿,魯國執政了!”

ps:昨晚睡着了,抱歉,這章是補昨天的,下午和晚上還各有一章

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480 金布律第1020章 分娩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001章 函谷關第4章 單騎走馬第15章 君子六藝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340章 巫頌(下)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997章 心蕩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78章 朋比爲黨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1056章 西施(下)第48章 請君憐惜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88章 伊尹之志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600章 阿姊(上)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544章 首誅第868章 魏武卒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824章 大學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44章 始作俑者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409章 壞消息第655章 大風(12)第536章 求婚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394章 圈套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926章 兵家第1136章 樓煩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340章 巫頌(下)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654章 大風(11)第7章 車騎之爭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208章 成之誓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432章 傷寒(上)第11章 幸不辱命第87章 豆在釜中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951章 連橫(上)第824章 大學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60章 與子同浴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75章 騂騂角弓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20章 術業專攻第85章 中原有菽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
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480 金布律第1020章 分娩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001章 函谷關第4章 單騎走馬第15章 君子六藝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340章 巫頌(下)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997章 心蕩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78章 朋比爲黨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1056章 西施(下)第48章 請君憐惜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88章 伊尹之志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600章 阿姊(上)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544章 首誅第868章 魏武卒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824章 大學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44章 始作俑者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409章 壞消息第655章 大風(12)第536章 求婚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394章 圈套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926章 兵家第1136章 樓煩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340章 巫頌(下)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654章 大風(11)第7章 車騎之爭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208章 成之誓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432章 傷寒(上)第11章 幸不辱命第87章 豆在釜中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951章 連橫(上)第824章 大學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60章 與子同浴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75章 騂騂角弓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20章 術業專攻第85章 中原有菽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