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四子分封

說到這裡,那豎寬哭喪着臉,突然連連稽首道:“僕臣也覺得計吏這話說的有點糊塗,但僕臣確信沒有聽錯啊,求主上切勿責怪,要不僕臣再去問問?”

“不必了,你下去吧……”

趙鞅不爲人察覺地嘆了口氣,經過冬狩獲麋的事件後,他以爲無恤也就是騎射出衆,想把他培養成一員猛將,誰想,這孺子在文韜上竟也屢屢能給人以驚喜。

也罷也罷,或許將他束縛在趙氏之宮,放在身邊,反倒會扼殺了他的才能。更何況,過去這十三年間,趙鞅自問從未起到過君父的職責,這孩子不就在他的執意忽略下,獨自成長爲如今的……怪才?

趙鞅又想起了姑布子卿的預言,“此子當爲真將軍!”自從那一夜後,那個神秘相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不過看來,他並沒有將那天相面的情形告知任何人,所以趙鞅才能夠隱秘地對兒子們做進一步的考驗。

他發誓,一定要爲趙氏的將來磨練出一個完美的世子,在六卿之爭中拔得頭籌。

“也好,我便將剩下這一處鄉邑封給你!讓你去做臨時的鄉宰!”或許讓無恤放開腳步去治理一方土地,他就能給趙鞅以更大的驚喜……

於是,那案几上最後一枚鎏金虎符,終於由趙鞅親自剖爲兩半,將左半部分遞給了趙無恤。

虎符硬木製成,通體漆成烏黑色,上刻錯金篆書,古樸而輕巧,但捏在趙無恤手中,卻沉甸甸的。

這一刻,他感受到了權力的重量!

無恤小聲念出了虎符上面的細微篆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成鄉(無恤作爲鄉宰的地名)。凡興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烽燧之事,雖毋會符,行殹!”

大概意思就是,當主君需要調遣成鄉的兵員五十員以上時,調兵的使者必須出示虎符合對,但如遇下宮燃起烽火緊急召喚,那麼不用合符,也可以發兵馳援。

同樣,當鄉宰自己對鄉外用兵超過五十人次時,也需要派人向趙鞅請示,否則就是違反家法,罪當死!

趙無恤鬆了口氣,終於,他緊緊捏着拳頭,他得到了最想要的,邁出了改變歷史的第一步!

我的封地,我做主!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生活,雖然,只是個小小的鄉邑,雖然還是假鄉宰,也就是臨時任命,受到種種家法束縛,要是一年內做不出成績,或許就得乖乖滾回來了。

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作爲知道歷史進程的穿越者,他的野心可不止於此,百戶之鄉、千室之邑、萬戶之縣、乃至整個趙氏,晉國!天下!

在趙無恤這心馳神往的間隙,趙鞅卻再次宣佈了一項對趙氏四兄弟的考驗。

“你們兄弟四人現在各有一處鄉邑,帶去邑里的人手、農具、兵員、種子等,各自前往府庫補充,三日內便去上任!在一年之內,你們可以放開手來治理,我絕不出手干涉,當然,也不會再提供任何幫助!”

趙鞅話頭一轉道:“但一年後的冬至日,我要你們回來述職,交上這一年的上計,我也會差人考察你們的政績,看誰能得最佳!”

衆家臣聽罷恍然,主上賜予的權利,已經不僅僅是一邑之宰了,這幾乎等同於一個實封的邑大夫啊!

難不成,這是要在此次較量中選出世子了?

果然,趙鞅繼續拋出了一個更驚人的決定:“誰要是能得第一,就任由他在我趙氏封地裡,挑選一個萬戶大縣,世襲罔替,與趙氏同休!”

衆臣震撼,而四子大喜,存着較量的心思相視之後,一齊拜謝趙鞅。

伯魯微微嘆息,知道這又是一次世子之爭的考校,縱然他不想爭,卻不得不強打精神面對弟弟們的挑戰。

仲信之前被師高打擊,有些萎靡不振,現在卻迅速恢復了過來,咬着牙想着,要乘此機會一舉勝過趙無恤。

而叔齊,則是在心裡默默盤算開了,要如何投機取巧,能借助哪些人的力量幫忙,要在幾個兄弟的邑里安插多少搗亂的暗子。

下大夫傅叟回味着這句話的意味,那可是一座萬戶大縣啊,他服侍了趙氏二十餘年,想外放做一大縣之宰,尚且不易。所以,這次的勝利者,將實力大增,成爲最有潛力的世子人選!

他目光在趙鞅四子中流轉,最終鎖定在了趙無恤身上,或許此子……最有希望?

對於趙無恤而言,萬戶之縣!又一個巨大的誘惑。如果說百戶鄉邑相當於後世一個鄉鎮,人口千餘,那萬戶大縣則至少擁有六七萬的人口。要知道,趙氏僅有十三縣,其中趙鞅可以直接掌控的也不過五個!

趙無恤熱血沸騰,他甚至連來歲成爲勝利者以後,要選擇去哪一處都已經想好了!

他情不自禁地問道:“父親,真的可以隨意選擇麼?”

趙鞅聞言看向了趙無恤:“然也!除了趙氏之宮外,晉陽、長子、趙城、原、屏五縣,可以任意選擇一處去戍守。”

在以上五城中,位於後世長治盆地的長子最富庶繁榮,趙氏的老家趙城則最爲穩固容易治理。但無恤想選擇的,卻不是它們,而是晉陽!那座讓趙氏連續度過了兩次滅族危機的堅城!堡壘!也是後世唐季五代軍閥們的龍興之地。

叔齊在旁嘲諷道:“無恤,你既然這麼問了,就是是有信心拿下上計第一?也太看不起兄長們了吧。”

趙無恤再次成了殿內目光的焦點,但他卻不能當衆認慫,於是便索性向趙鞅表決心道:“小子定不叫父親失望!”

趙鞅輕撫美須笑了,笑得意味深長:“食言者肥,大話說在了前頭,可不能反悔啊,你還是去地圖上,請傅叟大夫指給你看看你的那處鄉邑吧。邑名‘成鄉’,正是上次冬狩時,孤從上士成何手裡削掉的!”

納尼!趙無恤有種不祥的預感,自己這次或許要被便宜老爹坑了。

“這個鄉是下宮周邊最爲貧瘠難馴的,而且聚居的成氏族人很多,你上次傷了他們的宗子成何,他們會服你麼?哈哈,你現在還敢保證,能得上計第一?”

咳,果然有詐,但話既然已經說出口,再收回已經來不及了。

何況,趙無恤之前在馬廄裡日思夜想,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早已有了一個粗略的規劃,他現在索性就拍拍小胸脯說大話了:“父親放心,一年,只需要一年,我一定讓成邑鄉變爲一塊膏腴之地,上計稅賦至少翻兩番!”

翻兩番?這話讓伯仲叔三兄弟臉都綠了,你翻兩番,那我們還不得使出全力才能追上?

趙鞅這回卻收斂了笑容,虎目瞪圓道:“爾等給我記住,稅賦不是唯一的標準!我趙氏在下宮之難後,之所以能死而復生,在六卿中立足,爲什麼?靠的就是先祖的德澤,靠的是能得國人之心!”

趙鞅說罷抽出了青銅長劍,一劍斬在案几的一角上。

“若是你們膽敢爲了增加賦稅而肆意壓榨國人,休怪爲父翻臉無情!殘民者,猶如此案!”

四子凜然,齊聲應諾。

此時,中大夫傅叟也收回了在趙無恤身上的目光,心想,畢竟主上正年富力強,或許,還是再待價而沽一段時日吧。

……

趙氏正殿中發生的事情,從樂師高大笑着揚長而出後,就在下宮中傳頌。這一來二去,便傳進了離正殿不遠之處的客舍中,那位貴賓,宋國大司城樂祁的耳朵裡。

此時的樂祁,正笑吟吟地對着他的幕僚陳寅說道:“子虎,老夫沒有看錯人吧,本想那小君子只是個弓馬嫺熟的少年勇士,誰知他還嫺熟詩樂。雖然並不是詩三百中的斷章取義,而是發乎於心的新句式,卻更是顯得難能可貴啊。如今看來,他與我家聞絃歌而知雅意的女兒,是何等的般配啊。”

陳寅也笑着拱手道:“主上目光灼灼,僕臣佩服,我記得姑布子卿也對那位無恤小君子另眼相待,日後定非庸碌之人,定然不會委屈了君女。”

樂祁捋了捋長鬚,慨然而嘆:“好事還不止一件,出使的事情總算是有了些眉目了。趙孟已經差人進虒(si)祁宮,將宋國前來獻貢的事情告知晉侯,而範鞅迫於趙氏壓力,也鬆了口,同意讓我們入朝。”

“朝見晉侯的時間,就定在冬至日那一天!”

樂祁站在窗前,望向陰雲密佈的南方,“等這事情畢了,總算是可以回家了吧,夏初討伐鄭國時我便離了家。來時楊柳依依,等到達商丘時,大概已經雨雪霏霏,也好,泗上正是冰結魚肥之時,我可是很想念靈子親手做的鱸魚燴了!”

不好意思,傳漏了一段,現在補上了,求推薦,求收藏……

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818章 道可道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495章 墮四都!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347章 闞止第503章 外援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60章 與子同浴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602章 知瑤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番外9 阿育王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839章 徐國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761章 降 上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640章 投機者第481章 齊魯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324章 亂(下)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783章 雌虎第59章 首禍者死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30章 鄉中三吏第93章 鼓而成列第90章 君子有爲第73章 泮宮公學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29章 威風凜凜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94章 孫武子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85章 中原有菽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56章 “民主制度”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626章新婚夜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759章 此戰到此結束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45章 兄弟鬩牆第49章 有女如雲第769章 當歸(下)第99章 勇於私鬥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020章 分娩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43章 畏此簡書第45章 兄弟鬩牆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643章 兩軍對壘
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818章 道可道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495章 墮四都!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347章 闞止第503章 外援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60章 與子同浴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602章 知瑤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番外9 阿育王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839章 徐國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761章 降 上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640章 投機者第481章 齊魯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324章 亂(下)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783章 雌虎第59章 首禍者死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30章 鄉中三吏第93章 鼓而成列第90章 君子有爲第73章 泮宮公學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29章 威風凜凜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94章 孫武子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85章 中原有菽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56章 “民主制度”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626章新婚夜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759章 此戰到此結束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45章 兄弟鬩牆第49章 有女如雲第769章 當歸(下)第99章 勇於私鬥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020章 分娩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43章 畏此簡書第45章 兄弟鬩牆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643章 兩軍對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