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竊國大盜

感謝書友牛逼xxxx,d閒雲野鶴f,爲高欣而生,如熊,落雪如冬凜,小y君的打賞!

……

在衛國,子貢的家族端木氏已經衰落多年,連續數代人沒有出過大夫,現如今和普通的窮士、國人沒有什麼區別。

但因爲他在夫子處學習的緣故,內心頗有一些高傲,潛意識裡認爲“肉食者鄙”。

的確,這時代的許多貴族已經失去了對知識的壟斷,且見識不高。

他們追求的多是粟麥滿倉,對於盈利的認知,也只是從庶民手中奪取更多的土地,將山澤林囿劃歸私人所有,在道路多設壅塞收行人商稅而已。加稅加賦,從十一到五一稅,再到二半之稅,齊國甚至還有三分之二稅!

總而言之,都屬於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爲,夫子曾言,“苛政猛於虎”!這些苛政使得庶民罷敝,餓殍相望於道,而民聞公命,如逃寇讎,還逼得商路不通,道路壅塞。

而趙氏君子這種輕徭賦稅,一旦有所收穫,就將利益與國人庶民分攤,並做一些扶助孤寡老幼之事。他頒佈的新政令,在增加人口之餘,更是能將溺嬰的陋習徹底掃除!

他還將堆積無用的硬通貨粟米,果斷地花費出去,買牛買馬,打製新農具,這種氣魄,實屬罕見。

“君子,你的這些舉措,和齊國陳氏頗有些相似啊……”

子貢去過齊國,故有此說。

趙無恤一聽卻來了興趣,齊國陳氏,其實也就是後來代齊成功的田氏,陳、田在春秋讀音相同。

和歷史上三分晉國的趙魏韓一樣,陳氏也是從齊國數十個卿大夫氏族中殺出來的佼佼者者,甚至還更厲害些。因爲陳氏的祖先陳公子完,直到齊桓公時才進入齊國,地位非但比不上被天子尊爲上卿的國、高兩氏,下卿管、鮑二族,比起後來一度專齊的崔氏、慶氏、欒氏等都大爲不如。

陳氏從一個不知名的“工正”,也就是管理百工的下大夫,一路慢慢積累,完成了獨自代齊的歷史使命,其奮鬥歷程的艱難和輾轉,堪稱奇蹟。

這也是趙無恤未來的對手,同時也是他可以虛心學習的對象。

一問之下,子貢便說起了陳氏在齊國的一些舉措。

”齊國原來有豆、區、釜、鍾四種量器。四升爲一豆,各自以四進位,一直升到釜,十釜就是一鍾。陳氏的豆、區、釜、鐘的容量,都比公室的加大了四分之一。”

“於是乎,陳氏就用私家的大量器借出糧食給國人,而用公家的小量器收回,他們領地高唐和東萊的木材、魚鹽蛤蜊等海產品運到臨淄市上,依然是和原產地一樣平價而售。君子可知道,陳氏這種與貨殖之道全然相反的損己利人之舉,是爲了什麼?”

趙無恤心道,這不就是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麼。

但他當然不能這麼說,因爲他們趙氏也幹着同樣的事情:從趙景子時征服北方晉陽後,就開始規定,晉陽趙氏之田,一畝寬一百二十步,長二百四十步,比起晉公室、韓、魏、範、中行劃定的田畝都要大上許多,而且稅賦還低,僅僅是諸卿的一半。

因此,在爰田給士和國人時,就等於多送出去了一半的土地。國人欣然,紛紛歸附趙氏,逃出公室之田,搬遷到晉陽等地,平白充實了趙氏的人口數量。

趙無恤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陳氏欲賈者非錢帛也,乃民心也!”

陳氏和趙氏的目的,其實都差不多。

姦非小奸,乃朝之大奸,盜非小盜,乃竊國大盜!

子貢意味深長地看了趙無恤一眼,說道:“故齊大夫晏嬰曰,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君子,汝欲無獲民,將焉闢之?”

趙無恤哈哈大笑,也不回答,將這個遲早會聊到死衚衕裡的話題跳了過去。

據趙無恤所知,子貢的師兄弟裡,還是有一批人才的,難怪孔丘拉起學生班子,就能從個只做過陳氏家宰的窮士,一路混到魯國政壇的巔峰。

然自古竊鉤者誅,竊國者侯,這個時代的儒家已經開始強調君臣尊卑,上下不可易位了。

雖然嘴上說着,但這些起於微末的人一向是口嫌體直。若是孔門和歷史上一樣,流亡落魄於列國之間,等到無可奈何時,自然會腆着臉湊過來,爲趙無恤這等“竊國大盜”服務……

……

到了夏末秋涼的五月底,趙無恤爲期兩月的禁足思過終於結束了。

在桑羊翁幫助下,改造過的農具已經發放給了竇、桑、甲、成各里。牛馬被套上轅,拉着犁,開耕成邑的三萬畝土地,開始逐步播種夏粟。

趙無恤在詢問了計僑、桑羊翁等人的意見後,總結往年的經驗,對每畝播撒的種子數量也做了規定。

“粟米每畝一斗,戎菽每畝半鬥,如果是良田,可以酌情減少數量。”

成巫那邊,趙無恤也囑咐他抓緊控制新到手的成氏莊園,那邊的數千畝土地種的是春粟,再過上幾個月,也要成熟了。只是因爲沒有使用代田法,看上去頗有些萎靡不振,今年恐怕收成一般。

安排好一系列事務後,趙無恤和子貢一起,出了牆垣,往新絳而去,他們身後跟着十多輛滿載麥面麻袋的牛馬車。趙廣德昨日庖廚時出了點意外,扭傷了腰,只能留在成鄉。

在下宮附近大獲成功後,隨之而來的是這一小塊市場的飽和,雖然各家士大夫每個集市日都會購買一定的麥粉,但已經沒最初多了。

於是趙無恤和子貢又將目光投向了新絳。

新絳人口,是下宮的數倍,而富裕更甚。晉國做了一個半世紀的霸主,新絳便成了諸夏財富流動的終點。官署區內,卿士大夫的府邸一個挨着一個,連綿不絕,每個家族都有一個或數個封邑鄉市支撐,購買力相當可觀。

子貢根據自己的從商經驗,決定要乘着麥粉大賣,去粟市裡燒起一把火,打入新絳粟市這個大市場中!

因爲子貢的商隊,有一半留在了魯國中都邑,所以,趙無恤陸續給他補充一些人手。

當然,也可以說成安插親信,因爲其中不少人,正是從正卒更卒裡直接挑出來的機靈聰慧者。對於這些,子貢心裡有數,覺得可以理解,也不點破。

何況,他還因此得到了意外之喜,有兩個計僑學堂裡的弱冠少年,也在趙無恤授意下,抱着筆削和簡冊,加入了商隊,向子貢科普如何用“周髀數字”來合理計算賬目。

進了城後,在寬闊的大道上,兩人的馬車即將分別。

趙無恤拱手爲子貢壯行,目送他離開前往城南後,車駕轉而東行,往官署區駛去。子貢常年在晉、衛、魯之間行商,對新絳市場也算是輕車熟路,而且有了趙氏背景後,應該不會受到市掾官的盤剝。

而這次來新絳,趙無恤主要是爲了兩件事情。

其一,是要前去拜訪張孟談,不僅是爲了答謝他上次在泮宮遊說韓魏二子的搭救之恩,趙無恤還存了籠絡交好的心思。

其二,卻是趙鞅在來信中提到過的,國君要在泮宮中舉行大射禮,六卿就學的子弟務必參加!

時間,就在明日。

屆時,他不僅能夠見到晉侯,或許還能和未來的死對頭“知伯”打個照面……

……

ps:我突然發現,陳氏的策略有點像同時代古希臘城邦的“僭主”們……

求收藏,求推薦,求三江票……

第242章 成人禮第839章 徐國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88章 伊尹之志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542章 鳴鼓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743章 想跑?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423章 雪橇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45章 兄弟鬩牆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1085章 徐偃王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409章 壞消息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436章 醫者心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861章 中山第933章 天災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657章 大風(14)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71章 封建制度第941章 他死了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253章 商丘對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936章 螽斯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930章 鄒魯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837章 運河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
第242章 成人禮第839章 徐國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88章 伊尹之志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542章 鳴鼓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743章 想跑?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423章 雪橇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45章 兄弟鬩牆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1085章 徐偃王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409章 壞消息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436章 醫者心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861章 中山第933章 天災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657章 大風(14)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71章 封建制度第941章 他死了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253章 商丘對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936章 螽斯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930章 鄒魯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837章 運河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