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首禍者死

感謝書友流浪在夢裡的再次打賞!

下宮側殿門扉大開,殿外是暴雨陣陣,狂風捲起了殿內的帷幕,青銅燈架也被吹得搖搖晃晃,豎寺小人們東扶西倒,一陣手忙腳亂。

一道蛇形的閃電劃破夜空,照亮了對峙於大殿門口的那對父子的臉龐。

一邊是滿臉慍怒,全身戎裝,手按長劍的趙鞅。

另一邊是渾身溼透,雨水順着黝黑總髮滑到無須的下巴上,又不斷滴落在地的趙無恤。

看清來者是數日不見的幼子,趙鞅微微鬆開了緊握着劍柄的手:“沒想到最先趕來的竟是汝小子,成邑的兵卒可集結好了?”

趙無恤心思百轉,剛纔在臺階上,他已經聽姐姐季嬴粗略地說了冬至日在大朝會上的劇變:那個溫和雅緻的宋國君子樂祁,居然遭到了國君逮捕。

這是趙無恤萬萬沒想到的事情,他畢竟只是一個歷史票友,這件事情或許在原本歷史上也有發生,但他卻一點印象沒有。大概,只是在史書不起眼的角落裡簡單地記了一句話吧……

趙無恤對樂祁第一印象不錯,他離開下宮那天,樂祁還派親信前來送行獻禮。他在同情無辜的宋人之餘,卻又硬起了心腸,他只知道,趙氏決不能因爲此事,而提前發動戰爭!

他垂下頭說道:“詩言:王事靡盬(gǔ),不遑啓處。成邑兩百正卒、更卒已經秣馬厲兵,只待父親一聲令下,便可以來下宮匯合……”

“好!只待你的三位兄長一到,便可以誓師出發……”趙鞅擡起腳,正要繼續往外走,卻見無恤寸步不讓,就這麼攔在了他的身前。

趙鞅怒道:“你這是作甚!”

“虎符調令,不敢不從,但兒子連夜趕來,卻是有話要說……父親今日若是踏出此殿門,我成邑二百丁壯,下宮數千國人,乃至於趙氏百年基業,恐怕都要毀於此役了!”

唰!

長劍出鞘,被無恤一句話激怒的趙鞅拔劍而出,直指無恤的眉心。

他斥責道:“賊!你這孽子懂什麼?休得亂我軍心!”

“速速讓開,若是趙氏男兒,就跟着爲父前往校場!要是貪生怕死,就滾回你的領地去!”

話音剛末,之前那道閃電後的雷鳴聲轟然響起,趙無恤卻巋然不動。

面對劍鋒,他昂着頭說道:“無恤並非怕死,只是不想死得不明不白,死在陰謀算計下!小子敢問一句,趙氏這是要與誰爲敵?”

“是範氏、中行氏?還是要加上知氏、魏氏,甚至是國君!”

這話一語中的,趙鞅默然,劍也稍稍放下了。

“我今日只尋範鞅、中行寅二人之罪……”

“父親!範鞅是中軍將,發兵擊一國執政,等同作亂,牽一髮而動全身啊。父親難道忘了,當年的欒盈,不也是隻想尋範氏一家之罪,卻犯了衆怒,遭到舉國圍攻麼!”

趙鞅沉吟了,欒盈,放在數十年前,這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雖然那時候他還未出生,沒有見過此人,但卻不止一次聽父親趙景子慨嘆過:欒盈,是能把晉國幾乎所有少壯士大夫都捏合在一起的英雄,若是欒盈尚在,晉國哪裡還有六卿的位置,哪還有趙氏什麼事情?

四十多年前,欒盈在卿族鬥爭中被範氏謀害,驅逐出國。之後他在齊莊公幫助下潛伏回晉國,和魏氏的魏舒合謀,在新絳內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舉義,目標直指當時的執政範宣子,還有範宣子之子,範鞅!

但這次攻擊卻被聰明的範宣子引偏了方向,範氏父子挾持晉平公,以他爲擋箭牌,將範、欒兩家的爭鬥演變爲欒盈攻擊國君的作亂。於是本來持中立態度的其他諸卿,乃至於新絳國人紛紛拿起武器,幫助範氏抵抗欒盈,導致了欒盈的功敗垂成,最後困死在曲沃城中。

而趙鞅今日若是發兵突擊範氏私邑,說不準,也會和欒盈一樣,一頭撞進範氏的圈套裡。

首禍者死,這是對於晉國諸卿族而言,最有威懾力的一條規矩,誰先動手,誰就理虧,會遭到羣起攻之。

也許,這原本就是那老豺範鞅的連環計:先示弱讓趙鞅接管對宋的外交,再找藉口扣押宋使,羞辱趙鞅,使之威信掃地。若是趙鞅一怒之下發兵進攻,就成了“首禍者”,範氏便可以發動諸卿、國人攻滅趙氏……

更何況,趙氏如果首先發難,那麼就連最親密的韓氏,也不一定會站在趙氏一邊,韓不信雖然口頭答應了,但誰知道他究竟會不會陪趙氏赴險?當年和欒氏最親密的魏舒,不就在最後關頭背叛了欒盈麼?

那樣的話,短期之內,下宮左近只能集結兩個師的趙兵,如何與數萬敵人對抗?

就算戰爭擴大到整個晉國,趙氏雖然是名義上最強大的卿,但趙鞅能掌控的也不過五縣。其餘各地,真的能聽從號令?尤其是與中行氏交往甚密的邯鄲……

他整合領地的目的,不就是爲了備戰麼?但此事剛有了一點眉頭,就貿然燃起戰火,豈不是自尋死路?

想通了這點,趙鞅不由得冷汗直冒,他彷彿看到了範鞅在得知趙氏集結兵卒後,那陰謀得逞的冷笑。

又是唰的一聲,趙鞅手中的長劍,收回了鞘中。

趙無恤覺察到了趙鞅心思的變化,暗道有個博學的姐姐就是好,關於欒盈的事蹟,就是方纔姐姐告訴他的。一說出口,果然有用,總算是勸下了這個暴脾氣的便宜老爹,他再接再厲地說道:

“能忍辱負重者,方能成就大事,小子聽說,晉文公被驅逐出國,歷經十九年而回,城濮一戰制霸;楚莊王被鬥氏架空,三年不鳴,一鳴則問鼎中原!小子認爲,六卿之爭,爭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長達百年的對抗,趙氏這次吃了虧,日後有機會再十倍百倍報復就是了。到那時,兒子一定伴隨父親身旁,萬死不辭!”

“但這一次,實在是勝算不大啊。”

趙鞅的語氣已經十分動搖,但還有一件事沒法放下:“你說的沒錯,然樂伯已經被國君囚禁,沒有老賊範鞅首肯,恐怕是不會被釋放回國了……

趙鞅是個重情義的人,他對拖累了樂祁,十分愧疚。

就在這時,卻見趙氏的家臣尹鐸,傅叟撐着傘,捋着寬袍大袖,踩着滿地的積水匆匆跑了過來,一邊跑還一邊喊道:“請主上三思,不能發兵啊!”

趙鞅看到留着山羊鬍子的家宰尹鐸後,心中十分懊悔。半月之前,尹鐸就曾就私迎宋使一事勸過他,還請求將所獲的白麋獻予晉侯,好表明趙氏尊公室的立場,可他卻對此嗤之以鼻,這才導致了今日的惡果。

尹鐸和傅叟聽聞趙氏集結兵卒後,便匆匆趕來,正打算再勸。

卻見趙鞅擺了擺手道:“二位師、傅不必說了,吾子已經對我曉之以利害,今日之事,是我衝動了,二位就當做從未發生過吧。我這就讓子良去遣散兵卒,只需要加強警戒即可,二位也要派人去告知韓、魏、知等家,說趙氏並無傷人之意,只有防人之心。”

尹鐸和傅叟聞言,自然是大喜過望,雖然不知道方纔究竟發生了什麼,但再次對起到關鍵作用的趙無恤刮目相看。

趙無恤見大事已畢,便準備拔腿開遛,他還要去將這消息告知姐姐,讓她不用擔心,順便換掉這身溼漉漉的甲衣,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

那邊趙鞅在安排妥當各項事務後,遺憾的說道:“樂伯應該並沒有性命之憂,事到如今,動武的確是下策,只能緩緩救之了。”

他卻又瞪了趙無恤一眼,朝他一指:“汝小子休走,搭救樂伯之事,你也要參與進來。”

趙無恤啞然,關我什麼事啊?

“這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諸位賢大夫出力即可,小子年紀尚幼,光是經營成邑,就已經手忙腳亂了……”

他臉色煞白,努力想裝出“我還是個孩子啊”的可憐模樣。

但趙鞅卻不放過他,今天第一次露出了玩味的笑容:“休得推脫,也推脫不掉,樂伯可是你的岳丈,你就不急?”

“岳丈?”這回輪到趙無恤傻眼了,這又是什麼情況!

謝謝各位的推薦票,今天還是三更,第二更在14點以後……求收藏,求推薦。

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89章 無心插柳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194章 醫扁鵲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60章 與子同浴第722章 公孫勝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985章 韓之戰(中)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284 魯國大夫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91章 子產之政第733章 虎狼!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394章 圈套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98章 攪動全局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256章 趙武卒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61章 姍姍來遲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561章 大將軍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013章 入秦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9章 姑布子卿第1222章 大結局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205章 臣與君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196章 列禦寇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930章 鄒魯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204章 君與臣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413章 獵國(下)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283章 擲矛兵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193章 楚王勝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539章 巫頌(中)
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89章 無心插柳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194章 醫扁鵲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60章 與子同浴第722章 公孫勝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985章 韓之戰(中)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284 魯國大夫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91章 子產之政第733章 虎狼!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394章 圈套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98章 攪動全局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256章 趙武卒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61章 姍姍來遲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561章 大將軍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013章 入秦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9章 姑布子卿第1222章 大結局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205章 臣與君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196章 列禦寇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930章 鄒魯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204章 君與臣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413章 獵國(下)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283章 擲矛兵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1193章 楚王勝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539章 巫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