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棋走邊角

就在屈無忌和失散多年的“侄女侄兒”認親,人人皆大歡喜之際,發生在競技場的刺殺案也水落石出。

但矛頭的最終指向卻出乎衆人意料,嫌疑最大的,居然是晉國使節團!

曹國人在查實那刺客身份後驚呆了一片,這個結果卻在趙無恤的猜測之內。

原來,持弩刺客之所以能避開檢查,是因爲他混在晉國公族大夫、上軍司馬籍秦的衛隊裡,大搖大擺走進來的!

使者的衛士攜帶武器,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麼?於是疏漏便發生在這兒了。誰能料到在蹴鞠比賽正激烈,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滾動翻騰的皮毬上時,這名本應守在籍秦身邊的“衛士”竟然藉口小解,悄悄挪到了射程之內,對準趙無恤射出了一支毒箭!

若不是吳人專鯽情急之下拔劍示警,而穆夏和田賁兩人護衛得當,子貢佈置的武卒從甬道里出來得極快,後果將不堪設想!

得知晉國使者捲入此事,曹伯又驚又怒,連夜傳喚嫌疑人籍秦。面對曹國司寇反覆徹查的結果,還有那刺客的屍體,籍秦倒是沒有推說不知,痛快地承認這是他的人,接下來卻對刺之事一概否認。

他發揮政客的本領大呼冤枉道:“此人乃是半年前來投靠我的晉國輕俠遊士,聲稱會使新式的武器手弩,而且十發九中,所以我的家司馬才納爲衛士。他的背景我派人查過,只是新絳城中一箇中戶之家的惡少年,並無問題,平日也還算忠心,誰知昨日竟然突然發難,做出行刺之舉。”

末了籍秦還加了這麼一句:“若是曹國的司寇和趙氏大夫不信,大可派人去晉國徹查。”兩手一攤,彷彿自己真是清白的。

籍秦雖然向趙無恤再三抱歉,卻把自己撇得一乾二淨。連那刺客的身世,他也刻意掩蓋了過去,但這反倒暴露了他欲蓋彌彰之意。

曹國自有“刑不上大夫”的規矩,何況證據並不確鑿。於是籍談在司寇署呆了半宿後就被放走,只剩下義憤填膺的闞止罵道:“不用想,能在晉國上軍司馬的衛隊裡安插人手尋隙刺殺司寇的,除了上軍將中行氏,還能有誰?”

子貢搖頭嘆息道:“這誰都能看出來。但證據不足。屬於籍秦衛隊裡的唯此一人,其餘都是無人能識的生面孔,混在人羣裡進來的,手裡無甚武器,而那連殺兩名吳國甲士的刺客已經潛逃,城中大索一日卻沒什麼結果。所以若是籍秦不配合,還真不好往下查,他畢竟是晉國使者,還與司寇有師生關係,想從他嘴裡撬出點什麼也無法拘押、動刑。”

於是線索就在籍秦這兒斷掉了。還好趙無恤之前結下的良緣起了效用,不一會就有皁衣的小吏來遞送木片。無恤接過一看,卻是一直跟在籍秦身邊的鄧飛送來的,他在裡面將趙無恤等人所不知道的細節一一寫下。

那刺客的來由確定無疑,的確是中行氏和範氏豢養的死士,一旬前受人指派,插進籍氏親衛中。但這場行刺籍秦真被矇在鼓裡,也並非中行寅和範吉射的授意,而是中行黑肱,範禾二人得知無恤將來陶邑。便想派人刺殺趙無恤,爲範嘉“報仇”。

籍秦起初還以爲這名衛士是二卿的贈賜,直到事發後纔想明白緣由,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細細回想起來真是後怕不已,若趙無恤出了事,他肯定要面對晉國中軍佐趙鞅的暴怒。可即便對中行、範二子的行爲深感憤怒,他卻依舊死守牙關,寧可自己背鍋,也決不說出幕後指使。

無恤對他的心思也能猜到七七八八:“籍秦畢竟是上軍司馬。還得考慮到自己的前途,他現在投靠的是中行氏,二子利用他,他卻只能主動攬禍。”

闞止道:“其實還有一個辦法,若是能讓鄧先生出面作證……”

子貢搖頭:“這恐怕沒用,鄧先生雖然願意告知吾等真相,提醒司寇以後出行要格外小心,卻也不願當衆泄密讓自己的主君難堪,那是公開的背叛,是爲人吏臣者大忌,所以纔在簡牘之末請求看過後將此物銷燬。”

聽取兩人意見後,無恤沉吟片刻後做出了決定:“此事我會告知父親,並將範、中行刺殺我的‘猜測’上報晉國執政知伯,請他審理。不過知氏態度曖昧,還真不知道會偏向誰。此事大概會無疾而終,範、中行二子即便罪名坐實,最多也不過被拘禁放逐,對二族實力不會造成打擊。”

“但我也不會強迫鄧先生佐證,派人去回報他,日後若是有類似的事情,還請速速告訴我知曉。無恤無以爲謝,只有儘快解救鄧析子,但新鄭離此有千里之遙,這一去一回得一個月時間,請不要焦慮。”

說完,他又讓人備車。

闞止吩咐屬吏駕轅,問道:“司寇這是要去哪?

“我?我要連夜入公宮,去求見曹伯,在他面前狀告範、中行二卿刺殺一事!”

“不是苦於證據不足,不能證實麼?”

無恤露出了神秘莫測的笑:“在晉國內自然無法證實,一切都由着兩方博弈,但在陶丘,我只要讓曹伯一個人相信就夠了。”

闞止瞭然,子貢則下拜道:“妙計,賜願爲司寇御者!”

範、中行二子行刺趙無恤之事,因爲證據不足尚不能在晉國內掀起軒然大波。但憑藉無恤的說辭,卻讓曹伯確信不疑:二卿在他三十六歲生辰上,在充滿歡樂和祥瑞的競技場公然行刺貴賓趙無恤!這是極大的冒犯和不敬!

曹伯陽心機不深,本就容易受人蠱惑,他怒極之下,雖然舉國實力還不及範氏或中行氏的一半,但從此對這兩家深惡痛絕。

這樣一來,趙無恤逐漸從邊角入手,佈下了他期望中的棋局。

若是趙氏與這兩家起了衝突,那可不是一場侷限於國內的小打小鬧,而是整個北方諸侯都可能捲入的“世界大戰”。屆時,趙無恤即便不能保證曹國發兵相助,也能讓此國選擇性中立,至少不會倒向敵人……

但即便如此,趙無恤心裡也沒法嚥下這口氣,他雖然不至於用相互刺殺這種下乘手段,但非得想辦法讓中行氏和範氏吃一次大虧不可!方能出這口惡氣!

……

曹伯又以爲各國使者壓驚爲名,在宮中又大宴一日,之後,吳國使節團便要離開。他們此次北上的行程比較緊張,接下來會去鄭國、成周、晉國三處,等到返回時,走的則是衛國、魯國、莒國的路線,剛好會路過趙無恤的領地。

“屆時大夫一定要多呆幾日,讓無恤好好招待一番。”

經過認親一事後,趙無恤與屈無忌彷彿真成了親戚,兩人變得無話不談,一路上其樂融融。吳人出陶丘西門沿着濟水逆行,他還到船上相送,並贈甄邑剛燒製出的黑瓷和麻紙、公輸紙、楮皮紙數百張,他希望等屈無忌回程時,能給三邑帶來一大筆訂單。

屈無忌暗示自己這次北上,想在晉國買些馬匹,最好是大原附近和句注山以北的代地良馬,還望趙氏相助,無恤自然一口答應下來。關於求購銅、錫和尋覓舟師水戰者之事,趙無恤也提起過。

屈無忌道:“舟師不必愁,南人使船,北人使馬,自古已然,我一回國就能給子泰派一隊人來。至於銅、錫、皮革,大行人子胥曾嚴令不許私人輸出……”

他看了趙無恤一眼,話音一轉道:“但徐地、鍾吾、羣舒的邑主們多是近十多年來大王新封,邑內多礦產、獸類而少絲麻和奢侈品。若子泰的領邑能夠提供這些貨物,我自然可以作爲中介,讓你們通過一些渠道交換。”

有些事情他不足爲外人道哉,吳國在大王之下,權力是如此分配支持的,分別是太子夫差監國、大行人伍子胥謀國事、客卿孫武主軍、以及大宰伯嚭主財政內務。

其中與太子關係親密的伯嚭在破郢都鞭楚平王屍,淫令尹子常妻女,爲伯氏一族復仇後開始喪失志向,變得貪財好色起來。他對侈靡的器物十分喜愛,那些美輪美奐的瓷器由太子夫差的宋國夫人帶到吳國後,除吳宮外,大宰的領邑府邸是需求最迫切的。屈無忌只要走他的門路,就能繞過大行人伍子胥和孫武,和趙無恤做些交易,自己也從中獲利。

聊着聊着,屈無忌還說起了吳國此次派人北上的目的,直聽得趙無恤聚精會神。

屈無忌祖上也是楚人,但他對這個母邦卻沒有絲毫的感情。

“楚國遷都鄀地以後,令尹子西改紀其政,楚王也似乎有意振作,故大行人有些擔憂……”

吳國經歷的勝利太多,所以屈無忌說此話時顯得得不以爲然,但趙無恤卻從中聽出了不一樣的東西。楚國雖殘,但他們的潛力,伍子胥和孫武這兩位戰略高手再清楚不過,足夠讓人心生警惕了,於是便推動了這次出使,其目的是與晉國修舊盟!

對趙無恤來說,這應該是件好事。

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1217章 獲麟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一謀臣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439章 靈鵲(上)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934章 天道遠第794章 壁壘第24章 周髀數字第1220章 !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997章 心蕩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4章 單騎走馬第911章 沸鼎(上)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235章 晏平仲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41章 釜底抽薪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651章 大風(8)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770章 死於此!第834章 石渠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60章 與子同浴第996章 楚巫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934章 天道遠第123章食不厭精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770章 死於此!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770章 死於此!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995章 叔侄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911章 沸鼎(上)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646章 大風(3)
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1217章 獲麟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一謀臣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439章 靈鵲(上)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934章 天道遠第794章 壁壘第24章 周髀數字第1220章 !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997章 心蕩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4章 單騎走馬第911章 沸鼎(上)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235章 晏平仲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41章 釜底抽薪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651章 大風(8)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770章 死於此!第834章 石渠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60章 與子同浴第996章 楚巫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934章 天道遠第123章食不厭精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770章 死於此!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770章 死於此!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1050章 軍功爵第995章 叔侄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911章 沸鼎(上)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646章 大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