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哪家的姑娘能吃肉?
收拾出來的野雞並沒有剁成塊,而是找了根繩子拴在雞爪上,倒掛在顧棠屋裡,留作下次吃。
如今這個天氣,也不用怕壞,抹一層鹽,放個三五日還是可以的。
但顧棠沒打算放那麼久,今晚吃兔子,明兒燉雞湯,兩日的功夫就能吃完。
所以,不需要抹鹽,直接掛在屋裡就行。
將焯過水的兔子放到一邊備用,顧棠先用瓦罐蒸了半罐子的米飯,這分量足夠三人吃的。
接下來,顧棠開始準備做兔子時,所用到的調料。
野兔味重,想要壓住那股子味道,調料是必不可少的。
但這裡真沒啥調料,就算有,平民百姓也接觸不到。
最重要的是,顧家這一家子全是奇葩貨。
這一家子的日常吃食基本是以黍麪糊糊爲主,因此,除了鹽以外,其他調料全都省了,一樣都不買。
就連家家都種的姜也都省了,不種,也不吃。
說是種姜佔地方,還不如空出來種菜的好。
逢年過節給親戚做炒菜時,馮氏都是攆着家裡的小輩們,提着一些不值錢的野菜、麩糠等物,出去滿村子找人家換。
臉皮薄的人家忍着不喜給換一些,臉皮厚的,直接擺手說沒有。
換不回來調料,回家肯定是要被馮氏罵一頓。
罵完,馮氏也不說買的事,就那般炒,炒熟放點鹽就行。
這般炒的話,炒素菜還行,但凡炒個肉,那肉腥味飄的滿院子都是!
也是因爲這事,一到逢年過節的時候,旁人家的小子姑娘們,都是滿村溜達串門子,各自找要好的玩伴玩耍嬉鬧。
而顧家的小子姑娘們,則全躲在家裡不敢出去。
無他,丟人,沒臉面出去。
一出去,滿村都是異樣的眼光,有背後指指點點的,也有徑直當面問的。
這村裡不止顧家窮,家家都窮!
既然窮,那咱就老老實實過窮日子,親戚來家,讓吃飽喝足那就已經是全了臉面。
你要是非充場面那也行,你缺什麼你自個兒掏銀子買去,哪有年年滿村溜達換東西的?!
誰稀罕那點野菜和麩糠,誰家沒有?跟你換一把野菜、一把麩糠能幹啥?
顧棠一想起這些事就感覺窒息的慌!
顧家這一羣小子姑娘們,個個都不太正常,個個都有些毛病,她懷疑這全是馮氏的鍋!
這真是老而不死是爲賊,活着就爲了禍害子孫的!
將原主之前存的一些藥材翻出來,顧棠找出豆蔻、丁香、乾薑、白芷、百里香、香葉等。
這些既能當藥材用,又能當調料使。
那些處理好的兔肉,顧棠打算做乾煸兔肉,可看看挑出來的調料,有的並不適合用來做乾煸兔肉。
她咬了咬牙,這時候就不講究這些了。
一樣取一點,打算都加上,只求能壓住野兔的腥臊味就行。
至於會不會破壞口感,眼下她還沒條件考慮這些。
將挑出來的調料同樣放到一邊備用,顧棠攆顧平安回屋拿水拌麩糠喂鹿,自個兒則守在竈房內,一面看守兔肉,一面等她爹回來。
乾煸兔肉要現出鍋纔好吃,要是提前做好煨着,吃起來就差了點。 就這樣守在竈房內等,一直等到申時過半,依舊不見她爹顧連山的影兒。
這個點,是顧家吃晚飯的時辰。
堂屋那邊的馮氏衝着東廂和西廂罵罵咧咧,使喚着顧清、顧蓮、以及顧梅煮飯。
顧棠豎耳聽了一會兒,沒聽到自個兒的名字。
既然沒喊自個兒,那就與她無關。
沒多會,被馮氏點名的顧清、顧蓮、顧梅相繼來到竈房。
原本還算寬敞的竈房,瞬間變得狹小起來。
顧棠擡眼瞅了她們一眼,沒說話,只將爐子往一邊挪了挪。
至於煮好的米飯,她也順手搬到身邊來,哦,還有焯過水的兩隻兔肉、配好的大料等,全都搬到身邊放着,防止某些人行小人行徑。
兔肉就在瓦罐裡大剌剌的放着,上面也沒蓋東西,路過的姐妹三人,垂眸一掃便瞧了個清楚。
剎那間,三人口水氾濫成災,不停的暗中吞嚥起來。
顧家前兩日將煮過肉,顧清、顧蓮姐妹加一起只得了半碗肉湯。
而顧梅受到遷怒,一口肉湯都沒吃上!
算算時間,姐妹三人還是過年的時候得了一小塊豬肉吃。
如今快到年尾了,近一年的時間再未吃過肉。
這會子不饞纔有鬼了。
聽到姐妹三人咽口水的動靜,顧棠頭也不擡,面色如常的拿着小棍,在腳底下畫着玩。
姐妹三人都怕顧棠,顧棠不開口,她們再饞也不敢張口要,只能繼續吞嚥着口水,點燃鍋竈,開始燒水煮糊糊。
糊糊快出鍋時,馮氏邁着小腳走了進來。
顧棠擡頭瞥了一眼,隨即又低下頭,暗中撇了撇嘴。
馮氏每回都算煮糊糊的時間,等糊糊快熟時,就會非常準時的出現在竈房。
她要親眼看着糊糊全部被舀進飯盆裡,一點鍋底都不能剩,要刮乾淨一道倒進飯盆裡。
然後再親眼看着飯盆端進堂屋,最後由她來掌勺分糊糊。
但這回馮氏一進來瞅都沒瞅鍋裡的糊糊一眼,目光全都落在瓦罐裡面的兔肉上。
顧棠會抓兔子野雞等物,馮氏是知道這點的,但以往從未見她抓到過,也從未見她往家拿過。
今兒還是頭回見到顧棠殺兔子吃肉。
你問馮氏饞不饞?
這話問都不用問!
十成十饞的厲害!
雖說前幾日將煮過肉,但那肉就三五兩重,切的再小也沒幾塊,全給了顧老爺子以及顧連升補身子,就連顧天寶都沒撈着吃。
馮氏也是一樣,一塊都沒吃上,只喝了兩碗肉湯解饞。
這會子見到肉,她跟顧清三姐妹一樣,嘴裡的口水咽都咽不盡。
瞅了顧棠一眼,馮氏躊躇了一會兒,最終沒忍住那股子饞勁兒,開口索要起來。
“你爺跟你大伯都病着,兔肉稀罕,吃着也補身子,你趕緊將兔肉做了,等會兒一道端到堂屋去……”
說到這裡,馮氏頓了頓,面上扯出一抹不情願,又道:“知道這是你抓的,少不了你的份,允你留兩塊。
不是奶不上你吃,是這肉本該是家裡的長輩、小子們吃的,你去外頭問問,哪家的姑娘能吃肉?一年到頭的,能得碗肉湯就已是天大的恩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