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

局勢的不斷轉換,朱由檢覺得如果說將這一切寫成小說,他覺得這本書一定十分精彩。

但他不是讀者,而是身在其中的參與者。

呼圖克圖的死因其實並不重要。

對於漠西蒙古察哈爾部的那位叫做達巴拉幹莫名其妙的跳出來承認這一切都是他做的。

朱由檢當然也很樂意不去糾正。

但他明白,這人一樣是草原上的聰明者,藉助機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並且,看起來他成功了。

自從蒙古之戰打響,大明的情報網絡就徹底開始由南方不斷向北邊轉移。

每天來往於京師、邊關、草原的傳信兵數量不斷暴漲。

畢竟每天各種各樣的事情都在草原上發生,而可能每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消息或許都會影響戰爭的走向。

對於這一點所有人都清楚的明白,尤其是對於大明天虎軍的將領來說更是如此。

畢竟所有大明天虎軍的將領其實或多或少都有在大明皇家陸軍學院內學習的經歷。

朱由檢爲了能夠儘快的培養出可堪一用的軍事領導人才。

不惜花費大量的精力,專門整理出大量的軍事類書籍。

在大明皇家陸軍學院內開設了戰略指揮、情報分析等後世纔會有的專業課程。

讓所有想要通過學習正式晉升軍銜的大明天虎軍軍官,都必須來到皇家陸軍學院學習這些課程。

“蒙古的事情一定要從快、從狠,蒙脫現在估計已經推進到那股蒙古騎兵的身後了,告訴他快和狠的同時也要兼顧穩,不能出紕漏!”

“朕要的是一個安定平穩的蒙古,所以多死點人簡直再尋常不過了,不要有心理負擔,大膽去做!”

朱由檢的指示很快便由東廠的廠衛騎着快馬八百里加急送到了蒙脫手中。

接到了朱由檢的指示之後,蒙脫也是頓時明白了自己眼下應當如何去做了。

畢竟這話中大致的意思蒙脫也清楚,就是要他在保證大明天虎軍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儘量保持謹慎,但對蒙古軍隊的圍剿則是可以開始了。

又是那草原之上,時間卻已經進入了秋天,大明天虎軍與現在率領軍隊的達巴拉幹第一次接觸即將到來,兩方在草原上一一列陣排開。

原本達巴拉幹是想要直接和大明進行磋商的,但是想了想現在還沒有試探一番明軍的底子,就直接議和,註定不會撈到什麼好處。

他也聽聞了後金與大明也是簽訂了一系列協議之後才勉強停戰議和。

如今蒙古只有在正面擊潰大明的軍隊,恐怕才能夠獲得比較好的談判條件。

對此,不僅僅是達巴拉幹這麼想,就連麾下的其他蒙古部落的首領同樣認可這個決定。

於是大戰便一觸即發。

由於大明天虎軍並未全部集中在一起前進,這一次與達巴拉幹正面碰上的只是由蒙脫親率的大明天虎軍約兩個步兵師的兵力。

而達巴拉幹同樣如此,大軍主要還是在不斷侵襲韃靼蒙古,這一次與明軍作戰也並非決戰之際。

所以也只率領了不到一萬五千名蒙古鐵騎,但個個都屬於大軍之中的精兵強將。

多半也都是爲當初和韃靼在草原上經過多次作戰的騎兵,有過不少作戰的經驗。

但那畢竟是騎兵與騎兵之間的硬核對抗,與步兵之間的交手,達巴拉幹還是第一次。

可他並未表現出有任何的異樣,並且在內心之中還有些竊喜。

畢竟步兵與騎兵在空曠地帶作戰的話。

那麼在他看來蒙古的鐵騎能夠憑藉着戰馬所帶來的強大沖擊力,輕易的就沖垮明軍步兵方陣,到那時候...

不用想,達巴拉幹也覺得自己註定會是勝券在握,畢竟歷史的經驗告訴達巴拉幹。

在人數相差懸殊的時候騎兵一旦衝破步兵的戰陣。

往往都能夠取得戰鬥的勝利,更別說眼下明軍看起來也只不過有兩萬士兵罷了。

遼闊平坦的草原上,秋風的蕭瑟逐漸席捲這裡,達巴拉幹清楚。

如果不能儘快的解決這股不斷追擊的明軍和一心與漠西蒙古爲敵的大明。

那麼自己在冬季到來之前,註定將會吃不下韃靼蒙古這麼大一根肉骨頭。

可同樣的想法不僅僅是達巴拉幹有,蒙脫也同樣如此。

從夏季到秋季,在草原上已經輾轉近三個月的大明天虎軍如今同樣迫切的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

兩方率軍的主將,都有如此默契的想法,戰爭註定將會無法避免。

“只有打贏,蒙古纔有一統的希望!”

只不過,這只是達巴拉幹一廂情願的念頭而已。

底下的其他蒙古部落首領和一些將領可不這麼想,在他們看來自己和明軍的這一場衝突儘管是有意義的。

但絕對不是說可以隨便用自己手底下的兵力來做無意義的消耗的。

於是,各個都在和自己手底下的騎兵交代。

在衝擊明軍軍陣的時候不要衝在最前面,控制好戰馬的方向和速度。

這一點當然沒有逃得過達巴拉乾的眼睛,但他現如今連蒙古大汗的名頭都還沒有坐上,地位同樣不穩。

只能咬咬牙當作不知道,讓自己麾下的察哈爾部族的騎兵衝鋒在前。

“殺啊!”

“殺明軍啊!隨我衝啊!”

隨着沉重的號角聲音在草原上響起,並伴隨着大量的戰馬的衝鋒而不斷迴盪。

戰爭一觸即發的場面瞬間展露無遺。

而在另外一邊大明天虎軍的士兵軍陣之中,所有將士的表情都無比嚴肅。

他們即將面對的是在之前和後金作戰時候,所面臨的現如今地球地表最強的騎兵衝鋒。

畢竟自古以來這種大範圍的騎兵衝鋒對於步兵來說往往都是滅頂之災。

但現在卻有一點不太相同了!

砰砰砰!

轟轟轟!

轟!

震耳欲聾的炮擊聲音在天虎軍軍陣的最後方響起,蒙脫在此之前就迅速將火炮利用駑馬拉到了平曠的草原之上,用盡最快的速度佈置好炮兵陣地。

當然,在這種草原之上,炮擊之後發射出去的炮彈呈現出最標準的拋物線!

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
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