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

溫軟如玉,幽香在懷。

翻雲覆雨的折騰半宿,朱由檢沒有絲毫的不適。

畢竟雖然心理上眼前的這個女人和自己的交集並不多。

但重活一世,自己也不再是當初那個自己。

像這等細節,朱由檢並不在意。

畢竟他知道,眼前的周皇后可以說是一個徹底的好女人。

也是一個好皇后。

朱由檢不敢想象,如果明朝破滅,這偌大的皇宮,這滿朝的明朝皇親國戚會落得什麼樣的下場。

雖然歷史已經寫明白了,只有身死這一條路。

想想也是,王朝更替留着舊皇族幹嘛?

等着造反添堵麼?

倚坐在牀頭邊沿,朱由檢總覺得手指間差點什麼。

下意識的摸了摸枕頭邊才發現這裡不是後世。

捲菸的出現距離眼下的大明還有很遠。

不抽也好。

自己這個皇帝還沒享幾天福呢。

能多活些日子是好事。

周皇后已經睡着了。

少女的情懷總是那麼讓人沉醉。

想必過不了今夜,皇帝留宿在此一夜的消息就會被有心人傳出去。

但對於此事,自古以來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朱由檢也並不在意。

並且到時候朝堂之上那些整日盯着自己有沒有留下子嗣的官員們也能鬆口氣。

……

“新式科舉利國利民,人人蔘與弘揚大明!”

“學以致用,新舊統一!”

“歡迎廣大學子踊躍報考皇家管理學院!”

“文以興國,武以安邦!歡迎報考大明皇家陸軍學院!”

新式科舉終於迎來了最後一天,所有的學子都如約而至到達了順天府也就是京城。

考點外,無數人翹首以盼。

無數學子也是低着頭默不作聲的看着手中準備的書籍。

今天的考試決定了很多,決定着他們能否達成連過三關進入大學院學習。

只不過緊張的不只是他們。

就連在場負責安保任務的東廠廠衛神色也很是凝重。

朱由檢對待這場考試極其重視,不僅爲其專門搭建了考場。

還專門派出了大量廠衛負責保護考場秩序不受襲擾。

而這一次的監考官陣容也堪稱豪華,不僅內閣的大學士們都在各個考點負責擔任主考官。

還有大明皇家科學院爲數不多的研究員也都魚貫而出,在各個考點巡考。

“鐺鐺鐺!”

還是那熟悉的銅鑼,還是那與之前大致一樣的考場佈局。

“大明新式科舉最後一場!”

“開考!”

主考官宣佈考試開始之後,在場所有的考生統一開始答卷,卷子的內容與之前的差別很大。

第三關並沒有出現所有考生以爲的難如登天的考題。

而是翻開整張卷子。

只在剛開始的卷頭處靜靜的躺着一行字。

“你認爲理想的大明應該是什麼樣?”

朱由檢在最後一關,爲所有學子準備了一道開放性的命題。

而因爲是開放性命題,所以答題人所說的可以儘可能的驚世震俗。

語不驚死人不休是朱由檢最樂意看到的。

不怕你太敢想,就怕你不敢想。

而這一張試卷,也會決定着所有考生的最後成績。

在這場考試之前的所有成績都不重要了,只有拿到那代表考試通過的硃批。

才能代表這一次考試的全面結束。

而考試的閱卷官也只會有一個,那就是朱由檢本人。

雖然閱卷這種事情對朱由檢來說本是一個非常繁重的工作,但是朱由檢也用了一點手段。

提前安排王承恩在宮中尋找了不少機靈的小太監,對所有試卷進行一個初步的篩選。

分批送入東暖閣。

答卷開始,有人胸有成竹提筆便答,有人低頭思索,在一旁的草稿紙上寫寫畫畫,先行羅列。

但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鐺鐺鐺!”

又是三聲銅鑼被敲響,所有考生明白了,不管如何考試已經結束了。

而這些考生剛一走出考場,出去的第一個考生先被遠赴千里前來京城陪同考試的當地官員從人羣中拉了出去。

所有人都在問。

“題目難嗎?”

“考得如何?”

“感覺有把握嗎?”

“能考上嗎?”

這樣的問題不斷浮現在人羣之中,遠處負責巡考的廠衛也是會心一笑,那“有教一方”的金字牌匾誘惑力太大。

是幾乎所有當地官員都無法拒絕的誘惑。

這招牌不僅代表着當地能夠出現一個過三關的學子其成績有多麼的優異。

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夠出現在皇帝的視野裡。

爲臣子的。

最怕的不是等待,不是碌碌無爲。

最怕的是就是被遺忘。

地方官員怎麼能夠沒有一顆向上繼續攀登的心呢?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而今不斷密集的官員考覈制度已經全面展開,只不過因爲今年剛剛開始,到年底纔會有結果。

但現在不努力,指望年底能有個什麼好結果呢?

再者說,他們又不需要和全大明的官員競爭。

我這個縣有金字牌匾。

周圍的幾個縣一個都沒有。

那我不得升官去州里嗎?

考試結束的卷子也被當場密封后送入宮中,在這期間所有考生都在京城靜靜等待。

東暖閣。

朱由檢攜手周皇后,兩人硃砂玉筆正加急批閱所有的試卷。

見到現如今考生的想法,朱由檢不禁會心一笑。

大明人才濟濟,怎能落得國破動盪的下場。

其中有很多的想法,關於軍事,關於民生,關於海防,關於探索世界。

開放性答題的威力是巨大的,幾乎所有考生都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裡找到自己擅長的部分。

在自己擅長的部分提出對未來的構想,如果有構想能夠與後世相契合。

哪怕有很多細微的區別,但只要方向正確,朱由檢都會緩緩的寫上一句!

“考試通過!”

而周皇后在此的用意爲何呢?

那就是再閱,朱由檢的眼光太超前了。

如果有些明明很適合當下,但是未來註定會失敗的東西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問題的話。

那麼就值得獲得一個通過。

而周皇后就是負責在那些被朱由檢判了死刑之後的卷子裡找出這樣的試卷。

而最後,第三關所有沒有通過考試的試卷,還會被送入內閣。

在內閣中,黃立極率領着所有內閣大學士會同吏部進行第三次閱卷。

務必保證不遺漏一個對大明有利的人才!

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
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