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

東廠的速度很快,可以說快到出乎朱由檢的意料。

大量的廠衛一夜間就換上了定製的新軍裝。

不得不說這套成熟的廠衛機制,對於此刻的朱由檢是無比重要的。

數日以來的抽獎翻牌,都沒能獲得更多有用的書籍。

這讓朱由檢有些失落,畢竟現在他唯一能夠依靠的也只有這套系統。

這套衣服是依照訓練手冊中,對於野外戰鬥所打造的服裝。

但這套衣服卻與19世紀帶英的龍蝦裝扮有着極大的差距,似乎系統對於一些落後的地方還是進行了修改。

使得訓練軍裝的整體樣式更接近於後世的野戰衣服,不過上面的花紋就別想了。

目前只能做到統一的淺灰色。

不過爲了加以區分,軍銜制度也隨之應運而生。

但眼下訓練還未結束,所以軍銜還要等待訓練之後纔開始進行頒發。

另外整個京營都進行了統一的重新編排,使得整體的編制與後世大致相同。

十人爲一班,三班爲一排,三排加一個連隊通訊班爲一連,三連加一個連隊預備排爲一營。

一營則爲450人左右,其中還包含各級的軍官和火頭軍。

而三個營構建爲一團,其中額外包含團級的指揮樞紐,大致爲1500人。

最後,整個京營被改製爲一個混合軍,其中每一師包括了6個團,約9000人的一線普通戰鬥部隊,和1000人左右的預備隊以及通訊單位。

合計每師在編應當爲一萬人左右。

京營就被編制爲了兩個師和額外的兩個混合旅,其中一旅大概有兩個團的兵力。

對於東廠做出的按照手冊進行改編的決定,朱由檢還是很認可的。

這樣不只是能夠方便之後的戰爭指揮,更能夠減少現在各種繁雜的軍隊額外負擔。

不過這樣一來,之後如果有作戰的話,後勤保障問題就需要有額外的人手了。

所以朱由檢暫時還是決定在之後。

以一師配合一旅的模式單獨編隊,將訓練成績靠後的士兵統一編入後勤旅內。

只是受限於產量,目前只能給到這些負責京營訓練任務的廠衛們人手一套。

至於京營的大小武官和士兵。

暫時想都別想。

不過後續還是會統一補齊,畢竟只要能夠通過這三個月的訓練。

那麼對於更好的適應接下來後續的米涅步槍換裝,都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快!墨跡什麼?今天跑不完這十公里,誰也別想好過!”

“你們要是丟了咱家的人,輸給了隔壁三連的那幫小子,我告訴你們今晚上就全體準備加練吧。”

手冊內的制度被大量的翻印,下發到了所有負責訓練的廠衛教官手中。

而在朱由檢銀子開路的前提之下,這種不顧成本的訓練方式其實也帶來了大量的經濟壓力。

“你是說京營一天消耗的錢糧就已經達到了一萬兩?”

“回皇爺..微臣哪敢在皇爺面前說謊,這京營自打改制以後,雖然人數有所下降,但那兩三萬人是實打實的啊...”

“要是按照原先那樣的伙食標準自然用不了如此多..可皇爺您規定每天都要有肉蛋蔬菜...還是精磨的大米..這..”

“這還不算每日訓練中..那些兵器的維修和損耗..”

怪不得前世是個人都知道,戰爭是個燒錢的玩意。

此刻朱由檢真是體會到了。

一萬兩銀子還僅僅只是因爲訓練強度提升之後,京營的嘴上吃飯開支。

內帑怎麼能經得住這樣的開支,要知道在朱由檢看來,雖說將士應當在精而不在多。

可如今,偌大的大明其實早就陷入了動盪不安之中。

已熟讀歷史的朱由檢可不想再重演歷史之中,崇禎要求各路兵馬拱衛京師,竟拿不出讓其出動的錢糧。

導致後期被韃子逐一擊破,落得國破下場。

“王伴,傳魏忠賢覲見。”

“遵旨。”

不一會,魏忠賢就從自己的府中急急忙忙的進到宮中。

“皇爺..”

“來了?朕有個事想要問問你。”

“近來這皇城當中,諸位大臣們家中過的可還好啊?”

可還好啊?

魏忠賢站不住了,連忙跪在地上。

“回皇爺..最近東廠不少人手都被抽調去了京營,所以稍微慢了一點,而且有些勳貴...”

見魏忠賢面露難色,朱由檢一下就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這皇城之中的官員們早已結成了千絲萬縷一般的利益集團,而最要命的就是其中有不少都是他老朱家的人。

還有很多都是仰仗着大明開國與朱棣時期靖難時從龍有功之臣留下來的關係戶。

共同導致東廠雖說早已是捨得一身剮,可這遇到皇家的時候,饒是魏忠賢也不禁打怵。

要是他還是原來的九千歲,那麼面對這些皇家子弟倒也沒有如此多的顧忌。

但..現在誰能知道皇爺到底是什麼想法呢?

“朕就知道,你會在這上面遇到問題,朕現在明確的告訴你..乖乖聽話的朕還能和他們念念舊情,下半輩子還能撈個富家翁,再多的你自己清楚,詔獄不是擺設。”

“奴婢遵旨!”

“另外京營那邊還要你多看着點,三個月之內必須要按照手冊上面所寫的,完成所有項目的訓練,考覈不合格的全部給朕派去京師民兵隊!”

“奴婢遵旨!”

“另外明日一早,隨朕一同巡視六部。”

魏忠賢連忙領命,見朱由檢再無其他吩咐,便轉身告退了。

可時間還沒轉到第二天,已經領會了朱由檢意思的魏忠賢可謂徹底放開了,連夜四處抄沒各路官員的家產。

你說你是冤枉的?

你家那十幾個小妾都是自願投奔你的?

你家京師外那萬畝良田都是有根有據的?

沒事不要緊,東廠會把你帶回詔獄慢慢解釋,只要你能說得清楚,那麼也是講理的,秋毫不犯雖然有難度。

但你能說清楚的都會還給你。

可這些官員大臣們能夠說清楚嗎?於是他們對待魏忠賢的態度從原本的怨言怨恨,瞬間轉化成爲了恨不得吞其肉飲其血。

畢竟在他們看來,貪官又不止我一個,爲何對我下手呢?

而皇爺自然不會做這種事情,所以這一切的來源都是魏忠賢,就是因爲這個閹黨矇蔽聖聽,才導致現在大批官員被抄家,被打壓的如此悽慘。

東廠外,也有不要命的官員家養的家丁。

開始走上街頭,往東廠衙門外張貼大字報,其中陳詞之悲憤,饒是朱由檢在看到送入宮內的告示之後也是樂的津津有味。

巡視六部都被延遲了,大批各地的東廠番子都被抽調回來,其中以南京最多。

畢竟,抄出來的錢財之多,饒是魏忠賢都目瞪口呆。

一萬三千萬兩雪花銀,還不算那些難以估價的奢華宅子中的古董字畫、珠寶首飾,以及那高達數十萬畝的土地。

京師官員之富庶,引得朱由檢雷霆震怒,並下令抽調錦衣衛協同辦案,一時間詔獄...都開始住不下了..

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
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