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

手裡有槍又有炮,毛文龍此刻的內心別提有多嘚瑟了。

但作爲主將的氣場和穩重還是讓他再次冷靜了下來,:“行了,行了,都別吵了!”

在場的將領們紛紛安靜了下來。

猶如瞬間按下了暫停鍵..

“這一次朝廷給的這一萬多支火槍,不僅僅是裝備還有大量的彈藥,足夠我們使用,所以這一次本將軍準備徹徹底底的給多鐸準備一份大禮!”

“現在所有人,按照本將軍的指示,下去安排吧!”

“是!”

月黑風高。

金州城內。

儘管率領大軍從朝鮮那邊反覆受委屈的場面裡好不容易逃了出來,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爲皇太極的不待見..

豪格也是整日裡拿着多鐸開玩笑,不斷挖苦..

可多鐸是什麼人?肯在這個時候依舊把賭注押在多爾袞身上的男人,怎麼會在意這樣的屈辱。

此刻的他擔心的只是眼下的金州城有沒有那麼好守..

城內的一間議事廳內,多鐸面色帶着愁容,面前同樣放着一張遼東地圖,只不過比起毛文龍手中用的從大明朝廷帶來的地圖差的不止一截..

“毛文龍爲何還在旅順窩着不動彈?我不相信我多鐸有這樣的本事,能讓他毛文龍聞風而逃,不敢往前一步?”

多鐸此刻正是鬱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原本在他來的路上,聽到的探子報上的消息已經是毛文龍率領皮島的東江軍即將兵臨金州城下。

然而真的當多鐸差點咬斷牙跑到了金州..

毛文龍?

人呢?

東江軍?

在哪呢?

沒有人回答他。

有的只有驚慌失措的金州守備和從旅順匆匆逃脫至此的莽多爾。

而對於丟了旅順城的莽多爾,多鐸並沒有嚴加苛責,更沒有直接一刀了結了莽多爾。

至於原因嘛..

肯定不可能是因爲多鐸慈眉善目,大發善心。

多鐸想通過莽多爾知道那一天,在旅順城內到底發生了什麼,要知道旅順城的易手幾乎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由於旅順城並不只是一座孤城。

還有着一個後金爲數不多的港口,旅順港。

旅順的丟失幾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讓後金一下切斷了很大一部分的對外貿易,當然了..如今在大明的影響下除了偶爾有幾個不要命的倭國商人..基本上也沒人會吃力不討好的來到旅順。

“說說吧,莽多爾你應該知道我能留你一命,不追究你丟掉旅順這一點頂了多大的壓力..”

莽多爾忙不迭的跪在地上向多鐸磕頭。

“謝謝貝勒爺..謝謝貝勒爺..”

誰料多鐸一臉不耐煩的說道:“別整這些,說說那天旅順到底發生了什麼,我相信你莽多爾就算是頭豬!也不可能不到一天就丟了旅順城!”

聞言至此,莽多爾也是跪在地上一臉委屈的說道。

“這股東江軍已經與原來的東江軍有了本質的區別,他們有火炮!而且明軍的火炮極爲犀利,離着城牆還有數裡遠就可以打到城內來,箭矢根本夠不着他們!”

“哦?你說明軍有火炮?你旅順不是也有當年留下來的紅衣大炮嗎?”

多鐸不禁好奇的說道。

多鐸的話無疑是說到了關鍵點所在,與丟失掉的錦州一樣,旅順作爲後金要害城市,一樣配備了紅衣大炮。

可問題出就出在了這紅衣大炮上..

如果說錦州是因爲把會操弄火炮的漢人全都砍了的話..那麼莽多爾是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貝勒爺..那紅衣大炮完全就不是明軍炮火的對手啊!只是一輪齊射,旅順城牆就直接被明軍轟塌了!好幾百人直接被埋在了城牆的廢墟之下啊!”

眼睛咕嚕一轉,瞎話張嘴就來。

莽多爾早都忘記了那所謂的紅衣大炮如今在何處,但他也不敢說直接沒有用到。

而多鐸則是驚奇的說道:“怎麼可能?”,說罷騰的就從鋪滿毛氈的椅子上站了起來..

“貝勒爺..你就是給我一萬個膽子,莽多爾也不敢欺騙您啊..”

多鐸明白了。

瞬間明白了。

因爲在他的意識裡,如果不是因爲巨大的外力影響,旅順城說什麼也不可能會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就丟掉。

“你可看清明軍有那樣的火炮多少門!?”

多鐸此刻內心早已帶上了驚色,出口問道。

“回稟貝勒爺..明軍起碼有火炮近一百門..”

“怪不得,怪不得能在一輪炮擊之後,就讓旅順的城牆都能轟然倒塌...莽多爾啊!你可真是倒了黴了!”

莽多爾更是一肚子苦水,多鐸的話猶如直接說到了他心底裡:“貝勒爺..這明軍的火炮怎麼好端端的就讓我第一個遇到了,這旅順居然能讓明軍下如此重的本錢..”

多鐸並未回話,反而是不斷的看着桌子上的遼東地圖。

許久之後,才從地圖中緩緩擡起頭來..

“完了..完了..錦州不保!”

“快!向大汗快馬送密報,就說多鐸擔心錦州城此刻已被明軍攻破!義州的蒙古人有大麻煩了!”

多鐸連忙出了屋內,衝着外面大聲喊道。

當即就有後金的士兵從旁邊竄了出來,領命前去朝鮮給皇太極帶話。

然而回到屋內的多鐸更加驚慌失措起來..

嘴裡喃喃自語道,:“這哪裡是大明皇帝捨得在旅順下本錢,這明明就是大明如今已經有了雄厚的本錢纔敢於來與我後金開戰啊!”

“這金州...”

滿面愁容的多鐸顧不得跪在地上的莽多爾,騎上快馬直奔所率鑲白旗大軍所駐紮的城中大營..

營門處,駐守的八旗士兵看見了快馬而來的多鐸。

手腳麻利的迅速打開了大營大門,將多鐸放了進去..

“快!所有將領全部起來,所有牛錄額真統統進大帳議事!”

“貝勒爺來了!快!”

“所有牛錄額真以上將領全部到大帳議事!”

“貝勒爺有令!”

多鐸甚至顧不上拴馬,直接從馬背上一躍而下,甩開繮繩給到了一旁負責照看馬匹的馬伕,快步進了大帳之內。

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
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