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

黃立極又來了,這是朱由檢所沒有預料到的,畢竟在不久前他自己剛剛給黃立極安排了不少事情。

按理來說,這位現如今大明的教育部尚書。

是無論如何也沒有工夫再一次來到東暖閣的,可朱由檢見黃立極一臉難色也是沒有多想便開口說道:“朕有些疑惑,黃愛卿臉色如此難看...是不是昨天晚上沒有休息好呢?也不必太過勞累了..愛卿也要注意保重身體啊!”

黃立極有些感激的看了一眼朱由檢,隨即便說道:“臣謝謝陛下關愛!但今天覲見並非是臣有所勞累,而是因爲臣遇到了一件難事..”

“哦?什麼難事又難倒了朕的黃愛卿啊?不如和朕說說?”

從袖口中,將昨天才收到的摺子抽了出來。

黃立極雙手呈上..朱由檢一臉疑惑的接了過來..

就看見那奏摺之中明晃晃的寫着..

:我乃是山東青島府公辦學堂之一的教書先生羅炳晨..

朱由檢看到這內容就是一愣,這哪裡是奏摺..這開頭怎麼看都是一個普通人所寫,畢竟這不僅僅毫無奏摺之格式,更關鍵的是哪裡有剛開始就先交代身份的。

隨後朱由檢繼續看了下去。

“如今...大明朝廷正在上下推行新學教育,在四處設立新學學堂,這些官府開辦的學堂並不收取百姓絲毫銀兩..反而給予補貼,這本就是陛下皇恩浩蕩之舉。”

“我作爲一沒落童生,能夠僅憑藉對新學粗有涉獵,就在此之中當作教書先生,本就是誠惶誠恐...”

“然而,我卻有一問..想要問一問..難道新學教育要在舊朝陋習之下繼續延續嗎?如今民間百姓生活日漸好了..但纏足裹腳之陋習卻開始毒害這些尚且年幼的女童,朝廷並未對此有所禁止,難道真的只能放任於此了嗎?這難道..就是新學教育嗎?”

這樣的質疑,寫了很多,洋洋灑灑貫徹全篇。

朱由檢一邊看,表情卻是越發凝重,一旁的黃立極也是額頭冒汗,不斷的用手中的手帕擦拭,用來緩解自己的緊張。

“呼...”

過了許久。

朱由檢才長嘆一聲,隨後將目光看向了黃立極說道:“朕沒想到的第一件事,是這樣的奏摺會是一個教書先生所寫,言辭犀利..朕都感覺到有些汗顏和羞愧。”

“但朕第二個沒想到的事情便是,這樣的奏摺能夠從山東一路遞到朕的面前,朕又是倍感欣慰!”

畢竟,朱由檢深知在封建統治的時代背景之下。

大明的官員對於粉飾太平,可謂是爐火純青。

自從朱由檢登基以來,大肆革新吏治,對於官員給予了多種考覈,想要升官..那就要摒棄以往的舊思維於不顧!

想要在現在的位置上坐穩,不被別人而取代,那就更是要兢兢業業,決不能有一點紕漏。

現在看來,朱由檢覺得..大明的吏治。

已然是有了風清氣正的模樣,不然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一個小小教書先生遞上來的摺子都不可能到自己的面前。

更何況,這摺子的內容之中,有不少對於朝廷甚至於對他這個皇帝的質疑。

“陛下..臣昨日收到這摺子之後,也是一刻都不敢耽誤..連忙..”黃立極在一旁解釋說道。

而朱由檢則是擺擺手說道:“朕沒有說愛卿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反而朕要誇獎你們,誇獎整個山東的負責教育的官員!都是朕的好臣子,朕要賞他們!”

纏足裹腳..

毫無疑問,陋習!

這樣的風氣絕對不可能再任其滋長下去,更不能夠蔓延在學堂之中。

女孩能夠入學,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由檢知道這些孩子能夠來到學堂之中學習新學,對於未來的大明足以稱之爲改天換地一般的大事。

看起來是小..但背後的影響卻會不斷變得深遠!

“黃愛卿..依你覺得,民間廢除纏足裹腳之事,是對是錯呢?”

移步到東暖閣內的議事廳裡。

朱由檢緩緩開口說道。

一旁的黃立極剛剛抿了一口送上來的茶水,便忙不迭的又一次放了下來。

連忙開口說道:“陛下..依照老臣看來,這民間裹腳之事,還是受了舊制時讀書人和鄉紳地主們的影響,民間纔會以此作爲附庸...紛紛效仿!”

朱由檢點頭,但黃立極並沒說到點子上。

於是繼續等着他開口。

“陛下..臣以爲,此事對大明有利,對百姓有利,婦女裹腳之後幾乎無法勞作,甚至於無法出門行走..甚至到晚年因爲裹了小腳,無法站立!這對於民間來說是絕對不能夠有人繼續效仿的大事!”

朱由檢的換了一副表情,一邊笑着一邊緩緩說道:“愛卿的這番話,與朕心中之所想可謂不謀而合,但朕要說的是..”

“纏足裹腳,既然出自讀書人,那邊要終結於讀書人..俗話說,上若有好,下必附之!”

“擬旨!全大明,廢除纏足裹腳,若是發現!一律問責當地官員,一律以殘害罪論處,此項律法修訂..交由刑部來辦!”

朱由檢的這番話,倒是讓黃立極一驚,有些疑惑的說道:“陛下..此事或許有些操之過急..”

“朕覺得,還有些晚了呢!遲一天,大明的女童就要被殘害一天,朕決不允許看到這一幕再次出現,並且從即日開始..大明修正皇法,裹腳女性一律不得入宮!朕從自己開始改,就不相信他們還敢!”

“老臣,遵旨!”

隔日之後。

京師街頭,再一次因爲《京師日報》上刊登的朱由檢最新的聖旨而熱鬧起來。

大量的衙門官員一臉緊張的穿梭在大街小巷內。

“喂..大娘,開開門啊!你家裡的姑娘是不是裹腳了,可千萬不敢啊!陛下有旨意,大明廢除纏足裹腳,現在可是觸犯大明律的啊!”

一名官員滿頭冒汗的敲着門。

不一會一位婦女打開院門,走了出來..

“啥?我家閨女纏足,這都有人要管?”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五百零三章 多好的練手機會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