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

白蓮教的分支衆多,在內部根據不同的派系、組織方式、教義分爲了不同的名目。

但總的來說都還是在白蓮教的基礎框架之下,其中最爲強盛的便是現如今在山東四處肆虐傳教的無生老母教規模最大。

然而在其他周邊省份,在河南、直隸一帶乃至於福建、江西都有大量的分佈。

這讓這一次的清洗難度不斷的提高,爲此在駱養性到達山東之後就定下了“逐個擊破、分散打擊”的方針。

“父老鄉親們!若是發現有白蓮教的教衆,要在第一時間找到當地衙門報官,一旦有發現故意包庇瞞報者、助紂爲虐者!朝廷一律嚴懲不貸!”

“主動至朝廷各衙門司局或各州縣東廠分處自首者,一律從輕發落!”

宣傳隊伍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在整個山東範圍內鋪開宣講。

駱養性來到山東後,便召集各個州縣的大小官員集體開了會,中心思想就有一個。

那便是這一次針對白蓮教的行動,不是朝廷和東廠、錦衣衛的事情,地方的朝廷也要想盡辦法加以配合,如果內部有官員涉及到白蓮教之中要在第一時間上報。

浩浩蕩蕩的宣傳攻勢剛一開始。

就引起了山東上上下下百姓們的熱議,尤其是在這一次宣傳過程之中不斷冒出的新名詞,例如“僞新學”、“科學”、“僞傳教,實斂財”等都讓百姓們大呼原來如此。

前朝的起義將白蓮教已經推到了風口浪尖,儘管當時朝廷已經下令對於這些起義運動開始一次又一次的剿滅,然而到了崇禎朝居然還敢刺殺朱由檢,最終迎來了這一次的清洗。

山東菏澤境內的一處山澗之中,一大羣從周圍匯聚而來的教衆在此處議事。

其中一人說道:“看來朝廷這一次是真的要將我白蓮教徹底剿滅,絲毫沒有收手的意思。”

“是啊!最近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都被抓了,我等更是已經被人供了出來,朝廷已經繪製了畫像四處通緝。”

衆人議論紛紛。

最終將目光一致看向了刺客爲首的李志祥身上,原本低着頭若有所思的他見此情形。

只得清了清嗓子之後開口說道:“眼下只有一個辦法,可我還在猶豫爾等可否敢於參與到此事之中。”

“哦?只管說!”

“起事!造反!只有這一條路,纔能有出路,朝廷才能投鼠忌器不敢再對我白蓮教進行圍剿。”李志祥說着說着,神情便激動了起來。

“啊!起事?”

“百姓們能夠聽咱們的嗎?”

正在衆人疑惑之際,李志祥搖了搖頭說道:“由不得他們不聽!號召教衆,協助我白蓮教成事者,成事後有高官厚祿,有教主保佑!如若不然!現在就送他們上西天!”

衆人驚訝說道:“殺人?”

李志祥邪邪一笑:“好了!你們也不要裝模作樣了,每年底下有多少人都死於非命!哪裡在乎這一點小事。”

駱養性的動作很快,但白蓮教的動作同樣不慢,定下了起事造反方針之後立刻就開始了籌備和行動。

在歷史上,白蓮教的起義和造反次數數不勝數,儘管幾乎沒有一次成功,但對於當時的朝廷和當地的百姓都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一夜之間。

扯旗造反的白蓮教衆開始了瘋狂聚集,短短數日便已經趁着東廠剛剛開始圍剿的間隙,有了兩萬餘人,其中教衆數千人外都是被裹挾的百姓。

聚集之後也沒有閒着,在這一次負責白蓮教山東起事之人那李志祥的授意之下。

開始不斷的衝擊四處防備空虛的富家大戶,燒燬農舍,對抗朝廷。

數日後。

這股百姓大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數萬人之巨,開始聚集在兗州一帶。

在白蓮教內有意使用各種手段,包括收買人心、分配搶劫來的各種財物的手段之下,一步一步的走向衝擊州縣的路子。

這股不斷壯大的百姓起義,姑且稱之爲起義,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被駱養性所知。

而知道這則消息的駱養性是又驚又臊,爲此大爲光火了一段日子,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將這則消息向朱由檢寫了奏摺。

收到奏摺的朱由檢,簡單閱覽了之後便明白了駱養性的大致意思。

用較爲簡潔的話語來總結的話那便是:“要人!”

要什麼人呢?

當然是目前正在山東駐守的大明山東水師的軍隊了,只不過駱養性並未在奏摺之中直接說明了想要這支軍隊的臨時指揮權。

畢竟作爲錦衣衛指揮使的駱養性還沒有權力來插手到大明的軍事體系之中。

只不過朱由檢卻明顯要看的更加透徹。

沒有指揮權,光是借走大明山東水師恐怕也是無濟於事,儘管山東的百姓叛亂,在白蓮教的蠱惑和煽動之下想要藉機造反。

可目前來看,這些所謂的百姓農民乃至於白蓮教都沒有敢於直接衝擊州府這樣大的城池的勇氣,對於有大明軍隊駐守的城池更是一律繞路。

“給直隸知府王敏傳個旨意,告訴他不要整天搗鼓他那肥皂廠了,給朕清點些直隸的兵馬前往山東,聽從駱養性調配。”

說完後,朱由檢沉思一番後接着說道:“准許自京師調集一個天虎軍的步兵旅前往山東,協同處理此次的白蓮教之亂!”

一旁的王承恩卻接着話說道:“皇上..聽說這一次的白蓮教叛亂有數萬人之多,並且還在不斷的擴大,這一個步兵旅是不是人手少了一些...”

朱由檢卻面色一沉說道:“一個旅還不夠!依朕來看,一個團都是綽綽有餘的。

朕又不是派兵去絞殺百姓,需要那麼多軍隊做什麼?

再者說就算有問題,那可是全副武裝的天虎軍步兵旅,手裡拿着的是新式火器,又不是農村燒火的燒火棍!”

話說的在理,王承恩也連忙收了聲,忙不迭的下去安排了。

反觀魏忠賢那邊,儘管山東由駱養性前去處理,但其他區域的白蓮教卻依舊是由東廠作爲主導,相比於駱養性的手段。

魏忠賢要更加直接。

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
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