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

那官員也是一臉欣喜之色,畢竟第一天就有人送上門來找他們註冊專利,這可是從來沒有想過的好事情啊!

畢竟在今天之前,他們內部曾經討論過無數次。

都以爲要在百姓之中發酵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後,或許纔會有人前來試試水,沒想到這纔剛剛開業不到兩個時辰。

就已經有人拿着東西,主動找上了門。

“那...你先在這裡坐一會,我去給你取來表格,你填寫之後就可以進入到專利註冊的階段了..”

畢竟不是自己的東西,那中年男人還是有些緊張的。

只聽他開口說道:“大人..小民還有一事想要了解一下,這注冊專利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夠申請完成呢?”

那官員先是一愣,隨後就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你先在此等我一下,我找一找...”

官員也是剛剛從商務局被抽調了過來,剛剛搞清楚專利註冊流程的他怎麼能夠估算出..那麼多的步驟全部走完到底需要多長的時間。

過了一會之後,他再一次走了過來說道:“這注冊專利一共分爲很多個步驟,分別是專利申請..然後是我們專利事務局受理..”

那男子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隨後那官員再度說道:“之後就是繳納一百龍元的專利註冊費用,當然..如果你這個專利對於國計民生有着重大用途的話,這項費用是可以完全免除的。”

男子低下頭,看了看自己手中提溜着的那兩個煤油燈,實在想不出這東西和國計民生能夠產生什麼太多的聯繫。

於是尷尬的說道:“大人..繳納銀子沒有問題,那然後呢?”

“然後就是等待我們的手續辦完,隨後再過大概兩年時間,你就可以拿到屬於你的專利證書了!”

剛一說完,那中年男人就顧不上自己的表情,猶如被踩了尾巴的貓一般跳了起來說道:“什麼?兩年時間?這麼長時間過去,我這專利還有什麼作用啊...爲什麼要這麼久啊!”

“你也彆着急,這就是專利事務申請的複雜之處所在,爲了避免有人冒用他人的發明,充當自己的專利..所以我們需要大概兩年左右的時間作爲專利申請的緩衝期,在這個過程之中一旦有人提出與你相同的專利,或者提出證據質疑你的專利無效。”

“那麼專利的申請都會被暫停,需要你專門再一次來到專利事務局,遞交需要補充的資料之後,作出解釋..如果對方的舉報失敗,那麼纔會繼續專利的申請流程...”

這複雜的程序幾乎在瞬間,就將那中年男人雷的不輕,但還是不死心的問道:“那能否快一些呢!我願意多出一點錢!”

“不好意思啊..就算願意多花銀子,我們也不敢收啊...專利申請受理就是一百龍元,多一分我也不會收的!您...還有問題嗎?”

“沒有的話..咱們這會就開始辦理?”

“這..好吧!先辦,先辦!”

剛剛說完話之後,那中年男人就閉上了眼睛,兩年的時間用來註冊專利,一旦自己家中的那工匠發現自己揹着他在這裡將他的技藝註冊了專利。

恐怕一定會來提出疑問的,但那中年男人轉念一想!

當初對方吃不起飯的時候是自己收留的他,如今靠着他多賺一點錢怎麼了..難不成那窮嗖的匠人還真敢來不成?

就這樣,裕隆坊牌新式煤油燈的專利申請,被遞了上去!

往後的一段時間。

每天來到大明專利事務局提出專利申請的人可謂是絡繹不絕,雖然總的人數並不是很多。

這讓剛剛接手專利事務局的局長孫泰高興不已。

“大有可爲啊..如此多的專利,也就代表着越來越多的發明和創意在百姓們的智慧中誕生!”

“大明專利事務局,估計用不了幾年時間,就能夠產生出一大批的專利...”

....

律法。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幾乎是根基一樣的存在,但此刻朱由檢的面前正擺放着厚厚的一大摞《大明律》。

歷史上,大明法規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起到了相當積極的作用,其覆蓋面完善、司法權力相對分散,皇帝對於直接壟斷司法權的情況比較少。

這都是比較有意義的地方。

可朱由檢更加知道,到了明中後期,朝政日漸腐敗,宦官擅權,廠衛橫行,法令鬆弛。

由於條例屢頒,律文名存實亡,加之官吏任意輕重,封建法制備受破壞。

《大明律》是老朱頒佈的,爲了避免後世兒孫擅自修改,所以其留下祖訓,要求後世一字不得更改。

所以後世之君,爲了填不上老朱當初制定大明律時候存在的那些漏洞,也只能想盡辦法來填補了。

比如說,萬曆將《問刑條例》附後,形成《大明律附例》。

就是相當於用打補丁一樣的方式,爲大明律添磚加瓦...朱由檢對此也並沒有什麼意見。

甚至從他登基以來,對於一些律法的修改上面...例如之前將給女性纏足裹腳,視作殘害之罪!

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打補丁來實現的。

而不是在《大明律》之上直接進行修改,不管怎麼說自己這皇帝也是因爲老朱當初打下的江山纔有的坐。

所以朱由檢對此也還是相當謹慎的,本來..《大明律》經過萬曆大修..也就是打了補丁之後。

內部的律法條例已經相對的比較完善了,包括三司會審等制度也算是再一次拉出來在太陽底下晾了晾,算是可以用了。

比如說,大明律法之中最多的一項刑罰。

那就是充軍,只要有人作奸犯科,那很容易就會被判處去邊境充軍,並且要去充軍的還絕不僅僅是自己。

而是分爲了終身和永遠兩種。

終身是,充軍至本人身死。

永遠是本人死後,子孫後代仍需繼續充軍,直至“勾補盡絕”。

大明如今連軍戶制度都被朱由檢逐步廢除,只不過是徒留了一個虛名罷了,這充軍要往哪裡充軍...?

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
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