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

“大人,八旗大軍來了..”

傳話的小兵身穿帶着補丁的破舊繡花鴛鴦戰襖,從遠處跑上城牆,向畢自肅彙報情況。

可邊說着,身體卻抖得像個篩子,而正站立於寧遠關隘之上的畢自肅卻面色沉寂,只是淡淡的迴應了一句知道了。

寧遠關隘之外,八旗大軍可謂來勢洶洶,但馬背之上的八旗兵卻不如往日興奮,因爲率領他們而來的是皇太極。

皇太極此番叩關雖遠看氣勢磅礴,兵鋒頗有要把這寧遠關隘踏平之象,但皇太極心裡卻如同明鏡。

眼下的大清朝,雖看似氣盛至不可一世,頻頻襲擾遼東,意圖謀取中原之地。

可那是大清,不是他皇太極。

滾滾塵埃勒於關外,皇太極率先從軍中驅馬上前,派人喊話畢自肅。

雖是剛剛走馬上任不久的遼東巡撫,可皇太極卻一點都沒有看輕的意思,他知道眼前的這所謂讀書之人,卻是熟讀兵書,頗有將才。

但他一邊是沒有看輕,而另外一邊表情之中也沒有緊張的意思。

將才?

這天下將才還少嗎?

密密麻麻的建奴大軍不斷的在隘口之外變化陣形,令誰都能感受到一絲風雨欲來之龐大壓迫感。

可畢自肅卻清楚,若是這建奴此番真有叩關進京師之意,就不會由皇太極率先領軍,畢竟這先鋒可不是一個好活計。

以皇太極之狡詐,定不可能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城外建奴軍陣之中,隨同皇太極一同上前,所陪同貼身侍衛的還有那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豪格。

“父汗,依兒臣之見,眼前這關寧關隘早已殘破不堪,爲何此番還要如此大張旗鼓前來求和呢?”

“這關寧關隘自然不在我八旗大軍眼裡,想要攻破易如反掌,可攻破之後呢?”

豪格雖疑惑不解,但還是直言了心中所想。

“攻破之後自然就是繼續往下,還有寧遠、濟寧..就是山海關有些麻煩,恐怕要費些氣力,但這也並非不可能啊...”

對於自己的長子,皇太極還是十分愛護的,並且將其視爲滿洲驕傲,其也不負所望成長迅速,而今已經能獨當一面,率一旗之軍作戰。

勇猛異常自然也深受八旗子弟敬佩,敢爲人先也深受八旗子弟愛戴。

“如今的滿洲自然有能力如你所言,易如反掌的攻下這整個遼東,就是破開山海關進到關內去攻打那順天府也不是難事..可豪格你要明白父汗的苦心,這滿洲內可並非鐵板一塊啊...”

這話一出,豪格才似乎回過味來,漸漸明白了皇太極此行之意。

剛剛坐穩的皇太極並非外人看起來那般不可一世,後金的各種利益關係讓皇太極煩不勝煩的同時卻又不得不擔憂。

就這八旗之內都分爲好幾派,更別說那一直與女真互相看不順眼的蒙古還經常趁火打劫,這令皇太極不得不分出手來一邊安撫滿洲內部的各種情緒。

一邊還要與蒙古不斷的磋商,以求換的一個安寧的發展時間。

就連這次來試圖與大明議和,都是皇太極深思熟慮良久之後做出的決定,缺錢少糧的滿洲如今很難經受的住不斷的戰爭了。

雖說向南劫掠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錢糧奴隸,可代價卻也讓皇太極扯着嘴角不哭出聲來。

戰爭哪有不死人的呢,連年的不斷對外征戰,除八旗軍外的滿洲還有多少可堪一用的壯勞力呢?

人都打光了?

還能達成大業嗎?

這是懸在皇太極頭頂之上,所不得不面對的情況。

“傳令下去,叫畢自肅出來迎接大汗聖駕!”

豪格話音剛落,傳令的八旗兵就起身跳於馬背,向着關寧關隘前去傳話了。

見一單騎圈起塵土往城牆之下奔襲,畢自肅也從城牆之上走了下來,重回府衙之中等待着那傳令的建奴到底帶來了些什麼屁話。

“我大清大汗請畢自肅大人出城迎接大汗聖駕!”

傳話的八旗兵話音未落,畢自肅周圍的武將瞬間怒目而視,瞪圓了眼珠子,更有年紀更輕一些的武官直接從腰間抽出了長劍,意圖瞬間把這八旗士兵的人頭都換個位子。

卻沒承想,這八旗兵卻絲毫不懼,嘴角泛起了笑容,神色輕佻的說道:“大汗有令,若是畢大人不出城去迎接,那麼我家大汗將破城之後再請..只不過到那時候,這偌大的關寧城還能有幾個活口就不得而知了..望畢大人審時度勢,做出正確的決斷。”

“你這八旗小廝好膽,安敢在我關寧城內如此大放厥詞,你就不怕我殺了你嘛?”說話的是畢自肅的兄長畢自嚴,見此小兵如此羞辱胞弟,忍不住開口大喝!

“我等皆爲王臣,按理來說遇見天子定當遠迎跪見...”

畢自肅溫和的說出了前半句話,在場衆將官無不心驚,這番話如何能說?難不成?

就連畢自嚴也神色一凝,扭頭看向了自己胞弟。

“可城外的皇太極算個什麼東西!大明朝養的一條野狗罷了!背信棄義,辜負皇恩,數次襲擾我大明無果,還真把自己當成所謂的滿洲王了?讓我畢自肅去迎接他?可以!”

“什麼時候把他頭上的那個肉球摘下來!我畢自肅定當十里相迎,攜我關寧關隘所有將士十里相迎!”

話說罷,畢自肅臉上已然通紅,滿是氣憤,一向以溫和儒雅爲名的畢自肅此刻憤恨異常,若非關寧關隘於大明有天大的保障作用。

是直面韃子的第一道屏障和關隘,畢自肅真想點將列兵,抽出長劍與這韃子在城外大戰一場。

可他不能。

可皇太極就能如他所言那般輕易巧取關寧?

怎麼可能,若真是如此,就不會有今日這一出了,皇太極恐怕將不斷的擴大在遼東的利益之後,就算要和談。

也將叩關之後,連拿數城當作談判籌碼,不斷的爲滿洲謀求利益。

而非像眼下這般,在關隘之外久久徘徊,卻不敢貿然進攻。

關寧鐵騎雖爲籌建,可這關寧關隘卻依舊是大明在遼東的依仗和天險,何況眼下坐鎮此地的是他!

畢自肅!

“你!你你你!你怎敢羞辱我大清大汗!”

“宰了!把人頭從城樓之上扔出去,他皇太極!狼子野心!算個什麼東西!”

剛一說完,畢自嚴便從腰間抽出佩刀,那傳話之兵萬萬沒想到畢自肅竟然不講武德,尚未防備就被畢自嚴一刀砍下了腦袋,頓時血液噴涌。

但衆人皆是馬上取功名的武官,並未有一人察覺有何不適。

而是紛紛只覺痛快!

可痛快之後看向畢自肅的眼神裡還是帶着些擔憂。

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
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