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

這個冬天,如果說有什麼是讓大明百姓感到最爲驚喜的東西,那應該是遍佈街頭的蜂窩煤售賣點了。

其實大明百姓燃燒煤炭取暖的歷史是十分久遠的。

這種可以點燃並且散發出熱量的石煤,儘管在每一年的冬天都會帶走不少百姓的性命,可相比於因爲無錢購買昂貴的木柴來燒火取暖活活凍死。

而那些城中有頭有臉的大戶,也早早採購了不少昂貴的木炭,對於他們而言...石炭沒有在他們的眼裡存在過。

這東西就是無錢的貧苦人家纔會用的。

而今年冬天出現的蜂窩煤卻挽救了不少家庭的冬季取暖不易。

蜂窩煤。

製造簡單,節省燃料,並且能夠充分燃燒。

一般來說不易導致煤氣中毒,並且搭配上專門的煙囪和鐵製煤爐,不僅僅能夠取暖,還可以依靠爐火燒水做飯。

儘管冬季到來。

但大明的海路運輸卻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源源不斷的煤炭從唐山再至長江沿途運輸煤炭。

更何況,蜂窩煤對於煤炭品質和質量的要求其實並不算高,加之如今大明冶煉技術的不斷提高...鐵製品的價格也在不斷走低,不少家庭都能夠承擔得起。

並且這並不是一門不賺錢的買賣,大明供銷局市場在這一次的推廣蜂窩煤炭和鐵皮爐子、鐵皮煙囪的過程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覆蓋幾乎大明所有州縣的供銷網絡讓朱由檢第一次見識了什麼叫做賣貨也可以迅疾如風!

蜂窩煤的迅速推廣,讓整個大明百姓終於看明白了煤炭發展的重要性,而朱由檢也更加堅定了要在明年繼續在礦業開採和鋼鐵冶煉方面的持續投入。

而在另外一邊。

朱由檢對大明朝堂上的不少司局也做了重新的更名,將未來的方向劃歸的更加清晰,比如說之前曾設立的大明皇家財政監察局,現如今已經改名爲大明審計局。

同時成立大明交通局和交通建設集團!

其實相比於煤炭成本而言,如今供銷局市場售賣的蜂窩煤價格其實還是並不算低的,基本上和市面上的石煤處於同一個價格區間,並根據地區不同相互浮動。

這背後,朱由檢其實也有一定的惠民考慮在其中,不然蜂窩煤的價格必定會在短期之內炒到一個很高的價格。

交通局和交通建設集團的成立,標誌着大明另外一件大事即將拉開序幕,那就是現有的大明所有新建、改建的水泥公路將全部併入到交通局之中。

換個說法,朱由檢要開始收過路費了!

當然收取過路費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從經濟角度來看,作爲大明朝廷花費了大量銀錢和人力用在了道路的建設上。

肯定也是要依靠着其賺點錢回來的。

Wωω ☢ⓣⓣⓚⓐⓝ ☢¢〇

於是乎,朱由檢的收費計劃便也開始了,按照最初對於水泥路的使用年限的大概規劃。

朱由檢將整個大明交通網絡現在的預計使用時間設定爲三十年。

在這三十年的時間之內,由朝廷建設的每一條道路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收費...

當然也有例外,對於大規模的軍隊調動、普通百姓借道趕路這種情況都是不用繳費的。

主要收取的就是依靠現有的道路進行商業貿易的商賈們,這些人才是依靠大明交通網絡最多的人,也是對公路破壞最多的人。

明年開始。

大明將繼續在現有的水泥道路上逐步修建起收費站和沿途的驛站、休息處等設施。

收取的收入都用來償還當初公路建設時候的耗費,同時繳納稅收,發放沿途收費人員以及公路養護等固定開支。

可以說這個冬季的朱由檢。

很忙。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春節便到了...大明曆崇禎三年。

也終於在遮遮掩掩之中拉開了序幕,距離春天的到來也不會太過遙遠..大明上下重新凝聚起備戰態勢。

兵器總局和各個後勤保障旅開始按照預定的計劃加大生產,加大軍事裝備的儲備量。

同時大明統計局再一次派遣出大量的統計人員,在全國各地採集當地糧食、煤炭、布匹等這些百姓最基本的生活物資的價格,同時彙報給朝廷。

而朝廷內部的其他部門就會以這個數據作爲依據,尤其是大明供銷局和皇家糧店、大明糧食儲備局等就會適時開始協調調配糧食,推出價格更加低廉的平價糧用來平抑糧食價格。

大明,正以一種欣欣向榮的姿態昂首前進。

同期,大明印刷局成立,下轄刊印審覈司、皇家印刷廠等多個直屬司局,朱由檢開始試點在小範圍內降低大明現有的書籍價格。

並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非法刊印的存在。

大明所有需要印刷的刊物,從即時開始都需要經過大明印刷局的審覈,不然一律不許印刷或者對外銷售。

一經發現,從重處罰。

並且朱由檢也開始保護原創作者們的合法權益,就是說如果你在大明進行創作。

在創作之後首先前往大明印刷局內的著作權司進行註冊,那麼隨後的天下書坊想要印刷你這本書..

那麼都需要徵得你的同意的同時向你支付費用。

否則就是違反律法,同樣要受到嚴懲。

首當其衝第一批開始印刷的便是由皇家科學院大學負責篩選、皇家圖書館負責修訂的各類新學科普類書籍。

開始面向所有大衆百姓進行推廣。

不過爲了避免核心技術的泄露,在這一類基礎的啓蒙類型書籍之中,朱由檢嚴格限定其印刷的內容不得涉及到核心秘密。

並且限定價格..同時嚴禁除大明印刷局自有印刷廠和其他朝廷司局下屬的印刷廠..例如有時候會因爲產量不夠而臨時使用皇明報社的印刷廠外,不得被其他任何民間的書坊私自印刷,更不得對教材進行任何形式的篡改。

朝廷的各項政令,更是從側面說明了朱由檢在崇禎三年要做的各項事情之一就是構建一個合理完善的科學發展體系。

這樣的體系建設,將會讓大明持久受益下去。

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
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三百一十七章 對蒙之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