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

此刻,在京城的宮內,朱由檢和一衆官員正在東暖閣內進行議事,而在場的無不是朱由檢登基以來所器重的官員。

就連謝子華,都在回京述職的路上被朱由檢一把拽了回來,目的,就只有兩個字,議事!

而議事的目的也同樣只有兩個字,利益!

“這一次荷蘭人和帶英人爭鋒相對,朕覺得儘管對於大明現如今的貿易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並不是我們無法接受的!”

“謝子華,朕這一次專門將你弄了回來...資料你也看過了,說說你的看法。”

這位被朱由檢猶如踢皮球一般,好不容易弄清楚了供銷局卻一夜之間又到了東番島的謝子華再一次出現在了東暖閣內。

風雲變化,讓謝子華都感覺到有一些不真切的感覺。

“回稟陛下,臣以爲,儘管荷蘭人走了..但對於大明來說可是實打實的好事,正好可以藉助這一場戰爭,控制南洋更多的地方!順便完成今年要完成的移民計劃!”

聽到謝子華的觀點,率先點頭覺得有道理的正是徐光啓。

這位如今沉迷於農業部尚書官。

現在只要聽到對於海外移民有利。

只要合理,一定支持。

於是乎徐光啓接着話就說道:“陛下,臣以爲也是如此,荷蘭人這不就是明晃晃的將南洋空出來讓給大明瞭嗎?那麼怎麼能夠有不取的道理...”

朱由檢也被徐光啓的這番話給逗笑了,只聽他說道:“徐愛卿啊!你算是徹底整天只想着移民了,只要有利,你就同意是嗎?”

“陛下..您還別說,真是如此!今年的春耕期馬上就要到了,我們在北方的各個省府州縣設立了大量的旱情救助點,只要移民計劃開始,立刻就能夠發動起來!”

朱由檢點了點頭,這一個冬天整個大明幾乎沒有閒着的時候,全部在爲今年春季到來後的移民計劃做準備。

“接下來的一年裡,朕覺得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擴大生產力的同時儘可能的拿下更多的地區,不用完全控制...但一定要留下證據!”

這話,可讓在場不少的大臣聽得有些雲裡霧裡的。

就連坐在一旁的大明廣東水師的廖思偉都沒聽明白,忍不住開口說道:“陛下,臣等實在愚鈍,什麼叫做留下證據呢?”

“安南有不少小國,還有不少依舊是原始的部落生態,也就是土著族...將來這些地方多半都會是大明的版圖,到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證明這塊土地曾經屬於大明!”

嘶..這樣一解釋。

所有人都聽明白了朱由檢話中的意思,也就是說要讓現有的所有土著部族之中全部出現一些“小標誌”。

比如說,在南洋的某一處小島上。

突然出現了漢代就設立在此的一塊石碑,上面刻着這地方在漢代就屬於中原王朝。

絕對是現如今大明不可分割,自古以來的一塊領土!

那麼接下來掌控南洋,起碼在道義上面就站得住腳了....

不過說起來,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幾乎南洋所有的勢力都接觸過大明,這不都是妥妥的鐵證嗎?

至於是不是真實的?

想要提出疑問的話,不妨先和大明的火炮談一談吧!

廖思偉反應過來之後瞬間激動了起來,連忙說道:“陛下,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們大明廣東水師吧!”

“臣一定用平日裡下南洋訓練的機會,順利的完成這個任務!”

見廖思偉神情激動,不少官員都紛紛大笑了起來,徐光啓更是在一旁笑着說道:“那老夫將來的移民計劃,就要仰仗着廖總督了!”

這話,卻讓年齡和徐光啓有着不小差距的廖思偉鬧了個大紅臉,連忙擺手說道:“徐大人!這不是折煞了我啊!可別..可不要這麼說啊!”

東暖閣內,氣氛一瞬間輕鬆了不少。

儘管身爲皇帝,但本質上朱由檢畢竟也算是一個年輕人而已。

只聽他開口說道:“徐愛卿,這種事情回頭你們倆慢慢去聊,但現在朕要說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在場的所有人一瞬間嚴肅了起來。

“接下來,大明將會面臨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事關移民、南洋、關乎大明未來的海洋發展計劃。”

“朕決定在今年對天虎軍繼續展開擴軍計劃,此輪擴軍將招錄十六歲至二十三歲之間的青壯不低於二十個師!如有特殊技能,可逐步向上放寬。”

天虎軍將會再一次擴軍。

這是在場幾乎所有人都已經預料到的一種結果,蒙古平定之後大明將部署在蒙古三個行省的天虎軍就進行過一次召回。

而安南也是如此,原本“借給”平南軍的天虎軍將士們。

無一例外,全部回朝。

就連去年到現在,一直深陷在大清洗之中的倭國,也已經開始逐步的培養起當地的天豹軍倭國軍團,目的也只有一個!

那就是減少大明天虎軍在各地的駐軍數量。

一是爲了穩定大明境內的安寧,二來就是爲了在將來圖謀南洋的時候能夠迅速調集大量有經驗的軍隊。

而不是緊急編練,新兵上戰場磨鍊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應該使用更加合理的方式。

比如說作爲後備兵員補充,或者以輪換的方式來將新兵插入到老兵之中,保持整體戰鬥力沒有明顯下滑。

“陛下!二十個全部都是步兵師嗎?”

開口的是畢自嚴,作爲朱由檢此刻的大管家和錢袋子,掌控皇家國庫的畢自嚴不得不考量開支的問題。

朱由檢說道:“二十個步兵師,除此以外還有相對應的二十個後勤保障旅,並且要在一年時間內!組建至少十個炮兵師,這一次,朕要整個拿下南洋!”

“臣等遵旨!”

...

圖謀南洋,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

朱由檢知道,最多不過兩年時間,荷蘭人和帶英之間的戰爭恐怕就會草草收場,到那時候...

大明,應該具備更加雄厚的底氣。

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
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