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對於朱由檢來說可就真的是血虧到了姥姥家。

當然他其實內心之中對於眼下的所謂世界貿易大國...

西方的那些不入流的玩意也並不是很放在眼裡,此刻的大明其實是充滿着各種各樣的發展潛力的..

大殿之內。

今天朱由檢特地將召見荷蘭人的地點放在了平日裡上朝纔會使用的金鑾大殿之中。

“荷蘭東印度公司普利特伯爵覲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

普利特對於眼前這位皇帝陛下的召見顯得有些迷茫。

畢竟他在早一些的時候其實就已經來過這裡。

但那一次。

他爲荷蘭東印度公司帶來了利潤豐厚的東方貿易的同時。

也將荷蘭與大明徹徹底底的綁在了一起。

最重要的當然就是那個至今都還沒有被大明帝國明確制定法律規定的帝國債券...

但只要荷蘭國內的那些弱智能夠相信這個故事,相信大明帝國這個東方的富庶帝國不會賴賬..

那麼這一切又和他普利特有什麼關係呢?

“你們荷蘭人最近在大明的生意還不錯吧?朕聽說你們也已經準備在京津工業園區內進行投資,準備開設一家制衣廠?”

“回稟大明帝國陛下,的確是這樣的,我們發現大明國內有着大量便宜的紡紗,同時還有這價格低廉但是質量優質的羊毛..

所以我們想要在京津工業園區內開辦工廠,未來這些生產出來的紡織品都會被我們運回歐洲...”

朱由檢假模假樣的點了點頭,其實這件事情上朱由檢早已有所耳聞,並且還特意爲這羣荷蘭商人開了綠燈。

他一點也不相信這些人能夠在大明賺到錢。

當他們砸下大量的銀子之後。

他們就會發現爲什麼自己所生產出來的紡織品爲什麼成本甚至要比大明生產的紡織品的售價還要高..

如果可以用商業手段或者工業品手段來摧毀一個國家...

那麼朱由檢似乎就已經看到了這些往後幾百年都自認爲自己是世界上第一批工業化的歐洲國家..

可能永遠都很難發展自己的工業了..

畢竟在那樣一個社會裡,不賺錢的買賣永遠都不會有人乾的..

更何況,朱由檢還準備在平息眼下的戰爭之後,組織由大明皇家資本爲核心的大明貿易公司。

海外的利益同樣讓朱由檢心動不已...

“朕今天找你來,並不只是說這件事情的,朕主要是想問一下你們荷蘭人,是準備和我大明帝國開戰嗎?”

!!

普利特簡直難以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

眼前這位少年皇帝面色從剛纔的微笑到鐵青,過程堪比他曾經聽說過的大明有一種叫做“變臉”的民間藝術。

可說出的話,同樣讓他感到恐懼和驚慌..

“大明皇帝陛下..我不明白您所說的這句話意思是什麼...荷蘭東印度公司和我們荷蘭商人一直以來在大明都是遵紀守法,按照大明律法進行商業活動的啊...我們萬萬不敢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普利特連忙解釋..

“那你來告訴朕..

臺灣島上面現在爲什麼會出現懸掛着你們荷蘭人國旗的碼頭..甚至還有倉庫、碉堡、生活區,甚至有人在那裡看到了賭場..青樓..”

對於自己公司非要在趕走東亞的葡萄牙人之後,接手他們偷偷瞞着大明設立在臺灣島上的碼頭這件事。

普利特其實是知情的..

但沒有想到,眼前的這位大明帝國皇帝對此居然十分憤怒,一副你要是說不清楚這件事,我大明可就認爲你這是想要和我開戰的態度。

這讓普利特就更加難受起來,站在堂中..

一瞬間都有些啞口無言,但是這並沒有持續太久..

“說啊!給朕好好講一講你們這些荷蘭商人到底在大明是如何遵紀守法做生意的!?”

砰!

朱由檢重重拍了一把手邊的龍椅扶手..

心中確是暗道一句..

“窩草..疼死我了!”

大殿上並不是只有朱由檢和普利特二人,不少新政司局的官員都被朱由檢招呼了過來,臨時搭建起了這樣一個會晤荷蘭人的草臺。

當然這中間最重要的還是禮部的協助,一套規矩流程走下來..讓普利特以爲自己又一次重新來到大明,此刻是代表自己背後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和國家來到的這裡..

不知不覺,甚至被禮部通過這樣的方式..

讓普利特恍惚間成爲了荷蘭在大明的話事人..實際上如果這位老頭能夠再清醒一些,估計就可以分辨出來一些貓膩..

比如..爲什麼這一次只叫了他一個人覲見..

談論的卻都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大事,這些事情真的是他普利特能夠處理的了的事情嗎?

真的是他需要出來面對的嗎?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我謹代表荷蘭東印度公司和我的國家,對您表達深刻的歉意..臺灣島的事情本質上並不是我們在那裡設立的..”

“哦?不是你們?那又會是誰?”朱由檢表情冷冽,淡淡的質問道。

“陛下..這一切都是那些狡猾、骯髒的葡萄牙人做出來的,我們荷蘭商人從來不會入侵或者試圖入侵任何一個國家,佔有他的任何一寸土地..我們只不過是這海上愛好和平的商人而已..”

眼前這位頭髮花白,手中緊緊握着手杖的泰西老頭的無恥程度,也算是大大超乎了朱由檢的意料。

這年頭的荷蘭人,準確說是這年頭所有的歐洲商人..

有一個好東西嗎?

對此朱由檢表示深刻的懷疑,他對此不以爲然。

要知道最早的一批商人那可都是那些願意在海上求生存的漁民,而眼下歐洲的泰西諸國的漁民,那真的是拿起漁網就是漁民..

可要是放下漁網..拿起滑膛火槍和長刀的他們..

活脫脫就是海盜的代名詞..

“如此以來,豈不是說是朕誤會你們了?”

普利特用力的點了點頭,似乎感受到這件事情還有談下去的可能:“大明帝國的皇帝陛下啊..您的才華與睿智讓整個東方都願意爲您傾倒..”

此刻朱由檢的內心..“什麼玩意?”

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
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