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

大明皇家科學院。

後院內的空地之上,正擺放着一臺嶄新制造出的蒸汽機。

而在一旁有着大量的工匠們矚目打量。

“小四哥,這就是咱們兵器總局幫他們皇家科學院做的蒸汽機?”

“那可不,就連我師父都說這蒸汽機將來一定會有大用處,你們可得小心着點別碰壞了,一會陛下都得過來看呢!”

“啊!皇上要來?”

“那可不,這蒸汽機事關京津工業園區的發展大計,將來整個京師都將爲工業化服務,將來整個大明都會是工業化的天下!”

“那小四哥..到底啥是個工業化啊?”

“嘿嘿!其實這個我也不是太懂,這都是在兵器總局聽我師父時不時和徐光啓大人聊天的時候聽到的。”

不一會,朱由檢的龍輦便到了皇家科學院。

見到遠處空地上那臺閃耀着金屬光澤的蒸汽機械,朱由檢走下龍輦的動作都有些顫抖。

映入眼簾的是這臺機械的整體結構在設計上就有着不一般的美感,主要是將膨脹收縮的氣缸和用來冷卻的氣缸相互隔開。

傳動曲柄的設計上面也減少了更多沒有意義的消耗,在整體結構上面對燃料的消耗會更低。

而那位被稱之爲小四哥的年輕人也是整了整衣服,向前走去。

“臣王毅思參見皇上!”

朱由檢見到躬身行禮的王毅思有些感慨。

誰是王毅思?回憶往前拉不了太長時間,王恭廠的破瓦房裡與老王頭同吃同住的學徒小四就是眼前的王毅思。

“不必多禮了,快給朕介紹介紹這新式蒸汽機有何變化。”

“回稟陛下,原本在皇家科學院的圖紙指引下我們生產出了最早的老款蒸汽機,臣稱之爲一號蒸汽機,後來在兵器總局試驗期間雖然大毛病沒有,但小毛病依舊不斷。”

“總體上面表現爲動力較弱、耗費燃料也是極其之快!而今通過新式的改造方式,大明皇家科學院和工部一同指導,今天放在皇上您面前的就是真正可以被派上工業化用途的二代蒸汽機了。”

一旁的衆臣看到眼前的這臺雖四處冒着銀色金屬光澤,但四處還是裹着厚重油污的鐵團實在看不出個所以然。

於是便有一官員說道,:“可否勞煩王大人把這蒸汽機開動起來,讓我等開開眼界?”

此話不僅贏得了周圍官員的附和,更是在無形之中說出了朱由檢心中所想。

“好的..皇上和諸位大人稍稍向後退一些,儘管已經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了,但畢竟這玩意偶爾還是有些不安全的可能。”

朱由檢聞言率先後退。

衆臣見皇上都照做了,自己還能怎麼辦呢?

難不成站在原地不動,比皇上還靠前?

於是紛紛向後退去。

留出足夠的空間來交給王毅思擺弄眼前的這臺蒸汽機。

在王毅思的示意之下,原本避在邊緣處的兵器總局的工匠們紛紛拿起手中的工具向前而來。

“呸!”

一位身着兵器總局制式工作服的男子手拿點火的引子,另一人手持引燃火苗的木柴。

一聲令下。

“點!”

便齊齊向鍋爐內丟去,而這時兩位工匠拿起了準備在一旁的鐵鍬,先是剷起地上稍微碎一些的煤炭塊,然後隨着嗚嗚直冒的黑煙逐漸升起。

隨即便又往裡填上了更大的煤塊。

沒一會,曲軸、飛輪、連桿全部都被帶動起來,而蒸汽機上掛着的飛輪連接着皮帶轉動。

皮帶連接的鏜刀在工匠的把握下緩緩的向前送去,而金屬碎屑被不斷的鏜出,一條合格的槍管膛線就這樣誕生了。

新式蒸汽機的加工速度遠遠快於老式的蒸汽機,原本的蒸汽機由於氣缸設計等原因,在加工時經常由於效率太慢而拖了工匠的後腿。

此刻卻並非如此。

工匠身旁全部都是做過基礎加工的槍管,一個接一個速度轉的飛快,而提前設定好的模具此刻更是派上了大用場。

一個一個不斷的往裡填,那邊一個又一個加工好的槍管從一旁的斜坡滾落。

朱由檢見狀也是大爲欣喜。

“回稟陛下,由於時間匆忙,臣目前只將兵器總局用來加工膛線的機械進行了一番改造,這新式蒸汽機在動力上面要比原有的蒸汽機強了不止一點半點,原來的有時候因爲動力不足還會卡刀。”

“但是現在不僅不卡刀,在兵器總局試驗時,其實可以達到最快同時推進兩把鏜刀的動力,對新式步槍的加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恐怕當這種蒸汽機全面鋪開在兵器總局使用後,新式步槍的加工速度將更上一個臺階..比原來手工利用鏜刀上膛線更是要快上五倍不止。”

王毅思正介紹着,朱由檢就不禁拍手稱快。

“好啊!好啊!”

朱由檢深知,這蒸汽機不僅僅是可以用在生產之上,最關鍵的是對交通方式可以起到很大的變革作用,未來火車、輪船、甚至最原始的汽車都可以使用蒸汽機作爲動力源。

而覆蓋的更不僅僅只是工業,農業、紡織業、工商業都會因此獲益。

“王毅思製造新式蒸汽機有功,即日起調任皇家工業總局任副職局長,全面試點在京津工業園區內的蒸汽機械推廣及更多蒸汽機械的改造。”

從老王頭身後那顫顫巍巍不敢見人的小學徒。

到兵器總局火炮司給老王頭做助手。

再因蒸汽機躍然而上到皇家工業總局副局長。

王毅思的路又何嘗不是朱由檢爲天下喜愛新學、喜愛西學的學子準備的另外一條路。

傳統的科舉考試在大明佔據的比重將越來越低,這一點已經成爲了所有人心中既定的事實。

但未來這些從新式大學院畢業的學生的發展路徑到底應當如何規劃。

其實這一直是很多人猜測的問題。

王毅思沒有上過大學院,卻依舊可以走在很多人的前面。

而那些上過大學院的呢?

“臣..王毅思!謝陛下皇恩!定當不負聖意。”

“好好幹,朕的大明工業化就交給你了!”

感激涕零,難以言表!

歷史從這一刻開始,記載着大明徹底走上了工業化的快車道!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