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

如今大明朝廷的政令響應速度是極快的,大明遼東農墾集團成立的消息很快便被傳了出去,只不過與剛開始商議的不同的是,最終這大明遼東農墾集團被朱由檢暫時劃歸到了徐光啓的農業部旗下。

而在於此同時,大明針對於農墾集團所需的各類農業機械也開始了加緊研製工作。

但受制於橡膠問題,朱由檢也只能想盡一切辦法開始自己的表演。

京師街頭,喧鬧繁華的鬧市之中。

“號外號外!皇上有旨,即日起大明大肆向海外進口橡膠,大明要在一年之內將宮內所有漢白玉地磚換爲橡膠地磚!”

“京師日報!即日起大明進口橡膠免除稅收,即日起民間可自由囤積、買賣、進口海外橡膠!”

“生膠免稅!熟膠減半!大明皇家供銷局、商務局聯合開始收購,皇上責令大明通海商人回程必須購置一定橡膠!”

消息如同被插上了翅膀一般,從大明京師向天津衛,乃至於廣州城都在很短的時間內收到了這則消息。

一時間幾乎大明所有商人的眼睛都如同騰起了精光一般,自古以來投其所好便是最好的貿易方式。

而對於大明來說,只要你售賣的東西能夠投皇帝所好,那麼榮華富貴就在你面前招手。

至於爲什麼這一次作爲皇上的朱由檢如此大張旗鼓的對外宣稱要拿橡膠來裝修宮殿,要拿橡膠來鋪設地磚。

對此朱由檢只能說一句:“橡膠磚...不就是橡膠在倉庫囤積時候的樣子嗎?朕只是給他換個地方。”

升騰的橡膠熱潮。

就在朱由檢這一次有心的推波助瀾下,不斷的走高,不斷的被添上柴火,愈演愈烈!

“聽說了嗎?那些紅毛番子爲了橡膠在海上都已經打起來了,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以及英國人,在海外打的不可開交。”

“就是!就是!”

然而茶館內聊得火熱,其實不少人內心都不以爲然。

畢竟這種橡膠的來源幾乎只有一條路子。

要麼你自己想辦法籌集出海所必須的銀錢,親自前往橡膠的出產地購買。

要麼你就只能夠疏通那些紅毛番子的關係,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賣給你再心甘情願的讓你賺取差價。

當然,這並不現實,於是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內。

市面上的橡膠價格就開始暴漲,但儘管價格漲了,所有爲此感到有些瘋狂的人們卻發現自己根本接觸不到橡膠這種物資。

以朝廷爲首的大明皇家商務局不惜直接動用了大筆荷蘭人認購大明的帝國債券進行購買,而這些看似輕飄飄的帝國債券卻是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實打實的承認的。

不過這也同樣是在朱由檢授意之下所動用的,荷蘭人一天不如一天了,一旦自己的日子都不好過那註定是要對於這一筆大明帝國債券尋求提前兌現以及後續的債券都不繼續承認的方式的。

也就是說,荷蘭人一定會耍賴。

不過熟知歷史的朱由檢還是知道,東方的貿易對於荷蘭人來說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只要能夠讓一艘滿載東方貨物的商船回到歐洲,回到那些泰西諸國,將貨物從碼頭上卸下來。

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再將商船上的貨物進一步的售賣,都能夠在碼頭當即就換成白花花的銀幣。

而現在哪怕是在泰西諸國,最爲流行的也逐漸成爲了大明帝國的龍元。

儘管不少人都知道大明帝國的龍元之中含有不少的金屬鉛。

但並不妨礙其製作精美並且來源是這樣一個龐大的東方帝國,有其作爲背書不少人都選擇了相信。

這種貨幣策略的不斷延展,爲大明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白銀收入,崇禎朝的大明再一次成爲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白銀淨流入國。

類似於直隸肥皂、京津工業園區的紗線、毛氈等輕工業品,也開始源源不斷的踏上了前往泰西諸國的道路。

....

天津衛。

畢自嚴面色沉寂,面前坐着的正是來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多個股東,只聽他們圍繞着議事廳的大圓桌喋喋不休的爭吵着。

這間頗具泰西建築風格的建築是他們在天津衛大手一揮撒下大筆銀錢,專門聘請了大明的民間施工隊伍按照他們所提供的圖紙後修改建造。

只不過按照大明律法規定,建築的高度嚴格按照律法要求進行建設,並且依舊是整個內部不允許使用明黃色等顏色及大明皇家特有的龍紋等花色圖案。

“我覺得!這一次的橡膠熱潮,我們堅決不能夠藉此機會擡高價格!主要是那些西班牙人簡直太可恨了!”

“哦~我的天啊!終於有人注意到他們了,不僅僅是西班牙人就連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武裝商船都在搶奪橡膠種植園!”

“現有的種植園根本不能夠滿足這麼大的產量啊,生膠在今天之前根本沒有多少人需要!”

...

看着這些頭戴假髮,滿臉橫肉,一副臃腫姿態的紅毛番子,畢自嚴簡直一刻都不想在這裡待下去。

但是作爲被朱由檢親自點名,要他前去來和這些商人進行交涉,要在最快的速度內不惜代價囤積到最多的橡膠。

畢自嚴都感覺這件事情上,大明有可能要當冤大頭。

只不過朱由檢和他解釋說:“如今荷蘭已經是日薄西山,說不定哪天就會被拽下神壇,這時候再不花錢出去,可能那些帝國債券就真的成爲廢紙一張了。”

如此一來,畢自嚴頓時覺得自己就是在做怎麼都不會虧本的無本買賣,既然是如此的話那麼就大可不必多加擔憂。

已經榮升爲荷蘭王室親自冊封的荷蘭侯爵的普利特與在場其他荷蘭人的打扮都有着明顯的差異。

他不戴假髮,他不穿那些花裡胡哨的盛裝,只是一身素色長袍加身,要不是怪異的膚色和髮色,不知道的還以爲是一位大明的讀書人坐在這裡。

只見他放下手中的茶杯,開口說道:“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榮耀不可能被任何一個國家來侵犯,不容任何人挑釁,但是...關於這一次的橡膠貿易..”

有些停頓之後,普利特轉頭看向了畢自嚴。

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
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章 內帑存銀,擺駕工部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