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

皇上要出京的消息傳遞的很快,當然了這其中也有不少人大肆推波助瀾,後金這麼多年來對大明的反向滲透,培養了不少的探子,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

可要是一旦有了什麼風吹草動,這些人也會盡全力在其中趁機作亂。

“聽說了嗎?這一次皇上去南京的事?”

京師街頭,一湯麪小攤。

周圍衆人都忙活着吃掉手中的飯,早早繼續去做活。

但人中卻有一面色白淨的小年輕,一副秘密盡在我腹中的姿態,煞有其事的向周圍人說道。

然而此言一出,並不像他所預料的那般。

衆人皆放下碗筷聚攏在他身旁,聽他大吹特吹。

反而是有些冷場。

周圍人竟沒一人願意搭話。

年輕人見狀有些焦急,隨即向旁邊不遠處一人使了個眼色。

只見另外一位年紀稍長一些的中年男人似乎心領神會一般。

開口說道:“皇上下南京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皇上可是大明國的皇上,哪裡不能去呢?”

還好多做了一重打算,不然這故事可就講不下去了。

那年輕人聽到同伴說話,搖頭晃腦的開口:“非也非也啊!這其中緣故頗多!”

這一番故作姿態,終於引起一旁另一人的好奇。

放下手中碗筷說道:“這其中還有什麼其他的說頭?”

“那當然有了,京師日報都沒有一點消息,而京師百姓卻傳的如此廣泛,這背後還能沒點緣故?”

“有何緣故?快快說來聽聽,讓大傢伙也過過耳朵!”

此人的一番話,算是將衆人的目光全部集中起來,大家紛紛投去好奇的神色。

期待着下文。

“聽聞,這是因爲遼東的天虎軍大敗,如今後金的建奴已經快到山海關了!皇上才急忙回到留都南京吶!”

一段話脫口而出,卻引來了周圍大量的目光。

此時已經不僅僅是這一個小小的湯麪小攤,已然周圍但凡聽到的路人都圍了過來。

衆人大驚的同時,有一人開口說道。

“這怎麼可能,前幾日京師日報上還刊登了關於我大明天虎軍第八師在復州大克建奴賊首多鐸呢!怎麼轉眼間就已經丟盔棄甲,建奴快到山海關了?”

“就是,你這小廝莫不是故意造謠,哄騙我等?”

一時間議論紛紛,站在人羣中間的那人不慌不亂的壓了壓手。

衆人的聲音小了一些,只聽他再次開口說道:“這京師日報可是皇上的產業,皇上想讓咱們聽到什麼,咱們不就只能聽到什麼?你說天虎軍在復州擊敗了多鐸?你看到了不成?”

被點到的那人頓時面色漲紅起來,反駁說道:“你難道在山海關外見到建奴了?”

“見到了!我就是見到了!見得真真的!如今後金已經打到家門口了,不然皇上下南京幹什麼,多少年了都沒聽說過皇上出過京城,怎麼眼看在這節骨眼上就一定要出京師呢?諸位...好生想一想,多做打算吧!咱結賬走人咯!”

話說到這時,只見那人拍下幾枚銅錢,從圍觀的人羣之中消失了。

然而這樣的場面卻隨着人們的口口相傳,逐漸演變出越來越多的版本。

什麼後金馬上到京師了。

皇上頂不住要跑了。

大明就快要完蛋了...

諸如此類的話,竟一時間甚囂塵上。

....

嘭!

上好的青花茶杯被朱由檢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頓時碎成一片,四散的瓷片似乎在闡述着朱由檢內心幾乎快壓抑不住的憤怒。

“看來,如今的大明有不少人不想讓朕去南京啊!嗯?”

京師內的消息還是很快的被傳遞到了朱由檢的龍案之上。

然而,這一切可謂與現實出入頗多。

朱由檢第一時間就明白這其中並不是看起來這麼簡單。

東廠初步調查的結果顯示是有心人在其中不斷的推波助瀾,不斷在京師內以訛傳訛。

推動百姓相信這件事情。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情帶來的影響是很深刻的。

一時間大量的百姓紛紛相信了傳言中所說的話。

不僅僅在第一時間將手中大量的銀錢用來購置糧食。

更重要的是有不少的百姓紛紛在大明皇家銀行進行大範圍的擠兌,當然了這種擠兌並不算太過嚴重,因爲大明皇家銀行壓根就沒有在民間進行多少針對於百姓的收儲業務。

可這看似簡單的幾句謠言。

卻讓不少人信以爲真。

一時間就連京師日報的口碑都在一瞬間跌落谷底。

不少人更是憤怒的在皇明報社門前大聲怒吼。

“朝廷走狗!不顧百姓死活!”

這樣的場面讓順天府尹張昶嚇得差點端不住手中的茶杯。

急忙組織人手。

派出大量的衙役守護在朝廷的所有新式司局門口維持秩序。

但這樣的行爲在已經聽信了謠言的百姓眼中,卻成爲了做賊心虛般的行爲。

...

朱由檢接到消息的時候,天色已晚,黃昏已至。

然而京師內的喧鬧卻讓另外一個人步履匆匆,魏忠賢做夢也沒有想到。

真的有人敢在眼下的這個節骨眼上,藉助機會大肆議論皇家事宜,更重要的是還敢捏造如此低劣的謠言。

偏偏!就還有人相信!

到了東暖閣不遠處,魏忠賢用力的平復着自己內心的不安。

不斷的用手中的手帕擦着額頭浮現的汗水。

他知道,這一幕絕對是皇上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這樣的局面出現,勢必會引發龍顏大怒。

他魏忠賢。

也未必能夠在這其中明哲保身。

“皇上...魏公公來了..”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衝着朱由檢輕聲說道。

“叫他進來!”

朱由檢拍了一把龍案,砰!一般的聲音瞬時響起。

讓門外的魏忠賢聽了個正着,一時間內心更是泛起苦水:“千萬別讓咱家抓住這羣造謠的王八蛋!不然,咱家一定叫你們見識見識什麼是咱家的本事!”

然而心中所想歸所想,魏忠賢見王承恩打開房門點了點頭。

便心領神會般的邁步進了東暖閣內,一擡眼便看見了面色鐵青的朱由檢。

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五百章 沒轍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
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五百章 沒轍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