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

被服廠、罐頭廠等大量工廠在這個冬天都開足了馬力,並且由朱由檢親自下的崇禎五年第一道軍令旨意,也明晃晃的被刊登在了大明月報等一衆報紙上。

內容大意,那就只有兩個字,擴軍!

是的..朱由檢決定要繼續擴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方面是因爲在現在這個時代,大明需要足夠的武備才能夠給予海上那些以海盜方式起家的小國以足夠的威懾。

另外一方面,這一次擴軍主要並不是集中在天虎軍,而是以大明山東水師、大明福建水師、大明廣東水師爲主。

其中主要目的也是爲了解決鄭芝龍,鄭家殘餘下來的大量勢力,都需要朝廷給予足夠的編制來給予收納。

當然在這個過程之中,一些渣滓是不可能通過大明徵兵嚴格的背景調查的,一旦曾經有過欺行霸市、作奸犯科的記錄,那麼不好意思...你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行。

還是請你另謀他路,大明的軍隊體系之中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人進入的,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不少的鄭家隨從的水手都紛紛表示不滿。

畢竟在海上討生活的他們怎麼可能沒有這些底子?

但朝廷專門又爲之下了新的政令,那就是在改編過程之中,對於情節輕微、認錯悔罪,能夠接受朝廷教育的可以給予正常對待。

可這有個前提!

那就是你欺壓的對象,一定不能夠是大明百姓,也就是絕對不能夠刀口向裡,對着自己人下過手。

這種是一概要踢出去的。

三大水師的規模如今正在不斷的擴大,尤其是福建水師一直規模都受到了鄭芝龍的影響所以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但是也恰好因爲這個原因,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也受到了最好的補償,隨着移民熱潮的逐漸消退,畢竟冬天已經到來..就算是移民到南洋短時間內也無法大量耕作。

移民司就將原本劃歸給他們的所有鄭家船隻,除過一些固定的來往船隻以外,其他都劃歸給了福建水師。

一瞬間,鳥槍換炮的福建水師可謂規模成爲了大明如今最爲龐大的海軍部隊。

但實際上,山東水師和廣東水師對於福建水師這種暴發戶行爲是打心底裡看不上的,因爲儘管軍艦衆多。

可...蒸汽鐵甲艦呢?

福建水師在蒸汽鐵甲艦的數量上明顯就比不上大明山東水師和後起之秀廣東水師了,不過朝廷也是在不斷的給予支持。

例如說泉州造船廠,總是過一段時間就有新的鐵甲艦下水。

儘管對於這種在歷史上終將要被淘汰的鐵甲艦,朱由檢還是有不小的牴觸心理的,覺得一旦生產的太多將來也是資源浪費。

可隨後,他又主動看開了這一點。

這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會折舊的消耗品,領先時代百年的技術可以讓大明足夠一直用它耀武揚威到報廢。

一來二去,怎麼算都不虧的朱由檢乾脆直接下令,對於蒸汽動力鐵甲艦一方面要進行電氣化的改進款研發,另外一方面在生產的時候也不用太過剋制。

帶英和荷蘭之間的這場爭端一旦結束。

那麼吃了敗仗的荷蘭一定會想盡辦法從全世界薅錢,來彌補自己受到的損失,到那時候大明這個荷蘭全世界最大的欠債人。

一定要給荷蘭一個交代的。

不過短時間內,朱由檢倒是不太操心...大明皇家債券,對於不少荷蘭人來說還是難得一見的珍稀收藏品,並且有着很好的保值性和增值性,這讓比如說帶英、西班牙等國家看着甚至都有些眼紅。

覺得這樣的利息,足夠保證這筆借款不會出現任何虧損的可能,一個古老的帝國願意用自己皇家的名義對外借款。

這簡直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所以荷蘭人手中持有的大明皇家債券,很多都已經通過二級市場,也就是私下交易的方式。

從荷蘭人手中,到了更多其他國家的商人手裡。

畢竟這樣的債券,在全世界都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大明紙幣,並且這種大明紙幣每過一年,還能夠爲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

所以,實際上的大明皇家債券。

其本身的交易價值,早已經超過了其票面價值,這也是荷蘭人爲什麼一直以來都不願意和大明溝通,兌換債券的主要原因。

畢竟在私下交易中,有太多人願意爲這樣的債券支付更多的錢。

誰也不是傻子..所以爲什麼要賣回給大明呢?

....

宮內,朱由檢裹着皮毛大衣,一臉笑意的與周皇后站在宮牆之上,看着白雪皚皚的京城。

朱由檢一臉笑意的開口說道:“朕每每看到在京城上方的這麼多林立的煙囪,總是感覺到一陣溫暖....”

“這是自然..這些煙囪就代表一戶戶人家,一戶戶不用在冬天擔心受苦受凍的人家。”

周皇后輕聲細語的說完話後,接着開口說道:“陛下,你可知這個冬天在京城的收養所內還有多少無家可歸的孩童?”

朱由檢一愣,隨後開口說道:“這應該是順天府衙要操心的事情吧,朕的確是對此有些不太知曉。”

周皇后隨後就說道:“有約三千餘。”

“這麼多?都是之前流民過來的那些孩子嗎?不是已經有了官辦的學堂和收容所進行統一的照顧了嗎?”

“可是這收容所內的條件,不知陛下去過了沒有?”

自從周奎...之後,周皇后將自己大部分的時間一是用在了對於太子的養育上,朱由檢的後宮比較乾淨,也沒有什麼需要來來回回爭鬥的狗屁倒竈的事情。

二來,周皇后就把不少的時間用在了接濟民間的難民孩童上。

“皇后倒是提醒朕了,朕的確是一直都沒去過,京城這些無家可歸的孩童日子應該過得還可以吧..”

“要是比起前些年..的確是好的太多了..”

...

京城第一收養所內,一副張燈結綵的熱鬧景象。

大量的孩童興高采烈的聚在這裡,每一個人凍得通紅的小臉上卻都洋溢着激動的笑容。

“大傢伙都已經到齊了!各位應該明白,今年以來咱們收養所受了皇后殿下多少照顧,所以今年我們也要給皇后殿下送個禮物!”

“要得!但是...我們能夠送什麼呢?皇后殿下在宮中自然是富有四海啊,啥東西沒有見過?”

...

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四十章 宴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
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四十章 宴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