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

心情大好的朱由檢就這樣帶着王承恩和魏忠賢二人出了宮城,但朱由檢知道,就算自己說了要微服私訪換裝出去閒逛。

但負責安保的隨從註定不會是一個少數。

畢竟作爲大明唯一的掌舵者,朱由檢作爲皇上的安全是必須要被保證的..

與上一次與周皇后出宮不同,這一次只有朱由檢帶着兩人出宮而已,相對來說是自由了許多。

大明的京城街頭。

止不住的喧囂與熱鬧,街頭巷尾每一間店鋪基本都是生意火爆,來往的客商之中朱由檢還見到了幾個紅毛商人。

城市的繁華代表着大明的繁盛。

當然作爲皇帝所在的京師若是都一片荒涼,恐怕大明也..

朱由檢喜歡相聲,但現如今相聲更像是評書,沒有後世一唱一和的那種形勢,但朱由檢同樣很喜歡。

說書人的口才極好,抑揚頓挫之中,勾勒出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動故事。

許久之後,醒木一敲。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朱由檢搖了搖頭,說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這是說書人專屬的手藝,畢竟如果不是這樣的話。

一次性都把精彩的地方全都說了。

客人下一次也就不來了。

茶館內來往熱鬧,打荷的、端茶送水、迎來送往,再加上絡繹不絕的客人。

朱由檢心情不錯,從袖口中取出一塊龍元放在桌上便起身走了。

走出茶館。

“江西的事情你們兩人通力配合,有什麼消息第一時間給朕彙報。”

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兩人表情卻頓時嚴肅起來。

閒逛京師的朱由檢並不是心中一點事情都沒有,而是算算日子,他知道..

江西的暴雨,應該停了。

如果歷史上的氣象資料沒有錯的話。

緊隨着這一次暴雨洪澇災害而來的,是逐漸開始蔓延在江西的大旱。

並且這一次的旱情,將會比以前的歷次來的更加兇猛。

不過。

這也和歷史十分符合。

畢竟明末的天氣條件實在是差勁的要命。

這種乾旱還會不斷的層層加碼。

隨着時間推移不斷的愈演愈烈。

“江西的事情,一定要快速解決,不過也不必太過擔心..”朱由檢沉寂了一下,說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畢自嚴前幾日給朕傳了一個消息,說這倭國的德川家光,拿了大明賣給他們的刀劍兵器,有不少流了出去,搞起了海上打劫的買賣,你們二人可知道啊?”

看似在街頭閒逛,漫不經心的朱由檢,口中說出的話卻信息量一個比一個大。

自從茶館出來,朱由檢便已經沒了繼續閒逛的心思。

明擺着周圍不少人都是負責保衛他安全的東廠暗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周圍都快成爲人羣之中的真空地帶了。

再加上,一個少年,身後跟着兩個面相怎麼看都是老頭的男人。

任誰一眼看過去。

都知道朱由檢的身份不一般。

就在這時!

異變突起!

“皇帝小兒!拿你命來!”

不遠處的一菜攤之中。

一年輕女子手持利劍衝了出來。

一白色輕紗拂面,一襲麻布衣裳以爲勁裝。

一看,就是奔着朱由檢而來的。

要麼說魏忠賢乃是大明的特務頭子呢?

反應最爲迅速。

見周圍異象初起之時就一把將朱由檢朝後拽了一把!

並用那尖細的嗓音在第一時間高呼了一句。

“護駕!”

要知道,作爲天子的護衛,那些負責朱由檢安危的東廠廠衛都是千挑萬選,從最精銳的人中脫穎而出。

纔有這樣的機會...能夠作爲皇帝守衛在其身邊。

身手都了不得!

都是快步上前,先擋在朱由檢面前再說。

一陣刀光劍影后,那名襲擊朱由檢的女子便被帶到了朱由檢面前。

誰料,那女人已經被按住,跪在地上時,嘴上卻依舊不依不饒,衝着朱由檢便大聲罵道。

“呸!狗皇帝,真空家鄉!無生老母,你就是殺了我也不會有好下場的!”

女人的這句話,卻讓一旁的魏忠賢頓時皺起了眉頭,彷彿是一瞬間想到了什麼一般。

只見其快步向前,走到那被捉住的女子身邊,直接開口說道:“你!老實和咱家交待,你可是白蓮教派來的?如若不說,就莫怪咱家帶你回東廠了,到那地方再說可就晚了...”

似乎是東廠的威名起到了作用,那女子也不如方纔一般氣焰囂張,而是偏過頭說道:“我什麼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天下要是想要真的太平,這狗皇帝就必須死!”

魏忠賢不可能一直看着這女人在朱由檢面前大放厥詞,只見他擺了擺手。

負責護衛的東廠番子就將這人給帶了下去...

而在魏忠賢身後不遠處的朱由檢,內心裡卻猶如翻江倒海一般。

衝着魏忠賢說道:“方纔那女子,到底是何來路,爲何要取朕的性命。”

“皇爺...根據老奴判斷,這女子應當是白蓮教教衆...至於爲何膽敢行刺皇爺..暫時還不清楚,等東廠審訊後看看能不能得到幾句有用的信息。”

朱由檢點了點頭。

白蓮教的名聲,朱由檢也是略有耳聞,在歷史上白蓮教可謂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其在大片的農村地區,不斷的收攏信衆,蠱惑其參與到各種叛亂、破壞的行動之中。

在民間的不少地方都有着極高的地位。

但自大明立國以來,朱元璋就早早地覺察到白蓮教對於大明政權有着極爲強大的破壞力。

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打壓,已經從明面上轉爲了地下,其勢力範圍也是不斷縮小。

可這暗中傳教,卻讓白蓮教吃盡了苦頭,只能想盡一切辦法在大明四處流竄。

畢竟一旦被發現,那就只有一個下場。

便是被當地的衙門想盡辦法加以剿滅..

“爲何這白蓮教在京師也有信衆,東廠對此可有做過了解?”

朱由檢忍不住疑惑開口問道。

魏忠賢的臉上也帶上了幾分陰色,開口答道:“回稟皇爺..此人絕不可能是京師人士,估計是從其他地方來到京師的..就是不知道爲何此人能夠知道皇爺行跡..”

“東廠對白蓮教也一直在密切監視,不過按理來說,自從朝廷開始在大明進行改制之後..百姓的生活越過越好,不應該再捲土重來的纔對..”

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
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