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

這件事,最終還是由朱由檢拍板定了下來,並且交給了徐光啓,而拿到那本《母豬繁育及產後護理技術精編》的徐光啓,正一臉苦色的坐在農業部之中,不斷翻看。

但隨着他不斷的翻閱,神情也逐漸變得更加嚴肅起來。

書名可能稍顯滑稽,但裡面的內容可是實打實的有用,其中不僅僅詳細介紹了母豬繁育之中的一些技巧問題,更重要的是連人工授精這樣的大殺器都祭了出來。

讓徐光啓不禁感覺彷彿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

喃喃自語般開口說道:“這..這等書籍,皇上到底都是從哪來的啊!”

於是乎,徐光啓立即下定決心。

不僅僅是要完成朱由檢交代的全國範圍內開始設置大量養豬場的任務,最重要的是他還準備在此基礎上一次性解決大明百姓如今肉蛋奶的需求問題。

可技術有了,也得有人不是?

徐光啓以農業部的名義。

在大明月報上刊登了一則招人啓事..

河南。

一家農戶之中,趙虎正一本正經的將自己今天從山上打下來的豬草一點一點的切碎,並且拿出了自己有時候做飯都不捨得用的大鐵鍋。

架火,準備一會熬煮豬食,十里八鄉也只有他一人肯願意拿自家的鐵鍋給豬做吃食。

所以他養的豬往往都比別人長得更大,膘也更厚,就連城裡不少賣肉的屠戶,都喜歡從他手裡買豬,有時候沒有合適的,甚至還願意爲他..的豬而等上一等。

就在趙虎忙活的時候。

只聽他家屋外,有一人正滿臉激動的嚷嚷着招呼他。

趙虎扭過頭,一眼就認出來了那人,便是村上有名的教書先生龐文,現在朝廷給這些往日的窮酸讀書人正了名不說,還給他們安排了給幼童開智識字的差事。

如今的教書先生已經不同於往日那般落魄。

只不過由於以前,這人時常吃不起飯,自己手中寬裕的時候也會接濟一些口糧,可那時候趙虎只不過是爲了想讓他多費心教教自家兒子讀書而已。

“趙虎!趙虎!你在家啊!快過來,有好事找你啊!”

WWW ✿ttκā n ✿¢O

見龐文站在自家院子邊的柵欄外止不住的向裡探頭,趙虎也只好放下手中的活計,不再忙活,轉過頭前去打開家門。

“哎呀!你在家就好,快看看!我手裡拿的是什麼!”龐文神情激動,滿臉通紅的衝着趙虎說道。

然而趙虎卻是一臉苦澀,迴應道:“龐先生..這您也知道,咱是個正經粗人,你這拿着的是什麼我是一點也沒看出來啊!”

龐文聽此也是一拍額頭。

說道:“害!你瞧我這記性,怎麼把這事給忘記了,快來,這是大明月報,是朝廷每個月都會刊發的報紙...得,這不重要我給你說正事..”

“行行行..龐先生..要不您先進來說?”

...

許久過後,龐文連忙灌了一口趙虎給他倒的涼水。

衝着趙虎說道:“聽明白了嗎?這可是好事,能夠上京師爲官的好事!”

誰料。

趙虎卻止不住的搖頭。

“聽不懂..龐先生,您今天來就是爲了這件事嗎?”

“嘿!”龐文一拍大腿,接着說道。

“你這傢伙,怎麼沒聽明白呢?如今朝廷正在全國召集那些有養殖經驗的能手,這十里八鄉誰不知道你趙虎養豬是一絕,養出來的豬個個都是膘肥體厚!我的意思就是想讓你去京師試一試!”

“這..可行嗎?養豬這誰不會啊?靠這也能當官?”

龐文卻正色說道:“這官雖然和你以爲的官員老爺有所區別,但那也是爲朝廷當差,吃皇糧的好差事,我覺得你完全可以去試一試!”

趙虎聽完,有些心動。

但還是心中有些猶豫,遲疑了一會纔再一次開口說道:“這能行嗎?要不還是不去了..去一趟京師要花不少錢呢!”

龐文一聽,頓時急了。

開口便說:“你擔心這個幹嗎?路費不夠,我來給你湊,當初我可沒少吃你家的糧食,現在我混的不錯,有朝廷來月月給我發俸祿讓我教書了,也不能忘了你的情啊!”

“萬一不成...我還有一家老小..”

“我給你看着!給你照顧上還不行嗎?你就說句痛快話,去還是不去..”

龐文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趙虎便也不再扭捏..

應答說道:“去..去!我去還不成嘛!”

一聽這話,龐文頓時臉上有了笑容,說道:“這纔對嘛!就該去試一試,不然你這手藝不就埋沒了!”

...

這樣的招聘啓事,不僅僅是像龐文趙虎這樣的人看到了,就連在宮中翻看報紙的朱由檢同樣也看到了,看完之後,朱由檢都忍不住開口誇讚道。

“這徐光啓!果然腦子活泛,真有他的!”

話說回來,朱由檢還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隨即便招呼一旁的王承恩說道:“遼東聽說還有不少來不及處置的滿人?”

王承恩點點頭應答道:“回皇爺,正是,這天虎軍攻城略地速度太快,這仗還沒怎麼打,遼東的戰事就平了不少,有不少滿人和那些僕從們還留在遼東沒來得及跑。”

朱由檢說道:“這不就是最好的勞動力嗎?給天虎軍傳話,就說是朕親自說的,讓他們把這些人都給朕看好了,別過幾天給朕說全都出意外死了..”

王承恩不解。

開口說道:“皇爺..這是爲何?這滿人不都應該處死嗎?”

朱由檢搖頭,說道:“這滿人也是人,只要是人就能幹活,讓他們死了不是便宜他們了?給徐光啓說,讓他先將一部分的養豬場在遼東開起來,讓這些往日的滿人老爺們也去喂喂豬,爲大明做做事!”

王承恩笑着說道:“皇爺..您這!老奴這就去!”

戰俘將來還會越來越多,朱由檢準備建立一套完善的戰俘收攏機制,在這套機制之中,那些戰爭之後的戰俘最好的改造方法,不應該是直接拉出去砍了。

而是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大明的生產活動之中,爲大明發光發熱。

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五百章 沒轍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六十章 鑄幣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
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五百章 沒轍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六十章 鑄幣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