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

黃永發從黃府大門走出來,門口人滿爲患,聚集了很多過來觀禮的晉商和官僚鄉紳。

他們這次要親眼看着黃永發,把宋家和朱舜踩在腳底,好好的看看朱舜那張臉難看到什麼地步。

“黃員外這一次可要好好的給咱們晉商長長臉。”

“是啊,是啊,黃員外,這次一定要把朱舜那張臉狠狠的踩在地上。”

“那還用說,黃員外以後就是咱們晉商的魁首了,我秦某往後唯黃員外馬首是瞻。”

黃永發一路上聽着一句句舒坦的奉承話,笑呵呵的不停拱手:“諸位放心,有我黃永發在,今天定要那朱舜顏面掃地。”

黃永發帶着烏泱泱一大批晉商和官僚鄉紳,來到宋家棉布鋪子附近,這裡聚集了更多的晉商和官僚鄉紳。

八大晉商裡的其餘七位,家裡再忙也抽空趕了過來,過去不給黃永發面子就不給了,今天要是不來被他給記恨上了,等到女真人入關了,就等着家破人亡吧。

因爲黃家三少爺赴宴那件事,其餘七家晉商老爺的面子,被黃永發狠狠踩在了地上,還故意踏了兩腳,當做了黃永發提高名望的墊腳石。

過去八大晉商都是平等的,現在只要提起八大晉商,誰不說黃永發是魁首。

七位晉商老爺哪裡能咽的下這口氣,但是咽不下也得嚥下去,誰讓黃永發馬上就能得到水力鑽牀和水力紡紗機了。

七位晉商老爺能來就不錯了,想要讓他們主動過寒暄,除非有人用他們全家人的性命做威脅。

黃永發來到了宋家棉布鋪子附近,先是走到了一間茶樓門口,對着二樓喊道:“多謝幾位侍郎過來捧場,黃某改日一定去府上親自道謝。”

晉商和官僚鄉紳們趕緊擡頭看了過去,頓時發出了一片驚呼聲,沒想到這件事竟然驚動了朝廷裡的中樞重臣,黃永發的面子真是大了去了。

黃永發給幾位中樞重臣寒暄了一句話,還是不慌不忙,依次走到七位晉商老爺面前,像是在拍一個後生晚輩拍了拍這七位晉商老爺的肩膀。

這七位晉商老爺的年紀大部分都和黃永發差不多大,有兩位甚至比他還大,其中隱隱成爲魁首的翟堂,已經到了古稀年紀,當他爹都足夠了。

翟堂被這名一個後生晚輩拍了一下肩膀,還在大庭廣衆之下,當着這麼多有頭有臉的權貴面前。

帶着一股子窩囊氣過來的翟老爺子,一口氣沒喘上來,當場氣昏了過去。

黃永發只是不以爲意的笑了笑,從翟老爺子倒在地上的身體上,跨了過去。

囂張到了目中無人的地步。

“黃永........”翟老爺子的孫子掄起拳頭就要衝過去,卻被他老爹用力抱住了:“我兒,不要衝動,黃老賊這麼做就是爲了激怒咱們。”

“好找個藉口滅了翟家,這樣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爲八大晉商的魁首了。”

在場所有的晉商和官僚鄉紳都覺的黃永發這麼做,有些過了,但同時也很期待翟老爺子的孫子衝過去打他一頓。

這樣他們就有藉口教訓翟家,結下一個香火情,方便他們購買黃家板上釘釘的水力紡紗機。

今天,七大晉商徹底成了黃永發的墊腳石,幾位中樞重臣也用自己的地位,心甘情願的送給黃永發一場風光無兩。

一切盡在黃永發的掌握之中,過了今天就沒有八大晉商一說了,只有一大晉商和七姓晉商。

“噼裡啪啦——”

黃永發按照賬房先生們的計算,做完這一切,正了正衣冠,大步走向了宋家鋪子,走向了黃家的輝煌之路。

與此同時,黃永發的長子點燃了編炮,在一陣喜慶的編炮聲響中,黃永發來到了宋家鋪子門口。

黃永發的腦子裡準備了無數腹稿,都是用來狠狠的打朱舜的臉,只有打的越狠,往後他在京城才能吃的越開。

有一篇涉及了朱舜的老孃,有一篇涉及到了朱舜家的祖墳,還有一篇涉及到了朱舜未來的兒子。

直到走到宋家鋪子附近,黃永發還是不知道如何選擇,每一篇都太喜歡了。

就在黃永發準備把三篇腹稿糅雜在一起。

官僚鄉紳等着看朱舜被狠狠踩在家底。

晉商準備猖狂大笑。

所有人突然愣住了。

熱鬧,喜慶,嘈雜,瞬間消失了。

唯有寂靜。

還有鞭炮‘噼裡啪啦’的喜慶響聲。

一直以來只要聽到編炮聲,心裡都會莫名的生出一股喜慶。

如今聽來,卻是那麼的刺耳。

過年般的喜慶,也充滿了譏諷。

宋家鋪子門口。

一排排八尺寬布整齊的壘在門前長街上,漫延而去,不見盡頭。

已然超過了一萬。

朱舜站在門口。

宋家人站在門口。

西法黨人站在門口。

後面,還站着崇禎和王承恩。

此時此刻,心裡爆炸般生出一股痛快,一股前所未有的痛快。

宋家人這段時間遭受的腥風血雨般的批判,西法黨人多年來的鬱郁不得志,還有崇禎和王承恩面對滿朝烏煙瘴氣的憋屈。

一掃而空。

許是太過於痛快了,崇禎甚至用力甩了一下拳頭,大快人心的低聲說了一句:“當浮一大白。”

時間就這麼靜止在這裡。

黃永發,官僚鄉紳,晉商,胸口鬱結煩悶的喘不過氣來,更是說不出話。

朱舜,宋家人,西法黨人,崇禎和王承恩,暢快的享受着這一刻的痛快,不願意說話。

過了不知道多長時間,嘴欠的孫元化,玩味笑着說了一句:“黃員外,要不要驗驗貨。”

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
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