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

利瑪竇湯若望這些西洋人,不遠萬里的來到遠東,可沒那麼好心的是爲了提高大明的科技水平。

利瑪竇湯若望過來的真實目的只有一個,傳播天主教,給大明的高層進行洗禮。

傳授給大明人士關於科學方面的知識,只是湯若望這些傳教士利用科學傳教的一種手段罷了。

張鳳翔派遣心腹管事找到湯若望,邀請他去一趟工部尚書的府邸,二話沒說當場就答應了。

天還沒亮,湯若望就熱情高漲的敲響了工部尚書府邸的大門,喜滋滋的坐在正堂裡等着早朝結束。

王大使和湯若望等到快到晌午的時候,張鳳翔坐着官轎回來了,聽說兩個人都到了,不慌不忙的帶着兩人去了一趟後院的苑林。

張鳳翔穿着緋色錦雞補子官服,坐在湖邊四角亭的繡墩上,慢悠悠的喝着蒙頂石花茶,等着湯若望看完那支線膛燧發槍。

湯若望作爲西學領袖,又是遠東最好的炮廠香山澳炮廠的顧問,在火器領域的地位不比徐光啓差多少。

湯若望仔細觀察了一盞茶的功夫,搖了搖頭說道:“燧發槍不是什麼新鮮東西,西洋早在八十多年前就發明了燧發槍。”

“至於這個膛線的發明就更早了,西洋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就發明了膛線,只是這個東西很不實用,甚至可以說是廢物。”

“因爲膛線的刻畫極其困難,就算是老匠人也要用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刻畫好膛線,難以大規模生產,西洋早在一百多年就放棄了膛線槍。”

張鳳翔聽着湯若望一口一個西洋早在,感覺極爲刺耳,分明是在說大明王朝比起西洋差遠了。

這要是換成曹文詔這種對於大明王朝有着極高忠誠度的臣子,早就一刀劈過去了,容不得別人說大明王朝半點的不是。

張鳳翔僅僅是覺的刺耳而已,在聽到他想要的答案以後,刺耳就變成動聽了,謹慎的又問了一句:“你確定。”

湯若望的心思根部就不在線膛燧發槍上,隨口說了一句確定,喜滋滋的問道:“張尚書這次叫我來,是不是準備接受洗禮,成爲偉大的天主教的一員?”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接受洗禮進入天主教也不是不可以,可惜湯若望給不了張鳳翔想要的東西,不過場面話還是要說的:“這件事稍後再議。”

“湯若望先生要是有時間,這兩天隨本官拜訪一些老友。”

張鳳翔可是當朝的二品尚書,他的老友還能差了,湯若望趕緊作揖道:“有時間,有時間,湯某有的是時間。”

坐在冷板凳上的王大使,瞧見張鳳翔和湯若望在那裡打的火熱,直到談話結束了,都沒有提到他半句,有些心灰意冷。

聽到張鳳翔說是帶着湯若望去見東林黨內部的一些大人物,王大使徹底絕望了,忙活了大半天,還掏了一百兩銀子,最後給別人做了嫁衣。

王大使心裡立即出現了一股怨恨,坐在冷板凳上,越想越是來火,臉色難看的站了起來:“張尚書,下官告辭了。”

張鳳翔不耐煩的擺了擺手,示意王大使趕緊滾蛋,繼續在那熱情的招呼湯若望。

王大使差點氣昏過去,深吸了一口氣,眼底閃過了一絲怨毒: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了。

張鳳翔的餘光一直在注視着王大使,瞥見他突然握緊了拳頭,撫須笑了笑。

湯若望還以爲張鳳翔是對於自己說的洗禮感興趣了,正準備趁熱打鐵,張鳳翔平靜的說道:“今天麻煩湯先生了,咱們改日再聊。”

“管家,送客。”

那名心腹管事把湯若望送出工部尚書府邸,回到後院的四角方亭剛剛站穩,差點跌倒在地上。

只因爲老爺說了一句極其不可思議的話,差點沒把心腹管事給嚇死。

張鳳翔把仿製的鬥彩雞缸杯放在桌子上,撫須笑道:“趕緊去把城外莊子裡的銀子,全部取出來,咱們這一次一定要連本帶利的全部賺回來。”

“嗯,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去把京城的八大晉商找來,就說老爺我要把城外的莊子田產全部抵押出去。”

心腹管事跟了張鳳翔幾十年了,從他還是一個小小的進士,就一直陪在他的身邊,聽說張鳳翔魔障了一樣要把祖產給賣了,差點跪在地上。

心腹管事現在恨不得一刀捅死湯若望,一定是這個該死的傳教士給老爺下了降頭,要不然以老爺的心計權謀,怎麼會幹出這種讓人戳脊梁骨的敗家行爲。

張鳳翔說完這句話都有一盞茶功夫了,心腹管家還是一動不動的站在原地,褐斑老臉上閃過了一絲慍怒:“趕緊去,遲了土地就不值錢了!”

不值錢了?心腹管家像是聽到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話,田產可是比骨董還要值錢的好東西。

可惜老太爺不在了,沒人能勸的了老爺了,心腹管家只能神色恍惚的去找八大晉商了。

張鳳翔看着心腹管事離開的背影,越看越覺的好看,比起青樓裡的頭牌還要好看:“這一次本官要名利雙收。”

“有了王大使這個熟知情況的小人在,晉商們一定會開一盤大賭局,只要朱舜拿不出來一千支線膛槍,晉商就會賠的很慘。”

“商人最重要的就是現銀,沒了現銀還怎麼做生意,到那個時候,就是本官大肆搜刮莊子和田產的時機。”

受到冷落的王大使,果然不出張鳳翔所料的去找了八大晉商其中的一位,堂兄王登庫。

王登庫爲人比較好色,尤其喜歡白日宣淫,王大使走進王家府邸,徑直走到正堂等着堂兄過來。

一炷香以後,八大晉商之一的王登庫看見了堂弟,用手撇了撇小鬍子,眯着小眼睛笑道:“登科,今天怎麼有空來我這裡。”

“你來了正好,兄長正好買了一對上等的揚州瘦馬,要不要一起嚐嚐味道。”

王大使心裡充滿了對於張鳳翔的怨恨,一門心思的想要算計他,哪裡還有心情品嚐揚州瘦馬:“不用了兄長,這次我來是有一場大富貴交給兄長。”

“就是不知道兄長敢不敢接下來。”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