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

王恭廠的匠頭們帶着所有的匠人,罷工了,沒有這些工匠,有再多的水力鑽牀也打造不出一支滑膛燧發槍。

東林黨不愧是在大明朝廷存在最久的黨羽,熬死了齊黨、浙黨、楚黨、閹黨,最終一家獨大的把持了朝政。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命中了朱舜的要害,如果是一般的匠人罷工也就算了,關鍵罷工的都是幹了幾十年手藝精湛的匠頭。

沒了匠頭在指導和監督,普通小匠們很有可能因爲冷骨抽出的不及時,導致冷骨和槍管焊在一起,或者是捲成的槍管厚度不均勻,造成炸膛等等很多問題。

每一名手藝精湛的匠頭,對於王恭廠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沒了匠頭們的支持,王恭廠真的就要停產了。

朱舜即便是收買了普通小匠,也是一羣只會製造廢品的廢物。

手藝這個東西,取不了半點的巧,只能熬時間,沒有個二三十年的經驗積累成不了匠頭。

朱舜似乎陷入了絕境。

此時的朱舜坐在永定河岸邊,端着一個白瓷碗,就着碗裡的井水,悠哉悠哉的吃着手裡的麪餅。

吃完這張麪餅,朱舜的早飯和中午飯算是一起解決了,站起來走向了匠作間。

所有的匠頭們聚集在一個棚子裡,拿着馬吊牌在棚子裡賭錢,反正有東林黨撐腰也不怕朱舜整治他們。

過了這個月,朱舜就不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了,更沒必要怕他了。

其他年輕的小匠們則是站在旁邊看着,不敢去給朱舜幫忙,生怕惹了匠頭不高興,不教給他們手藝了。

得罪了朱舜頂多就吃點苦頭,要是得罪了匠頭,飯碗可就要丟了,畢竟他們的年紀不大,沒有那麼豐富的經驗,不能單獨鑄造鳥銃。

朱舜走過去,說的一句話,讓匠頭們感到可笑:“所有的小匠跟我過來。”

現在沒有匠頭的說話,小匠們哪裡敢過去,擡頭看向了匠頭。

匠頭們不明白朱舜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要收買小匠們,得,就讓他收買好了,回頭讓小匠們把好處送過來就是了。

匠頭們忍不住笑了,朱舜好歹也是當過匠頭的人,還是王恭廠唯一的年輕匠頭,怎麼連這個道理都給忘了。

“去吧,去吧,朱掌廠都發話了,不去的話小心給你們小鞋穿。”

“哈哈,是啊,他現在可不是匠頭了,是王恭廠的掌廠,權利大的很。”

“老趙,理睬他做什麼,馬上就要從王恭廠滾蛋的人了,來來,接着賭錢。”

朱舜沒有在意匠頭們的冷嘲熱諷,爭這些口頭之快沒什麼意思,表情淡然的把所有小匠聚集在了一起。

說的第一句話,頓時在小匠中間引起了騷動:“你們有誰想當匠頭。”

朱舜作爲王恭廠掌廠,確實有提拔人當匠頭的權貴,飽受匠頭各種欺壓的小匠們,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媳婦熬成婆的熬成匠頭。

現在突然聽到說朱舜要提拔他們當匠頭,小匠們全都是躁動了,激動不已的盯着朱舜。

圍在棚子裡的匠頭們,有的在玩馬吊牌賭錢,更多的站在旁邊看着,聽說朱舜要提拔這些小匠們當匠頭,全部都是笑了。

其中一個孫姓匠頭實在是聽不下去,嘲笑道:“你想提拔他們當匠頭,可以,關鍵是他們得有這個本事能夠當得了。”

孫姓匠頭說的這話很在理,就算朱舜提拔他們當匠頭,他們也沒有這個本事幹得了匠頭的活,小匠們自己都是個半吊子,哪裡能指導別人製造鳥銃。

朱舜知道不僅匠頭們不信,就是小匠們自己都沒那個自信,幹得了匠頭的活。

面對這種外面使絆子,內部有人搗鬼的困局,換成任何一個人,就算是明代科學界的第一大佬徐光啓,也是沒有任何辦法。

唯有朱舜可以破解當前這個局面。

工業社會和農業社會最大區別在於,農業社會依仗的是人力,工業社會依仗的物力。

作爲農業社會的大明王朝,無論是鑄造鳥銃,還是甲冑武器,都十分依賴匠人的手藝是好是壞。

工業社會就不一樣了。

朱舜懶的和這幫子老油條廢話,給了小匠們甜棗了,就要給他們大棒了:“你們全部跟我過來,誰敢不來,現在立刻滾蛋。”

朱舜只要還是掌廠,就有權利讓任何一名小匠滾蛋,小匠們擔心丟了自己的飯碗,趕緊跟了過去。

來到永定河河岸邊,除了擺放水力鑽牀的棚子,還有三排大棚子。

朱舜挑選最先跟過來的三十個小匠,來到了擺放水力鑽牀的棚子,拿起一根鐵棍,開始教他們使用水力鑽牀:“你們誰的產量最高,以後誰就是這條線的匠頭了。”

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比起老年人快多了,水力鑽牀又不是很複雜,很容易就上手了。

只用了半天功夫,三十名小匠基本上都學會了水力鑽牀的使用,接下來四百多名小匠們見證了奇蹟般的一幕。

不需要冷骨,不需要敲打,不需要焊接,水力鑽牀就鑽出了一段槍管。

其他人也不能閒着,分別被朱舜帶到了另外三個棚子:“你們負責槍托的打造,誰的產量最多,誰以後就是這條線的匠頭。”

“你們負責打造火簾片、輪機主彈簧、擊發錘這些零部件,砧板旁邊豎着的木板上有圖紙和精度要求,同樣是誰的產量最多,誰就是這條線的匠頭。”

朱舜敢誇下海口說交付一千支鳥銃,也不怕手藝精湛的老匠頭們,撂挑子不幹了。

關鍵就在於工業社會的兩大優勢,量產,廉價,量產大大降低了物品製造對於人的依賴。

朱舜把滑膛燧發槍的製造,一共是分成了四條線,第一條線負責製造槍管,第二條線負責製造槍托,第三條線負責製造零部件。

最後全部彙總到第四條線,負責把前三條線製造的槍管、槍托、零部件,組裝起來。

這樣一來,每個小匠只需要掌握自己那條線所要鑄造的東西,無需像以前那樣,要能熟練掌握鳥銃製造的每一個步驟。

大大降低了一名合格匠人的培養時間,以前需要幾十年才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匠人,現在都不用幾年,幾個月就能熟練的上手了。

王恭廠的小匠們最少都幹了三五年了,有着一定的經驗基礎,只需要兩三天就能輕鬆上手。

朱舜看着永定河河岸邊的四條線,看着熱火朝天賣力幹活的小匠們,心裡出現了一股極大的成就感。

大明的第一條兵工線,建立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八十四章 施粥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十六章 衙蠹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八十四章 施粥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十六章 衙蠹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