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

北平機械總局開始用最快的速度打造高壓蒸汽,天津府的事情也就不需要擔心了,接下來就要等着朱玉藉助高壓蒸汽機把天津府的旱災治理了。

這樣一來,就能把他那個權知兩個字給拿掉,正式成爲天津府知府。

工業派不僅能夠再次拿下一個府的根據地,還能爲即將建造的大明第一座近代化港口,提供最有力的靠山和後盾。

朱舜對於這個天津府知府的重視程度,甚至已經超過了順天府,超過了這個最老也是最穩固的工業派根據地。

因爲天津府是工業派未來面向世界的窗口,也是工業派向西方輸出工業品的戰略起點,萬萬不能有半點的差池。

旱情治理了,天津府知府就拿到手了,這樣一來天津港的建立也就成了順理成章。

有了這個向西方輸出工業品的窗口,工業革命前期爲了發展,沒有任何章法散亂的各種蒸汽工廠,就要好好的梳理一遍。

正式建立重工業中心,輕工業中心,還有隻是一個雛形的化工業中心。

朱舜坐在工業之城的工人會館內,簽署了一張張文書,命令戰略處的賬房們火速前往各個工廠主的家裡把他們全部叫過來。

朱舜在準備建立天津港的時候,就已經有建立重工業中心,輕工業中心,化工業中心的想法了。

便給遠在南洋的各個藩王世子,送去了一封書信。

未來的大明負責生產各種工業品,這些大明養出來的惡犬,就負責去世界各國傾銷工業品和掠奪世界各國的資源。

一個冉冉升起的大明日不落帝國,就會逐步逐步的成立了,這也是英格蘭在未來建立日不落帝國時,用血淚花了一百多年摸索出來的最有效策略。

朱舜直接拿來用,拿來英格蘭用無數英格蘭人性命摸索出來的好東西,一點心裡負擔都沒有。

當朱舜簽署完最後一張文書,太子朱慈郎火急火燎的走了進來,瞧他那着急的樣子估計再這麼下去嘴上都得起火泡了。

朱舜親自給太子太子朱慈烺倒了一杯茶,審視了幾眼問道:“這又發生了什麼是,這麼着急。”

太子朱慈烺一口把手裡的茶水喝乾,有些不符合身份的抹了一下嘴,露出了一張苦瓜臉:“先生,學生是來找你訴苦了。”

訴苦?朱舜點了點頭,示意太子朱慈烺說下去。

太子朱慈烺又倒了一杯茶,又灌了一口,似乎是想用茶水壓下心裡的急火:“學生缺銀子。”

“以前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

“先生也知道,咱們從密雲縣回來以後,建立了一支人民的軍隊。”

“可就是這區區三千人的人民的軍隊,幾乎是把密雲縣所有的課稅榨乾了,這樣還是有很大的缺口。”

密雲縣的土地可不少,還沒有一點隱瞞和詭寄,全部都是丈量釐清了交給了太子朱慈烺。

是爲了土改發源地的老百姓着想,收的賦稅達到了低的令人髮指的十抽一,但每年能夠收上來的糧食也很多了。

畢竟,這個十抽一的課稅,是在千斤雜交水稻和產量更多的土豆的基礎上收取。

太子朱慈烺看出了先生的疑問,苦着一張臉,開始算一筆賬了:“首先是這個軍餉問題。”

“軍隊在前面和敵人拼死拼活的打仗,咱們什麼錢都能省,就這個銀子不能省。”

“民軍的步兵軍餉,學生當初是和先生一起敲定的,每個月是四兩銀子。”

“一年下來就是四十八兩銀子,算上年底的二兩銀子犒賞,一共就是五十兩銀子。”

對於民軍步兵的軍餉,確實是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還是朱舜一力促成了提高士兵們的待遇。

說完民兵步兵的軍餉,太子朱慈烺似乎是沒有心情說下去了,拿出了一本桑皮紙賬本交給了朱舜。

朱舜翻開賬本,仔細的看了起來。

爲了提高民軍的戰鬥能力,也是爲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民軍除了正常的操練以外,每個月還要進行一百次的實彈射擊。

鬥米式步槍的使用壽命是二百發,也就是說一支鬥米式步槍可以用兩個月,一年下來就是六支鬥米式步槍。

大明軍火公司對於鬥米式步槍的定價是十兩銀子,這是針對於藩王世子們的定價。

建立民軍的太子朱慈郎畢竟是自己人,也是工業革命的領頭人之一,價錢上就腰斬了一半。

只要五兩銀子一隻,這麼一來,每年的鬥米式步槍消耗就是三十兩銀子。

民軍進行實彈操練,除了要消耗鬥米式步槍以外,還對火藥和鉛彈的消耗量極大。

硝石、硫磺、木炭製作而成的火藥,一斤大概能夠使用十次,每斤是一分四釐銀子。

一支鬥米式步槍消耗的火藥就是二錢八分銀子,一年下來就是一兩六錢八分銀子。

一斤鉛彈大概能夠使用十二三次,一斤的價錢是三分三釐銀子,一支鬥米式步槍的消耗就是五錢二分八釐銀子。

一年下來,鉛彈的消耗就是三兩一錢六分八釐銀子。

火藥和鉛彈的總消耗,每年就是五兩銀子左右。

除了這些以外,民軍的軍襖、油、鹽、柴等等消耗在十五兩銀子。

最後還有一個消耗的大頭,那就是糧食。

正常人每年大概能吃十五石糧食,民軍的配糧是十八石,糧食是自產自銷,就不能用市價一兩多銀子一石來珠算了。

雖然是自產自銷,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但民軍步兵們總不能只吃糧食不吃肉菜,這樣對於他們的高強度體格操練是不利的。

糧食加上肉菜,還有在一些特定時候的酒水犒賞,一名民軍步兵每年的糧食消耗就是二十兩銀子。

朱舜把這個桑皮紙賬本翻到最後,看到了最終的數目,民軍養一名步兵每年的成本消耗在一百二十兩銀子。

民軍總共是有三千人,不算對於陸軍講武堂官兵們的培養和銀子投入,光是這些最底層的步兵每年就需要三十六萬兩銀子。

朱舜看到最後的這個數目,終於是明白太子了爲什麼這麼一張苦瓜臉了,依靠密雲縣的課稅確實是不夠。

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
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