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

順天府最北,密雲縣。

密雲位於中原平川與燕山山脈的交界地帶,遼闊的燕山山脈橫亙在密雲縣北郊,僅有一條古北口峽谷通往北方草原。

密雲縣因此成爲北直隸通往北方草原的重要門戶,擁有京師鎖鑰之稱。

作爲拱衛京師的北方重鎮要津,潮河從中奔流穿過的古北口,設立了足足兩個衛所。

知縣身爲地方上的土皇帝,在縣內的吃穿用度說不上雲錦玉帶,也能穿戴一身綢緞團花紋右衽衣。

密雲南郊,湯水和潮河的交匯處。

田野邊緣的涼棚裡。

新任密雲知縣卻穿着一件青布直綴,頭戴一頂竹笠,腳上穿着一雙黑布鞋,還沾滿了泥水。

哪裡是一位上萬老百姓生殺大權的一縣土皇帝,分明是鄉野間的貧寒百姓。

密雲知縣朱玉依舊是脣紅齒白,不過曬黑了很多,也瘦了。

但整個人的精氣神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王恭廠擔任掌廠時還有幾分富家公子哥的做派,透露着一股子輕浮。

現在渾身上下只透露着一種氣息,務實。

精氣神更是前所未有的飽滿,如一株沉甸甸的稻穗。

朱玉站在涼棚裡,拿着一個缺口白瓷碗,喝着井水,望向遠處平整成一個個方塊的田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笑容裡還有幾分沉痛。

崇禎七年。

朱玉輕車簡行騎着大伯硬塞到他手裡的小毛驢,老爹偷偷塞給他的五百兩銀子,孃親裝了一大包袱的蜜餞糕點,還有二伯臨走以前親手鍛造的一口雁翎刀。

要不是朱玉強烈的拒絕,兄長朱金還會塞給他幾名美貌伎人,當做使喚丫鬟。

帶着一家人滿滿關心,前往了北方密雲縣。

朱玉家裡以前也很窮苦,但勉強還過的去,仗着老爹在京師做牙人日子還能吃飽飯。

抵達了密雲縣,朱玉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窮苦。

縣內只有一條東市街,勉強稱得上街道,店鋪破敗不堪,有幾處店鋪還是隨時都會倒的樣子,用幾根木樁撐着屋樑。

密雲縣因爲有着抵禦北方蒙古韃子和滿腔八旗兵的重任,城池修築的還算挺大,但除了這條街道以外,其他大片的地方全是荒地。

朱玉騎着小毛驢前往縣衙,土路兩邊隨處可見骨瘦如柴的貧苦百姓,其中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女孩,讓他感到了極大的震撼。

小女孩都不能說是骨瘦如柴了,全身上下沒有一兩肉,活脫脫就像是一個披着人皮的骷髏,肚子很大。

朱玉知道她這不是懷孕了,而是吃觀音土吃的肚子發脹,看起來就像是懷孕了。

朱玉實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從包袱裡拿出了幾個蜜餞給了小女孩,可是她卻連咬動蜜餞的力氣都沒了。

雙手捧着吃的,卻活活給餓死了。

朱玉給過蜜餞便趕着去縣衙遞交公文了,沒看到這一幕。

給過小女孩蜜餞以後,立即就圍上來一大批骨瘦如柴的女人,年紀有大有小甚至還有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婦人。

也不是討要蜜餞,詢問朱玉要不要快活一把,只要半個麪餅。

要不是朱玉身邊有大哥塞給他的一個班的步槍兵,手持鬥米式步槍在四周護衛,這些骨瘦如柴的女人當場都能強行與朱玉發生一些勾當。

朱玉的臉色當即有些難看,自己治下的老百姓怎麼這麼的風氣敗壞,厲聲喝道:“本堂尊是本縣的知縣,快快閃開。”

骨瘦如柴的女人們聽聞是本縣知縣,一個個嚇的趕緊給朱玉磕頭,希望堂尊老爺饒了她們。

朱玉只是一時心生怒氣,沒想到密雲縣的貧寒百姓對於官吏這麼畏懼,要知道在京師有些貧寒老婦人見了五品大官都敢不避讓。

只能儘快離開這裡,加快速度前往了縣衙。

密雲縣的縣衙也讓朱玉失望了,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沒有半點衙門該有的威儀。

衙門大門上的牌匾掛着蜘蛛網,裡面也是破破爛爛,還不如一些小太監偷偷修築的壽藏處寺廟。

朱玉走下小毛驢,這匹皇上御賜預示着大兄開始崛起的小毛驢,走進了衙門大堂。

裡面只剩下一個爲民請命的牌匾,其他水火棍等木製衙具全都沒了,整個衙門大堂內空落落的。

幾根柱子上還有刀斧劈砍的痕跡,應該是被人砍了當柴燒了。

聽到有動靜,一名六房掌案模樣的白髮文吏穿着一件帶着補丁的皁隸服,從大堂後面走了出來,有氣無力的說道:“這裡沒什麼可砍的柴禾了,你還是回去吧。”

朱玉拿出任命文書和知縣大印交給了白髮文吏,客氣的說道:“這位老先生,本堂尊是本縣的新任知縣。”

白髮文吏也沒接過來任命文書和知縣大印,看向朱玉的眼神很奇怪,居然帶着一絲憐憫,嘆了一口氣說道:“堂尊想必是在官場得罪了什麼人吧。”

“既然來了,就慢慢熬上幾年,總有機會離開這裡的。”

朱玉跟着白髮文吏走向後面的公廨,兩名步槍兵跟在身邊,剩下的八名步槍兵自發的開始打掃破敗縣衙。

後面的公廨也是破破爛爛,朱玉爲了能儘快融入這裡,閒聊了兩句。

突然僵在原地,久久沒能挪開腳步。

剛纔被他呵斥的骨瘦如柴女人們,全是北方兩個衛所漕河所、密雲後衛的軍戶家眷,日子實在活不下去了纔出來做些暗門子生意。

朱玉不敢相信,那些爲大明駐守國門的軍士們,家眷竟然淪落到要去當娼妓,這對大明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想到朝堂上那些東林黨人整天就知道吵架彈劾,爲自身爭取利益,根本不會理睬這等‘小事’,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難怪大兄說過一句大明氣數已盡,當時他還很奇怪京師這麼繁華,大明怎麼就氣數已盡了。

直到現在朱玉還不是不相信,卻有了一絲動搖。

朱玉沒有繼續寒暄,放下手裡的包袱便離開了縣衙,帶上四名步槍兵去鄉野體察民情了。

因爲沒穿官服,各個村莊的里長只是以爲他是富家少爺,沒去低三下四的伺候,只是安排一名親隨去盯着這名富家少爺在作甚。

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
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