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

傍晚,京師大學堂籬笆院內的一張長條桌子上,擺放着一盆盆的酒菜,全是工廠主朱壽親自下廚做的,滿滿的北菜風格。

朱舜爲了慶祝宋氏飛梭織布機的誕生,花費的銀子可不少,十斤豬肉就花了二兩多銀子,還有兩隻鵝,兩隻雞,五斤河間驢肉等等。

其中拿來壓軸的燕窩菜,更是高達八錢銀子一斤,放在平時朱舜難等捨得吃這麼昂貴的東西,今天可就不一樣了,買了足足三斤,花了二兩四錢銀子。

宋老爺子和宋應星早早就過來了,宋老爺子坐在長條桌子的主位,朗聲大笑的說着當初皇帝怎麼求他讓宋家老幺出山。

工廠主朱壽和不請自來的呂員外周員外,聽的一愣一愣的,匠頭朱忠仁則是一臉的不屑,再有本事也不是官,自家兒子可是正九品大使。

朱舜坐在永定河邊上的一個木墩上,看着一直不說話的宋士慧,準備安慰他幾句。

宋士慧很好面子,臉皮又薄,兄弟倆一起進的京師大學堂,舍弟已經發明出新式織布機了,他連一畝地還沒有壟好。

朱舜拿出一個布袋子,裝着一分五釐銀子一斤的柿餅,掏出一個放在大弟子手裡:“士慧,從你第一天進入京師大學堂開始。”

“先生大概就知道你要想要幹什麼了,士意想要通過發明出來新式織布機,讓宋氏作坊更賺錢。”

“你應該是想要發明一種堪比松江府紫色棉花的新型棉花,爲師說的不錯吧。”

宋士慧點了點頭,咬了一口柿餅,臉上出現了難以掩飾的自得表情。

他不在乎舍弟比自己先一步發明了新東西,就在於這種新型棉花,新式織布機織的東西再多,織出來的也還是廉價棉布。

只要這種堪比松江府紫色棉花的新型棉花發明出來,就會是一種高端棉布,一種暢銷海外,歐羅巴上流社會爭相購買的高端棉布。

朱舜不想打擊大弟子,但是有些話最好說清楚,總比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後,讓他覺的白白浪費了這麼多年的青春:“士慧,但是你要清楚。”

“像這種利用雜交的方式,培養新品種的研究,動輒都是十幾二十年,甚至辛辛苦苦了二十年都不一定有會有成果,你可要想清楚了。”

宋士慧嘴裡的柿餅頓時沒了滋味,別說十幾二十年了,就是十年他也等不了。

剛纔臉上還帶着得意的他,耷拉着腦袋,垂頭喪氣的不說話了。

這件事對於好面子的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爲他想用最快的時間證明自己。

朱舜擔心大弟子從此一蹶不振了,拿出一個新的柿餅塞到他的嘴裡:“這個你還沒開始研究,完全可以換一個方向。”

“你的聰明才智又不比士意差,也可以發明出來一種新式織布機或者紡紗機。”

“這個人啊遇到了困難,一定不要放棄,要想辦法把困難給克服了,等到哪天你回過頭來一看,曾經的氣餒原來那麼的幼稚。”

宋士慧的情緒很快又高漲了起來,從木墩上跳下來,歡快的說道:“先生我決定了,我要發明出來一種繅絲機。”

說完這句話,宋士意沒像舍弟宋士意那樣小孩行徑的蹦蹦躂躂,像個小大人一樣一步一步的走了回去。

這個時候,酒宴的最後一個客人百戶朱忠義來了,朱舜站起來走回籬笆院,嘆了一口氣,這個大弟子性格還不如跳脫的二弟子,有些好高騖遠了。

繅絲機是一種把蠶絲紡成紗線的機械,蠶絲是用來幹嘛的?可是用來紡織蜀錦宋錦這些綢緞的紗線,比起棉布要高端多了,比起松江紫花布還要高端。

先不說繅絲機很複雜,就是朱舜都不一定能保證自己能發明出來,就是大弟子的這個好高騖遠的性格,外加一個半途而廢。

朱舜真的擔心大弟子到了最後,什麼也幹不成,白白浪費了世界級天才的天賦。

一個人的性格不是那麼好改變的,這件事還得從長計議,只能看以後有沒有什麼辦法了。

朱舜回到京師大學堂,剛剛走到門口就聽見三叔寒暄着問了一句,士慧什麼時候發明出來了新的棉花,到時候我們也跟着沾沾光。

工廠主朱壽也就是隨口一說,這句話的本意也是在誇讚宋士慧,可以發明媲美松江府紫色棉花的新型棉花。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宋士慧的臉色立刻拉了下來,說了一句我不吃了,拉着臉離開了這裡,留下了面面相覷的一桌子人。

宋老太爺纔不會在意發明不發明東西的,在他們這些讀書人眼裡,在天下所有人眼裡,發明出來再好的新式機械,也是個商人,哪裡有做官好。

現在家裡的老幺可是入了皇上法眼的人,要知道在過去,別說是四品知府了,就是個七品知縣都能拿捏宋家。

在別的事情上,宋老太爺還可以謙讓,唯獨涉及到善繼堂宋家的顏面,萬萬不會謙讓。

宋老太爺等到朱舜坐下,大家輪流給他這個長者敬酒,瞅着沒把老幺放在眼裡的匠頭朱忠仁,撫須笑道:“以前啊,宋家邀請一位四品知府吃飯,知府都不一定會來。”

“現在可倒好,朝廷裡的中樞重臣,僅次於尚書的左右侍郎,經常邀請老夫吃飯。”

“哎,酒宴太多,想不去都不行。”

匠頭朱忠仁咬了一口東坡肉,不屑的說道:“我兒子去王公公府上,每次都是王公公的菜戶親自接待。”

宋老太爺臉上的得意頓時消失不見了,司禮監太監王承恩那可是地位不亞於六部尚書的大太監,左右侍郎還是稍遜了一籌。

宋老太爺笑了笑,把這件事放在了一邊,雖說比不上朱舜,但宋家現在的地位可不一樣嘍。

兒子宋應晶可是簡在帝心了。

朱舜喝了幾杯就不喝了,想着怎麼讓弟子踏踏實實的去搞雜交培植,只要掌握了雜交培植的方法,就可以做一件有利於萬民的豐功偉業。

雜交水稻。

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
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