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

崇禎這些年醉心於朝政很少陪伴周皇后和太子,對面他們母子二人不免冷落了很多,要不是朝臣提醒就連太子幾歲都不記得了,更不要說這麼親近的在一起做同一件事。

周皇后放下手裡的飛梭織布機,看着時不時冒出歡笑的父子二人,露出了慈母般的笑容。

心裡下了一個決定,從今年開始,後宮只要舉辦宴會就讓朱舜的母親坐在自己旁邊。

朱舜的母親正在家裡逗弄已經一歲的兩個孫子,員外朱忠仁則是笑眯眯的抱着朱舜新納小妾生的長女,至於朱舜,則是去大被同眠給朱家增添香火了。

朱舜在家過了幾天悠閒日子,坐上藍綢湘繡轎子趕往工人會館去找曹文耀宋應升,詢問他們倆工業小學的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工業小學早就立下了章程,到現在遲遲沒有動靜,朱舜爲了在順天府播下科學種子,暫時沒去潮河邊主持煤炭和鋼鐵的初步工業化。

立夏以後,幾乎沒怎麼下雨,看來今年又是一個旱災年,好在工廠主們的工廠全部換成了蒸汽車間,不再用水力生產了,影響不大。

朱舜掀開簾子,看了一眼水位下降的永定河,心裡對於官僚鄉紳莫名的有些厭惡。

真要發生了大旱災,順天府的老百姓因爲享受工業化的紅利,不僅有廉價的土豆麪粉,基本保證吃得飽,還有廉價的棉條,極大的興旺了各家各戶的手工紡織,也有了餘錢,基本都能渡過這個災年。

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就不同了,還是掙扎在吃飽飯的邊緣。

要不是官僚鄉紳拼命把工業革命壓制在順天府,六年過去了,整個北直隸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工業化的紅利,從此不用餓肚子了。

工業之城的四周已經修築好了鐵絲網、碉堡、地道,只能通過一條大門進入工業之城。

四名轎伕擡着藍綢湘繡轎子從堅硬的工業大道,來到了工人會館。

朱舜走進戰略處的公舍,曹文耀宋應升兩人都不在,曹文耀去順天府各地招募鄉勇了,宋應升去各地勘察鄉野間的村落分佈,親自挑選工業小學的修築地點。

好在黃宗羲在工人會館,他也是這一次大批量建立工業小學的主要籌劃者,畢竟少不了用銀子。

天氣變暖,黃宗羲恢復了那身服妖打扮,紅絲束髮,嘴脣塗着紅色脂膏,臉上抹着白粉。

沒有像以前那般解字、讀史、填詞、看戲用來解悶,手裡拿着一本賬目,思索着一些事情。

工人會館後面修築了一座給署政賬房們休息的苑林,不大,卻別有洞天。

黃宗羲要了很小的半畝地,親手督造了一處蕉雨園。

幾塊奇石,一汪井泉。

半片美人蕉。

一座木閣。

只用了小小的半畝地,卻營造出江南苑林的煙雨感,不愧是京城第一雜學奇才。

朱舜每次來這裡心裡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暢然,沿着一條青磚小道,走進掛着竹簾的木閣,坐在了一隻蒲團上。

黃宗羲提起紫砂小壺,給朱舜倒了一壺親手窨制的桂花茶,一股食山間雨露的味道,四散開來。

這是京城很多老茶客念念不忘的人間第一香。

朱舜喝下這杯桂花茶,細細品了片刻,詢問道:“工業小學的事情辦的如何了。”

黃宗羲揉了揉眉角,灑脫的神態裡多了幾分憂愁:“一句話,缺銀子。”

“根據宋兄的親自勘察,要想把工業小學覆蓋所有村落,順天府二十七個州縣,每個州縣大致需要七到八所工業小學。”

“也就是說需要營建最少兩百所工業小學,數目太過龐大,工人票號拿不出這麼多的銀子。”

拿不出?朱舜習慣性的分析了一下工人票號的銀根。

工業之城一共有大大小小五十餘家紡紗廠紡織廠,有些只有一二十臺,有些卻有幾千臺。

蒸汽工廠全部加起來,工業之城每年賺取的銀利不會少於五十萬兩白銀。

工業小學不是新式學堂需要修築很多精舍,營建所需的銀子大致在三百兩左右,也就是六萬兩白銀,怎麼連六萬兩白銀都拿不出來。

黃宗羲大致明白朱舜的想法,再次倒了一杯桂花茶說道:“不是工業之城沒銀子,是自從工業之城修築成功以後,工人票號基本上就是個空殼子。”

“工業小學的修築只是小頭,真正的大頭在修築好以後。”

“按照會首的意思,工業小學也是停供簡單的飯食,還有各種賞銀,嗯....也就是會首所說的獎學金,以及講師們的月錢。”

“這些是每年都要撥的銀款,少說也要四萬兩白銀,工人票號實在是拿不出這麼多的銀子。”

六萬兩的修築銀加上四萬兩的銀款,也就是需要十萬兩白銀。

朱舜在意的不是十萬兩白銀,而是黃宗羲這句話隱含的一條意思,工廠主們沒把賺來的銀子存入工人票號,還是像過去那樣把銀子埋在家裡。

成立工人票號有兩大深意,一是把工廠主們賺來的銀子聚集在一起,一盤散沙的工廠主們便徹底整合成一個整體。

二來,票號毫無疑問是最賺錢的行當,尤其是拆借銀款,遠比工廠主們開辦實業工廠要賺的多。

工人票號以工廠主們的存銀當做銀根,以拆借爲主賺取大量的銀利,用於數理化學堂、水泥路、鐵軌等等基礎建設,也可以用來賑災、支援邊軍、設立科技獎項等等事宜。

這些還只是朱舜表面上的謀劃,最終的圖謀是以工廠主們生產的工業品爲錨定物,爲以後推行紙幣做準備。

紙幣的關鍵在於變色油墨,大明已經有了硫酸,再研究出硝酸和燒鹼,就具備研製變色油墨的基礎了。

只要有了變色油墨,朱舜推行的紙幣,在大明這個世道就沒人能夠仿製了。

工業品作爲錨定物還有一個更爲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明寶鈔的失敗是在於錨定物的缺失,有了工業品作爲錨定物,朱舜在未來推行的紙幣。

還能成爲世界唯一通用貨幣!

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
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